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冠军的濛主不是好段子手。
文 | 佳璇 梦鲤
编 | 园长
“请把王濛焊在解说席上”。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赛场上运动员挥洒汗水,赛场外的网络平台也热闹非凡。前国家短道速滑运动员王濛在解说席上频出金句,运动员身份之后,解说位置上的王濛,再度成为互联网新“顶流”。
事实上,王濛并非是运动员中参与解说的“第一人”,但却是第一个通过解说如此引爆全网的体育明星。网友为何对王濛的解说欲罢不能?在王濛爆火的现象级事件之后,互联网平台是否有望成为体育明星展现专业魅力的新场域?
解说席上的王濛
作为咪咕视频邀请的冬奥赛事解说员之一,王濛亮相当晚,便贡献多个解说名场面,连上7个微博热搜。网友调侃她为“沉浸式解说”“唠嗑式解说”“被滑冰事业耽误的相声演员”。
数年前在赛场创造历史的王濛,是解说席上的新面孔。那么,王濛究竟因何能够凭借解说成为冬奥“顶流”之一?
在众多名场面中,王濛最出圈的“国民级”金句便是:我的眼睛就是尺。
这句话出自本届冬奥会中国队短道速滑男女混合接力项目的冲线时刻。王濛拍着桌子,站起身大声为冬奥会首金呐喊。由于这场比赛冲线速度很快、第一二名之间差距较小,在官方未公布成绩时,直播间众人尚未确定结果,表现相对内敛。
另一位解说员黄健翔按照常规流程准备观看回放,却被王濛打断,她十分确定中国队夺冠的结果。而最终成绩出炉,也证明了王濛的判断。中国队以2分37秒348的成绩拿到本届冬奥会首金,意大利以0.016秒之差排在第二位。
当夜的中国互联网上,不仅蔓延着冬奥首金的狂欢,还有大量王濛解说片段。这些片段引发了持续性的文化热潮,网友们剪辑、玩梗、二创,不亦乐乎。
运动员是体育赛事的浓缩标志,是聚光灯闪耀之处。自2005到2014年近十年间,王濛在短道速滑项目上一度具有极强的统治力,标志了一个属于王濛的独特时代。而大众对王濛最底层的认同,也源于她身为顶级运动员的专业实力。过去,这种实力主要展现在赛场表现和奖牌成绩上,如今,王濛把它出色地发挥在解说席,令观众折服。
有网友表示,在王濛的解说中,观众能够感受到她对短道项目的理解非常透彻,解说深入浅出,直接易懂。“就像是一位厉害的老师在你身边随时点拨,比官方答案来得更快更具针对性。”
这一点在本届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半决赛中有着鲜明体现。在这场比赛中,美俄犯规中国队惊险晋级决赛,有不少人针对比赛判罚规则提问。比赛直播第一时间,王濛就指出美国运动员阻挡超越违规。现场裁判十分慎重,反复观看录像回放。而当所有观众跟着一起等待的时候,王濛在解说间多次强调:这个镜头看十遍,美国绝对犯规了。同时,她还指出了回放观看最清晰的角度,以及过往出现类似情况的判罚案例。
在专业实力的基础上,王濛充满激情的沉浸式解说,充分地调动起观众情绪,降低观赛门槛,丰富观赛体验。
事实上,只有少数体育资深爱好者能够做到了解项目规则、看懂比赛细节,对于大多普通观众而言,关注国家队伍及全球赛事的发心,更多来自于一种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更何况,相比其他体育赛事,我国开展冬季赛事的时间较晚,冬季体育项目的普及尚需时日。
运动员是赛场上当之无愧的主角,为大众展现出了冬季体育项目的刺激,而前国家运动员王濛的沉浸式解说,则为网络观众带来了一种激情澎湃、专业与欢乐兼具的观赛气氛。许多原本不太关注冬季赛事的普通人,也因此选择点开赛事直播,感受冰雪项目的魅力。
屏幕上的运动员、成绩与奖牌,是十年磨一剑的结果,是冬奥赛场的高光时刻。而王濛专业自信、幽默投入的解说背后,凝聚着数代体育人的顽强前行与不惧挑战。
黄王组合:激情与平静
20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尝试三位一体的解说方式,在同一场比赛中,聚集主持人、战术理论家、情报专家各一名。在之后的奥运会解说也尝试体育明星阵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央电视台组建解说“国家队”,涵盖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等;2012年伦敦奥运会,姚明、郎平、李小鹏等九位运动员现场赛事解说。
纵观我国奥运赛事中参与解说的体育明星,以冠军、教练为主,运动年限较长。而本次冬奥解说出圈的王濛,是2006年都灵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军,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1000米、3000米接力冠军。
体育明星在参与解说时,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体育精神带到直播间,重构体育赛事的叙事结构,以赛场实时状况为基础,延伸至选手个人情况、历史赛事、对手战绩等,进一步加强观众与体育赛事的结合。
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王濛在淡出体坛数年后,以解说嘉宾的身份重新出现在观众面前。东北方言、拍案而起,“某些国家”“这个选手”等表达,含蓄却一针见血地指出赛事的关键点。
一个显著的趋势是,体育明星的“自由式”解说逐渐得到网友的认可。表达空间的扩大加上个性鲜明的表达方式,王濛也因此渐渐出圈,直到本届冬奥会彻底“点燃”了全国观众。
体育明星的加入,也影响着解说直播间的其他人员,较为明显的是主持人。专业解说员与体育明星的两种风格在配合中得以融合,激情与平静共生。
黄健翔作为主持人及体育评论员,在解说足球时有自己明显的风格,也有网友评论“黄健翔是不是在王濛身上看到了当年激情解说足球的自己”。但在王濛面前,黄健翔扮演着“捧哏”的角色,“黄健翔被王濛吓懵了”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当黄健翔说错人名时,王濛指出“他改名了吗”;黄健翔分析韩国队没有前两年快时,王濛接话说“是,那不是都跑咱们这来了么”;在中国队晋级时,王濛表示“我看的角度是什么!我就是干这个的!”,黄健翔配合道“你就是干这个的!你说什么都对!”
当王濛用短道速滑专业性做出预判、下结论时,黄健翔也展现出体育主持人的经验。比如,一般在首金诞生前,主持人不会轻易下结论,更多依靠回放得到实证,而王濛用观察和经验直接给出答案。
比赛规则、判罚问题,这些黄健翔也会询问王濛。在社交平台上,黄健翔也会积极和王濛互动:用“随身带尺那位”形容王濛;在解说足球场前,调侃道“王濛指导没来,我今天可以多说点”,更有网友建议王濛和黄健翔一起解说足球赛。
王濛在解说上的得心应手,也得益于她的媒介素养。从抖音、B站到微博,王濛活跃在各个互联网社交平台,被网友称为“濛主”,粉丝量也在突破,据新榜显示,仅2月7日,王濛的抖音粉丝增量达115.5万。
“濛主”引爆互联网
2月5日,微博话题“王濛解说”登上热搜第一位,并显示“爆”,随后“被王濛的解说笑死”“王濛拍桌子”等话题接连登上热搜。
王濛是谁?她在解说哪场比赛?究竟是怎样的搞笑?带着这些疑问,网友点开话题,被精彩片段吸引,随后在咪咕视频观看起比赛,王濛的解说成功扩展了短道速滑的关注度。
而作为赛事的直播平台,咪咕视频为运动员提供了表达场域。王濛多年的比赛经验、对选手的了解、专业知识结构在短时间内集中迸发,让人们在较短时间内看到一个集专业与表达力于一身的体育明星。
在冬奥之前,咪咕开发了微综艺《沸腾吧!解说员》,专注于新生代解说员的遴选。解说员,这一在赛场外重要的角色,正在互联网中被重塑,而王濛的出圈也验证了咪咕看重“解说天团”的正确性。
观赛后,观众的表达欲需要得到释放,很多疑惑需要得到解释,这些汇聚在直播间“濛主来了”。从2月5号到9号,王濛连续在抖音开启直播。首日直播讲述中国首金如何炼成,累计观看人数超300万。而早在2021年7月份,王濛就在抖音发布了第一条视频,此条视频的评论一直持续到2022年的1月份。
当王濛走出解说直播间,网友们又通过刷视频回顾着王濛在赛场上的名场面、夺金时刻,借助这些画面人们了解王濛的个人发展史,也得以明白此次冬奥会金牌的意义所在。
王濛在与网友互动时也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我是三年二班的王同学”“给我活过来”“颜值这一块也是手拿把捏”。正如她的简介所写,“不想当冠军的濛主不是好段子手”,作为短视频博主,王濛更像是个搞笑博主。打开她的视频、进入她的直播间,不自觉地就快乐降临、开心加倍。
同样,王濛的直爽性格和段子手特质也使其完美融入了B站氛围。
2021年11月,王濛入驻B站,并在冬奥会前后频繁在B站露面“营业”,颇为高产。B站用户出色的玩梗和二创能力,更让王濛在B站的热度进一步提升,席卷年轻人群体。
2月5日晚,王濛解说在微博爆火后,B站UP主 @深海色带鱼 从床上跳了起来,几乎通宵制作二创视频。第一场解说结束仅8小时,他就在B站发布了《“这人喊这么大声一定不太会短道速滑吧?”》的鬼畜作品。作品发出后收获超400万播放,登上全站排行榜第四名。在视频评论区,用户们评价王濛:“北京冬奥解说rapper担当”“身在解说席,心在教练席”……
2月6日,王濛积极加入与B站用户的互动。她发布的视频《刚下解说台,真当我不上B站吗?》,迅速登顶B站排行榜,收获近500万播放、近1万弹幕。在该视频中,王濛对网友评论作出解释和回应。
2月9日,王濛在B站发布新视频《我有金墩墩,你们呢?》,并在视频中反复表达了自己对于鬼畜视频的喜爱,希望网友们再多剪一点,甚至还主动为网友们提供表情包制作素材。可以预见,王濛的影响力将不止于冬奥赛事和解说金句,丰富多元的互动内容素材将会为其持续提供燃料,继续向前发展。
人们通过视频、直播、话题,得以看到赛场外独具风格的王濛。而王濛在互联网上的进击,也浓缩着冬奥,以及短道速滑的精彩。
在王濛解说出圈的爆火之后,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成为体育明星展现个人魅力的新场域——话语表达、知识输出、商业价值释放。从比赛场到直播间,从夺金到解说,更多像王濛一样的体育明星借助互联网拓展着体育赛事边界,构建着体育精神的新型表达方式。
就像王濛的视频所说,“我只是冰感好一点,行进距离好一点,重心利用好一点,眼睛就是尺且努力一点的解说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