1. 写乐山大佛的作文
乐山大佛坐落在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依凌云山的山路开山凿成,面对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汇流处,造型庄严,虽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又名凌云大佛。
佛像依山临江开凿而成,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称誉。大佛为弥勒倚坐像,坐东向西,面相端庄,通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称。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宏,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气派。
乐山大佛古称“弥勒大像”、“嘉定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汇合,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凌云寺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于是发起修造大佛之念,一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借佛力镇水。海通募集20年,筹得一笔款项,当时有一地方官前来索贿,海通怒斥:“目可自剜,佛财难得!”遂“自抉其目,捧盘致之”。海通去世后,剑南川西节度使韦皋,征集工匠,继续开凿,朝廷也诏赐盐麻税款予以资助,历时90年大佛终告完成。佛座南北的两壁上,还有唐代石刻造像9O余龛,其中亦不乏佳作。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封门石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洞里面装着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据说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从大佛棱、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遭毁。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师洞里保存,可惜于后来被毁。
大佛头部的右后方是建于唐代的凌云寺,即俗称的大佛寺。寺内有天王殿、大雄殿和藏经楼等三大建筑群。
峨眉山和乐山大佛(英文名称: Mt.Emei and Leshan Giant Buddha)于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C(IV)(VI)、N(IV)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 200-016)。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公元1世纪,在四川省峨眉山景色秀丽的山巅上,落成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随着四周其它寺庙的建立,该地成为佛教的主要圣地之一。许多世纪以来,文化财富大量积淀。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乐山大佛,它是8世纪时人们在一座山岩上雕凿出来的,仿佛俯瞰着三江交汇之所。佛像身高71米,堪称世界之最。峨眉山还以其物种繁多、种类丰富的植物而闻名天下,从亚热带植物到亚高山针叶林可谓应有尽有,有些树木树龄已逾千年。
2. 关于乐山大佛的作文500字
游乐山大佛 国庆节那天,妈妈说要带我游览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最大的佛,那就是乐山大佛。
第二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踏上了旅程,乐山大佛究竟有多大呢? 早晨,爸爸开着车,妈妈,妹妹和我坐在车上,迎着朝阳,穿过繁华的城市,来到了成雅高速公路上。郊外的空气格外清新,路两旁的田园、村庄、野花、树林在我们的欢声笑语中一掠而过,汽车带着我们飞奔向乐山大佛。
“到了,到了!”妈妈欢呼着,我也非常激动得大叫起来。一下车我们就来到了乐山码头,坐上轮船在江上远观睡佛和大佛。
这可是我第一次坐轮船呀!我当时的心情又激动又害怕,但是终究兴奋战胜了害怕。我小心谨慎地来到船顶,原来船顶上已经有很多游客了。
这时,船开了,江上泛着水花,鸣着汽笛驶向大佛,爸爸这时拿出摄像机,对着美山美水一阵猛拍。导游小姐也开始介绍乐山大佛,原来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
当时,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于此汇合,佛像有71米高,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过往船只常触壁粉碎。正在这时神秘的大佛出现在我的眼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座大佛居然和凌云山一样高耸,多么雄伟壮观啊!我仰起头凝视着大佛,心里无比激动,这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啊!游船逐渐远去,一座巨大的睡佛不可思议的显现了,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东岩山联襟而成,气势恢宏,惟妙惟肖,堪称天然绝妙奇观。
船到岸了,我们决定近距离接触乐山大佛。 来到山脚下,我们沿着青石台阶,参观了一个个的风景名胜,但我最想看的还是大佛,随着人流我们终于来到了大佛的脚下。
这时的我更加缈小了,好像一只小蚂蚁,我爬呀爬呀,在父母的帮助下,我终于站在大佛的小脚趾上了,爸爸不停地给我摄影,生怕漏掉最难忘的时刻。神秘的大佛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整个大佛是面向江水正坐着,两只手放在膝盖上,眼睛细长细长的,表情很严肃,他的身旁有很多小型的佛雕像,在青山绿水的环绕下,大佛显得更加壮观,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乐山大佛。
天色暗淡下来,我此刻的心情平静了下来,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古代的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汗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那么我们又该为后人留下什么呢?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峨眉山市东31公里的乐山市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
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
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和尚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 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岩墓、乌尤山、巨形卧佛景观等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
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
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
佛像凿成之后,曾建有十三层楼阁覆盖,时称“大佛阁”,“大像阁”,宋时称“天宁阁”。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被张献忠的起义军焚毁。
可以从大佛两侧的山崖上看到几十处孔穴,那是当年建造楼阁时,安置梁柱的地方。 大佛两侧的岩石是红砂岩,乐山的红沙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比花岗岩软,是很好的适宜于雕塑的材料。
但佛像雕好后,容易受到侵蚀、风化,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乐山大佛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
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自明、清以来的数百年间,大佛饱受自然风雨侵蚀,以致佛身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1962年, *** 拨专款对佛像作全面维修,1982年2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 *** 拨款对大佛头部进行了比较彻底的维修。
同时增加了一些配套设施及服务设施。1996年12月,峨嵋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专家桑塞尔博士·席尔瓦教授实地考察时,赞誉“乐山大佛堪与世界其他石刻如斯芬克司和尼罗河的帝王谷媲美”。 乐山大佛的来历 据唐代韦皋《嘉州凌云大佛像记》和明代彭汝实《重修凌云寺记。
3. 求写乐山大佛的文章,四百五十字至五百五十字或更多.要有感情,还要
1乐山大佛驰名中外,每年都要吸引许许多多的游客前来参观.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弥勒佛,其坐像于岷江南岸,和乐山城隔相望.乐山大佛因体态高大,所以远远望去,“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就雕刻在离凌云寺不远的山崖上,在这里看佛,可以仔细观赏大佛头部各个部位的细微之处,从这里还可以沿一条悬边的石头台阶,下到大佛脚边.这条小路很窄小,小得只能让一个人单独过,而且曲曲折折,而下面是滔滔江水.让很多游客心里发颤!胆小的人还没有胆量下去呢!游凌云山主要是用来瞻仰大佛的,凌云山有了大佛,山更加增色,而只是有游览了凌云山才能更好的领略大佛的奇妙之处.乐山大佛背靠山崖,面临大江.游客们观赏大佛时,同时就游览了凌云山的胜景.站在大佛脚仰望,大佛好大呀!它面临波涛滚滚的三江,身高71米,头顶与山齐平,它比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最高的大佛要高出三倍,数十里外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乐山大佛,不仅是乐山人民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国人民的自豪2乐山大佛四川乐山市的乐山大佛是举世无双的一座雕像.大佛的嘴巴很长,长得让你想象不到,有33米呢!它的头高14.7米肩宽24米,连眉毛都长得很,竟然有5.6米!它的耳朵真是招风耳,长整整有7米!单是脖子就有3米长,比我们两个孩子的身高还要多.它的脚板很宽,一边脚板就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呢!全身与兵马俑的一号俑坑差不多大.大佛由唐代僧人海通法师发起建成,其目的是消减水患,造福于民.大佛开工于唐玄宗开初年公元71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803年.相传海通法师不辞辛劳,广募善款之后,曾有官吏强行逼索,法师宁愿被剜去双目,也不愿屈服,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建佛善款.乐山大佛不仅起誓雄壮,而且风景如画.大佛的正前面是岷江,微风吹来,让人神清气爽.岷江的水真绿啊,绿得象一块碧玉 ;岷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象一面镜子,把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都倒映出来了,太阳光照到水面上,水面依旧是风平浪静的、纹丝不动的,阳光又反射到大佛的身上,大佛就象披着一件闪闪发光的袈裟.近看大佛,只见大佛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它的眼睛慈祥地凝视着远方,好象在乞求上天保佑好人一生平安.乐山大佛被世人称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这句话形象地概括出了乐山大佛气势磅礴的特点.尤为奇特的是远眺大佛的时候,它又象一个卧佛,游客从岷江对岸眺望,只见巨佛身姿分明.仰天长卧,其壮美堪称天下一绝!——你选一篇吧@。
4. 关于描写一处景物的作文比如:乐山大佛、金字塔、【不可以写】反正
黄山真是名副其实,抬头望大门口的撑梁柱相当高,很有气势.我们沿着山路往上走,山上长满了花草树木,有红的、有蓝的,还有绿的.把黄山点缀的五彩缤纷,非常美丽.路边到处都是奇形怪状的石头,这块像什么,那块像什么,大多都依据形状想像成神仙,宫室以及器用.唯有一块石头非常独特,它圆圆的,像一个大皮球.上面刻着繁体写的“疾风”二字,我不知他是人工雕刻出来的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制造出来的,但是我希望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制造出来的,因为这样,祖国又能增加一块美丽的瑰宝. 我们走呀走,不知不觉中来到了黄山42峰中最高的天都峰.妈妈为了锻炼我的意志,要我去爬天都峰,爬天都峰,可不是像你想像中的那么容易的,有很多人想上去,可都是半途而废,我做为一名小小登攀者,也不也不奈,系好了绳索向上爬.我一边爬,一边向上望,黄山的景物尽收眼底,云海一片又一片,越往高处爬,就越像紫烟一样的雾气向下飘来.使人感到清凉.不多时我就置身于一云海中,像仙境一般,无比舒畅,心旷神怡.我在天都峰上领略黄山的景色这还是第一次. 黄山最有名的就要数大峰林了,群峰汇集在一起,形成了峰林,走进去像迷宫一般.这个群峰迷宫由三部分组成,一个是东峰,一个是南峰,还有一个是西峰.西峰里唯有一柱独峙耸立在峰林中间.极顶上面,长着一棵苍翠 的松树,长年新绿非常美. 我今天终于领略了黄山的优美景色。
5. 乐山大佛与成天笑眯眯的弥勒佛有什么不同
乐山大佛其实就是弥勒佛,和笑眯眯的弥勒佛是同一尊佛.乐山大佛是弥勒佛最初的佛相,到了明代出现了一位整日笑眯眯慈悲乐施的布袋和尚,世人不知道他的族氏名字,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身体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人家还是不理会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他在后梁贞明二年(916年)三月三日,示寂于奉化岳林寺东庑下石凳上,留有辞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化.于是世传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
6. 关于乐山大佛的优秀作文
我游览了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是我们到四川游览的第一个景点。说真的,前几年修复乐山大佛时的电视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也就从那时起,我便对乐山大佛产生一种向往。没办法,我就是遗传了老妈的一点“迷信思想”,对佛非常虔诚与喜爱。因此对这次游览,感到非常期待。
我一直以为乐山只有一个大佛,没有其它景点,因此很纳闷为什么入口建在与大佛相隔半坐山的地方。为了赶紧看到大佛,我全速往前冲。哎,好奇怪的岩石,怎么这么像人,头身分明,后面有一个光圈,双手(尽管一点也不明显)合十,像是祷告些什么。我不由地将手伸去想要摸一摸,导游制止了我,并告诉我这些是佛像,守护着乐山大佛。只是长年的风化作用,使它们变成了这副模样。果然,再往前走,一路都是这种佛像。可有些佛像被侵蚀地很厉害,有些已经不成样子了。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很快,经过了青龙潭和白虎潭,我们来到了乐山大佛的有关资料所在地。它告诉我们一些乐山大佛显灵的事情。其中佛光是可以用科学角度来讲解的。可是佛像在人类的灾苦之年闭眼睛一事却没有正确的答复。虽说是可能被风化的,可是为什么其它更容易风化的地方没有风化,偏偏只风化了眼睛呢?这仍然是个迷。
过了博物馆,往前走去,呀!好大一颗脑袋啊!我终于看到大佛了。耳朵垂到了下巴,头上发冀数不清,鼻子挺直,嘴巴微笑着,只是这凿开的眼睛,呈八字型,好象带着一种悲伤。再往下走佛像就多了,大佛周围嘛!拉着扶手走过了陡峭的山路,啊!完整的大佛终于出现在我的眼前。它两手放在膝盖上,坐在山中,眼睛向外看去,守望着居民。它可大了,就拿我面前那双脚吧,仅一片小拇指,就可以放上一张正规的方桌,旁边再做四个人也很宽阔。前面的那个鼎太高了,香我插不上去,只得在大佛的前边插香,祷告全家平平安安。它四周的山上步满了大大小小的佛像,可真谓是“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乐山大佛简介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
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8年10月8日,乐山大佛景区九曲栈道处已经开始施工前打围封闭。
建造历史: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的凶猛,舟辑至此往往被颠覆。
每当夏汛,江水直捣山壁,常常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
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
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动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
海通死后,工程一度中断。
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
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
在经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
佛像结构:
1、基本面貌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
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
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
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开凿的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
右侧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通道——九曲栈道。
佛像雕刻成之后,曾建有七层楼阁覆盖(一说九层或十三层),时称“大佛阁”、“大像阁”;佛阁屡建屡毁,宋时重建“凌云阁”、“天宁阁”;元代建“宝鸿阁”;明代崇祯年间建“佛棚”、清代建“佛亭”,最终废毁殆尽。
2、石块发鬈
大佛顶上共有螺髻105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
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单块螺髻根部 *** 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
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为5-15毫米。
1991年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遗存螺髻石3块,其中两块较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3、木质双耳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
这证实了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的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
由此可知,内则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
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
不过,这是唐代贞元十九年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可考证。
4、排水系统
乐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
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使佛像不至为雨水侵蚀。
清代诗人王士祯有咏乐山大佛诗“泉从古佛髻中流”。
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分别用锤灰垒砌修饰而成,远望看不出。
衣领和衣纹皱折也有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分解表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
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长9.15米、宽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互未凿通,右洞深16.5米、宽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宽0.95米、高1.1米。
这些妙的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千百年来对保护大佛,防止侵蚀性风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左右互通的两洞,由于可汇山泉,内崖壁上凝结了厚约5-10厘米的石灰质化合物,而佛身一侧 崖壁仍是红砂原岩,而且比较干燥。
那左右不通的两洞穴,孔壁湿润,底部积水,洞口不断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约有2米宽的浸水带。
显然,这是由于洞未贯通的缘故。
不知道当年修建者为何不把它打通
5、胸部残碑
据1962年维修的负责人黄高彬和罗伯衡介绍,当时发现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
开洞一看,里面装的是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而封门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
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
从大佛膝、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
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毁。
但不知何年,因何原因,这天宁阁的纪事残碑唐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
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通洞里保存,可惜在1966年被人毁掉了。
扩展资料:
设计特点:
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
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沿大佛左侧的棱云栈道可直接到达大佛的底部。
在此抬头仰望大佛,会有仰之弥高的感觉。
坐像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
栈道沿著佛像的右侧绝壁开凿而成,奇陡无比,曲折九转,方能登上栈道的顶端。
这里是大佛头部的右侧,也就是凌云山的山顶。
此处可观赏到大佛头部的雕刻艺术。
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51个。
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
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
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
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
封门石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
洞里面装着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
据说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
从大佛棱、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
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遭毁。
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师洞里保存,可惜于文革被毁。
宗教内涵:
乐山大佛是一尊弥勒佛。
唐代崇拜弥勒佛。
佛经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武周时期,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书》,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
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
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
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中,弥勒佛造像的变化是很大的,第一阶段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交脚弥勒;第二个阶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第三个阶段是布袋弥勒。
乐山大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佛弥勒。
照《弥勒下生经》所描述,弥勒佛像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要求他的五官、头、手、脚、身都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征。
乐山大佛整个形体超凡脱俗,头上的发髻、阔大的双肩、高而长的眉毛,圆直的鼻孔都是按照佛教典籍的规定修建的印度佛像的“宽肩细腰”,在大佛身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壮实的双肩,饱满的胸脯,体现了唐代崇尚肥胖美的时尚。
乐山大佛坐立的姿式是双脚自然下垂,这与印度佛像的“结跏趺式”也不一样,因为大佛是修来镇水的,这种平稳、安定的坐式可以带给行船的人战胜激流险滩的勇气和决心。
布袋弥勒佛是根据中国五代时期的一个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而成的。
作文:乐山大佛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作文:乐山大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作文:乐山大佛1
乐山,连绵起伏,有着无数个景点。大佛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景点,而这个景点使天下人赞叹不已!
乐山大佛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弥勒佛。大佛高71米,肩膀宽24米,耳朵长7米,从膝盖到脚背长28米。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为天下第一大佛。
春节,我们一家来到乐山。要看乐山大佛的真面貌,非得到脚下面才看得到。于是我们排了两小时的队伍,沿着一条狭窄的只能容得下一个人的石梯向下走。石梯一直弯弯曲曲,得下高70米才能到佛的脚下,在下石梯时,我感觉石梯十分险峻,我深刻体会到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意境了。”
功夫不复有心人,我们终于来到了大佛脚下,来到脚下一看:“哇!好大呀!”我站在下面往上望,和大佛比起来,我犹如一只小蚂蚁。大佛雍容大度,气魄雄伟,被诗热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更令人惊叹的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从对面看,大佛好象正好端座在“巨型睡佛”的腋部深坳处,似乎应验了唐代雕佛者的寓意“心既是佛,”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观。
虽然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护系统,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仍免不了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因此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维修。
乐山大佛,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景点。不愧为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
作文:乐山大佛2
险与美交集的乐山大佛突出一个奇,乐山大佛那高大巍峨的身影让人赞叹,栈道与江水不得不让人啧啧赞叹。
中午,我们来到了梦寐以求的乐山,在上面看大佛,无法全面地了解到乐山大佛的巍峨,所以我们决定前往乐山的佛下方正面观看大佛。经过几时的行程,已行了三分之一,时间也悄悄地到了十五时,这正是观察大佛脸部的好地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佛硕大的耳朵,但对于整个大佛却是那么微不足道。简直就像一个侧立的大水盆,可以装下三、四个人。鼻子高挺,面部慈祥,眼睛硕大,是常人的几十倍。
时间不知不觉的来到了十八时,天色已经暗淡,这是距离下面平台已经不远了,但越发觉得险了。天色比较暗了,梯步又很陡,让人觉得害怕。新跟着流水“怦怦”地跳,产生几分恐惧。泯江水汹涌澎湃,并不是清脆的哗哗声而是振耳欲聋的响声,令人恐惧。。十九时,我们终于下到了底端平台终于可以好好欣赏一下巍峨的乐山大佛,人们平视只能看到大佛的双脚,据当地人说这每一只脚都可以坐上一百人,慢慢仰视,那两只硕大的双脚像两根巨大的石柱一般,高至天际,接着仰视,便是一个椭圆形的脸部,现在看来刚才那双大耳朵显得那么渺小。石头的眼睛越发越觉得炯炯有神,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隐隐约约听到泯江水冲击石岸,敲打着两岸的沙石。风狂啸着,映衬这汹涌江水,令人恐惧,大佛却镇定自若,似乎在应付江水,对抗着狂风。
天色已暗,我们他这返回的阶梯。我们不得不发出对乐山大佛的赞美,对古代工匠的敬佩。乐山大佛“奇”字为重,“美”、“险”次之,令人赞美,令人崇敬。真是“前有古人,后却无来者。
作文:乐山大佛3
我们乘车到了乐山市,大家肯定知道我们要到哪里去玩吧。当然是去看乐山大佛呀。我们来到了乐山大佛风景区,我们先去了凌云寺。寺里有很多神像、佛像、人像……那里有四大天王、齐天大圣,弥勒佛……个个仪态端庄。
我们走出凌云寺后,就直奔乐山大佛。我一抬头,便看见一个巨大的“佛”字,我看见佛字下面有“苏轼”两个字,啊,原来这个佛字是苏轼写得呀。
接着我们又去了龙潭虎穴,听别的导游说:龙潭里的水都是黑水,喝了有不祥之兆。虎穴其实就是一个洞,洞前有一只白虎,它非常凶猛,大家也千万别摸它否则也将会有不吉利。
过后我们进了“弥勒洞”,一尊笑佛展现在了面前。只见笑佛剃着光头;眼睛像弯月一样眯着;虽然他身披袈裟,但只掩盖了腰和背,大肚子像个大西瓜难以掩盖。
我们还看见了一个池塘,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走近仔细一看,里面有非常多的硬币,喔,那是硬币反射了太阳光!听妈妈说那是一个“许愿池”,人们每丢下一枚硬币就许一个愿望,这样愿望才能实现。到现在我很后悔,因为当时不懂,好多愿望没有许下。
我们来到了乐山大佛的头部,我看见了它的面容:小眼睛、小嘴巴、小鼻子。总之他的面容就是带给人一种小的感觉。
我又来到大佛的正对面,大佛身高14。2米,宽10多米,它仪态端庄,双手放在膝盖上,真是雕刻地完美无缺!
这次旅游真是让我大饱眼福。
作文:乐山大佛4
乐山大佛是个闻名遐迩的大佛,它位于乐山市峨眉山上,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佛体坐像。
乐山大佛,有名凌云大佛,它神势肃穆、双手抚膝、足踏大江、临江危坐······大佛开凿是元年713年,完成与贞元803年,已有1210年历史,所以乐山大佛是世界上历史遗产文化大佛之一。
走进乐山大佛的大门,抬头一望,你就看见山上栽着一棵棵数不清的“绿伞”,原来那是一棵棵茂盛的榕树,有的亭亭玉立;有的枝繁叶茂。远看,就像一丛绿莹莹的树林;近看,仿佛趴在一片宽阔的草地上似的。草地上长满五颜六色的小野花,微风从左边的南岷江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往山上走,不一会儿就爬上了山顶。往左走,走在一条丛林小路上。城楼屋顶上镶嵌着一片片金黄的琉璃瓦,金光闪闪,光芒耀眼!
登上峨眉山,站在城楼前面往下望南岷江静静地躺着,静的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走下山坡,站在江两岸,就能看见小鱼们在欢天喜地地游来游去,满怀喜悦,似乎心里怀着许多高兴的事一样。再抬头一望,小鸟在树枝上蹦蹦跳跳,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壮丽的乐山大佛呀!这真是峨眉天下秀,大佛天下奇!”
乐山大佛不仅闻名遐迩,而且是世界上的独一无二的大佛。而且还是游玩的好去处!
作文:乐山大佛5
1月26日,姑姑带我到乐山去玩。正好那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太阳像个红苹果,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芒。
进了大门就来到333级石阶。大约走了一半,便来到了虎穴。门前是一只白色的老虎,它正张着血盆大口。我跑上去,坐了上去,看!我不怕老虎。姑姑连忙照了下来。
上完了石阶,到了天王殿。四大天王便展现在眼前,四大天王又叫四大金刚。守护东方的多闻天王,南方的广目天王,西方的持国天王,北方的增长天王。持国天王手拿琵琶,增长天王手拿宝剑,多闻天王手拿雨伞,广目天王手拿蜃,代表风调雨顺,他们多么的威武呀!
要下去看大佛,还要排长长的队。大约排了半个多小时,便顺利地下去了。下来了,终于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乐山大佛。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弥勒坐像。其始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成于唐玄宗十九年(公元803年),历史90年。佛像通高71米,负凌云,踏三江:青衣江。氓江。大渡河,面峨眉。乃全国重点文物单位,1996年12月6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一个脚指拇可以站6个人,一个脚掌有我们教室那么大,耳朵长4米,身子长41米,脚长15米,一共高71米。旁边人山人海的游客都说:“啊!乐山大佛好高啊!”乐山大佛是海通师傅修的,有一句话叫:“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的眼睛注视着江水。
乐山大佛是一个吸引中外游客的地方,欢迎您们来游玩。
作文:乐山大佛6
快乐的暑假到来了,妈妈决定带我去四川乐山大佛玩,乐山大佛可壮观了! 乐山大佛坐落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旁,那里风景如画。一颗颗大树整齐的排好队,给人们带路;一朵朵花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犹如仙女在跳舞;一阵阵微风吹来,为这美景又增添了淡淡诗意。
漫步在乐山大佛的山中,就好似漫步在仙境。矮小的瀑布,形态各异的假山,一个个精美绝伦的铜像、石像等都令人陶醉。
乐山真是个佛教文化的圣地。半山中有一个宏伟壮观的寺庙凌云寺。里面摆满里精心雕刻的一座座佛像;一个个形状不一的香柱。还有与众不同的佛教文化,随处可见。
乐山大佛足足有一座大山高,栩栩如生的神态,色彩鲜明的衣着,好似一个弥勒佛。我和妈妈走下去看,显得我们十分渺小。这是,妈妈告诉我说:乐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乐山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又望了望乐山大佛,心想:乐山大佛有着巧妙的排水系统,那还会不会有什么巧妙的机关呢?还是自己慢慢去发现吧!
乐山还有一座塔,名叫灵宝塔又称凌云塔。共有13层,每一层都挂满铃铛,宏伟而又高大,像一个巨人站在那里守护着乐山。
看,乐山大佛是多么美丽,这次游记使我看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艺术的结晶,古代人民可真伟大啊!
作文:乐山大佛7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坐车来到了乐山市参观乐山大佛。
终于到了景区门口。现在已经是中午了,我和爸爸早就饿的肚子咕咕叫了。走到餐馆门口一看,四个包子八十块!真是像抢钱一样,不吃了!
走到了一个岔路口,前面有两条路,其中一条往乐山大佛走。显然,大佛更有吸引力,去大佛的路“人满为患”,而另一条路只有一两个人。正在犹豫时,我的后脑勺“咚”的一下撞到了一个东西,弄得我两眼直冒金星。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画着景区图的铁牌。我突然发现,走人少的那条路也通往大佛,不过更远些。但是回头看看近的路如此拥挤,我还是走远路吧。
去大佛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三江汇流”景观。青衣江、大渡河和岷江在此交汇。岷江和青衣江的水清,大渡河的水浊,水汇到一起,清水和浊水不会很快交汇,真是“泾渭分明”啊!
终于走到了大佛附近,但是,要去九曲栈道(这个栈道通往参观大佛的最佳位置)的入口起码要排三个半小时的队。难道我就这样一边排队一边无聊地数手指头吗?所以,我和爸爸只好遗憾地离开了景区。
就当我们准备回宾馆的时候,我发现旁边有一个码头。“唉,我们可以坐船到江上参观大佛啊!”我对爸爸说。于是,我们买票上了船。
终于,我们见到了大佛。他可真是大啊!高近一百米,一只脚就可以站一百多人,一只耳朵里都可以钻两三个人。突然,我看到江水里泡着一群人,我还以为是前面哪艘船翻了呢,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在游泳啊!
下船后,我们开开心心地回宾馆了。
作文:乐山大佛8
星期天,我同老爸到乐山市东郊凌云西壁去看乐山大佛。我们排了好长的队伍,终于轮到我们到大佛脚下去看大佛了。我兴奋不已,心情非常激动。我站在大佛脚下抬头望:“哇,乐山大佛真高啊!”我惊讶地说。听老爸介绍说,乐山大佛是由著名和尚海通请石匠开凿的,建于唐开元年,工程进行了90年才完成。大佛头与山齐,脚踏青衣江,身高71米,肩宽28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眼长3.3米,耳长7米。头顶可放一张吃饭的桌子,耳朵中间可站两个人,脚上可同时坐一百多人。有一些人觉得大佛象一座山,所以有了这样的比喻:“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而且乐山大佛轰动了全世界,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石佛像,海通修大佛的时候还有一段留传已久的故事!我看老爸的话已经开始多起来了,比了比手势说:“老爸你真了不起,知道还真多。”老爸清了清嗓子,谦虚地说:“一般一般嘛!都是从书上知道的。”我和老爸从下面扶着栏杆慢悠悠地走到上面来。这儿全部都是树木,满地遍野,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多得数不清,尤其多的是小叶榕,绿油油的,长的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整片树林封的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树枝间来来往往的鸟儿叽叽喳喳的叫着,唱出了一首首优美的曲子,让人们赞叹不已。鸟儿们好象互相对着话儿,聊着天,讲着动听的故事。我深呼吸了一口:“啊,好清爽的风,一股一股,多么柔和,多么舒适,多么慈祥,象妈妈的手抚摩着我们的脸蛋。”我喜欢乐山大佛,我喜欢我美丽的家乡。
作文:乐山大佛9
星期五,天气炎热的一天。利用妈妈去乐山办事的时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顺路去了趟乐山大佛旅游。
一走进景区,我看见了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还有许多的游客。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是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据史书介绍,大佛开凿于唐代,是凌云寺名僧海通法师发起修造。他当时的想法是:一使石块坠江减缓水势,二借佛力镇水。大佛是唐代魔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通高71米,光发髻就有1021个,大大的脚背宽9米,长11米,可围坐百人以上。给我强烈的震撼,真是一座大佛。佛像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宏,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更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同时也让我想到了一个成语“愚公移山”,让我明白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1300多年前,古代的人能修造出这么大,这么好的一座大佛,的确不容易啊!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事还有导游为我们讲苏东坡写的“佛”字:单人旁代表一个人,弓就好比我们的人生道路弯弯曲曲,风风雨雨,两竖代表我们要用自己的双腿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走好我们人生的每一步。
乐山大佛之行,让我获益匪浅。
介绍一下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发源于川北大雪山的岷江,带着大量的雪水,滚滚南下。当它进入成都平原,来到乐山城下,已经是一条水面开阔的大江了。在这里,它同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水流湍急的青衣江汇合。就在这三江汇合得地方,坐着一尊世界上最大的佛像 - 乐山凌云大佛。
这座佛像凿塑于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鸾峰临江一面的崖壁上,和乐山城隔江相望。它面对着滚滚东流的江水,体态雍容,深情自若。
这尊雄伟的佛像高 71 米,也就是快有北京饭店新楼这么高了,数十里外都可以看到。它的头长 14.7 米,宽 10 米。头顶上每一个螺髻都可以放入一张大圆桌。他的耳朵长 7 米,耳朵眼里可以钻进两个人。它的脚背宽 8.5 米,可以围坐 100 多人。它比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最高的大佛要高出三倍,过去认为世界最大的阿富汗巴史安大立佛,高 53 米,而乐山大佛比它要高出 18 米,乐山大佛真是大的惊人。游人们在瞻仰它的时候,莫不对我国古代的雕塑师们在设计和塑造这尊佛像时所表现出来的伟大魄力和高度的智慧,表示赞叹和钦佩。
据新华社 1990 年报道,在乐山大佛外围,发现了一尊全身长达 4000 余米,有几座山体组成的“巨型睡佛”。这尊睡佛四肢齐全,体态匀称,面目清秀,安详地漂卧在青衣江山脊线上,仰面朝天,慈祥凝重。著名的乐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佛心脏部位。巨佛的头、身、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连襟组成。佛头由整个乌尤山构成,山上的石、翠竹、绿荫、山径、亭阁、寺庙,分别呈现为巨佛的发髻、睫毛 鼻梁、双唇和下颚;佛身由凌云山构成,山上九峰相连,犹如巨佛宽广的胸膛、浑圆的腰和健美的腿;脚板翘起的佛足是龟城山的一部分。佛的整个体态十分逼真、自然、和谐,犹如天造地设,毫无人工刀迹斧痕。现观看卧佛的最佳位置就在乐山市滨江路“福全门”。
无独有偶,此后不久乐山市又发现一尊形态逼真长 3000 米的巨型“女卧佛”,它由三龟山、东岩山构成。下龟山为女佛的头,下、中龟山间为其颈,中龟山一峰凸起犹如其胸,上龟山、东岩山为其双腿。两佛抵足相连。观看女佛在“福全门”上游百米之内。
这座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 713 年),由凌云寺的海通和尚发起造像,工程一度中断,直到唐德宗贞元十九年( 803 年),才由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完成,历时九十年。
令人惊异的是,在没有科学仪器的情况下,古人是用什么方法保证它的各个部分之间比例适当、体态均称的呢?
细心的游人会发现大佛的两耳和头颅后面,凿有纵横的排水沟,一场大雨后,积水很快就通过这些排水沟排走了,使佛像不至为雨水侵蚀。这座大佛,经过一千多年仍能保持完好,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这套科学的排水系统。 1990 年国家拨款对大佛进行了比较彻底的维修。同时增加了一些配套设施及服务设施。把这一旅游点建设得更加完善。
大佛背靠山崖,面临大江。当游客们观赏大佛时,同时也就游览了凌云山的胜景。 大佛背靠得这座凌云山早在隋唐时就是著名的风景区和佛教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