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0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纪念中国航空事业110周年“冯如1号”复原模型捐赠仪式,将首个“冯如1号”1:4复原模型捐赠给中国科技馆。
这世间我们耳熟能详的称为天才的人中,很少有冯如的名字。但他绝对当之无愧天才二字。1884年,冯如生于广东一个贫农家庭。从小喜欢制作风筝和车船等玩具,对神话故事尤其是飞天故事更是满心向往。
100多年前美国多家报纸有这样一个醒目的标题--“中国航空技术可能已经领先世界”,这样的新闻在那个年代,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而扔下这枚炸弹的冯如,只有25岁,正是这位青年,用他的才华与生命铺开了我国的航天之路。
美国报刊
冯如
1896年,12岁的冯如随父亲(也有说是舅舅)远赴美国谋生。年少的冯如在美国看到了繁华忙绿的街道,也看到了工厂中那些运转的先进机器。在异国他乡,他仿佛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的祖国饱受欺凌,为什么自己跟父亲仅仅只为谋生,却要背井离乡,远渡重洋。是工业基础,更是科技。这个少年人从此下定决心,要将这些科技带回祖国。
冯如
起初冯如做小工,在少的可怜的薪水里,总有一部分他会拿来买那些机械学的报纸书刊。1901年到纽约一家工厂半工半读,学习机械制造。短短几年,他不光通晓36种机械制造,还自己做出了抽水机、打桩机。
在那个中国人饱受欺凌的时代,冯如在美国居然成了当地最受欢迎的机械制造专家。正在冯如潜心研究机械时,美国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了。人类史上第一架飞机诞生。
但在当时许多人并未意识到飞机的发明对后世有多么的重要,毕竟莱特兄弟的“飞机”,也仅仅在天上飞了一小会,飞跃的距离任何一辆汽车都可以办到。而冯如却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若不成,我宁死!”
在美国,他却做着中国的航天梦。先是变卖了自己所有的金银玉器,又去在美华侨中寻求帮助,劝说同胞为中国飞机建设贡献力量,最后筹到1000多美元,虽在当时已经是很大一笔钱,但对于飞机制造中的设计、研发、实验、材料、人工这些需求而言,依然杯水车薪。不过前期的钱够了,可以先干起来,钱没了在想办法。1907年9月,他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设立飞机制造厂。自此正式开始研制飞机:
1908年4月,冯如制造出第一架飞机,试飞失败。
数天后奥克兰的厂房失火,工厂的材料、设备全被焚毁。
1908年5月,租得奥克兰市东九街359号的一间面积仅80平方英尺的屋子作厂房,定名为广东制造机器厂。
1909年2月,冯如制造出第二架飞机,飞机试飞,已经升空数米,突然堕落。
1909年9月21日下午,冯如又一次进行了试飞,这次,他成功了,这一年,冯如25岁。
1911年2月22日,冯如率领广东飞行器公司的技术人员朱竹泉、司徒璧如、朱兆槐,连同飞机两架(其中一架在装配中)及制造飞机的器材设备等,乘船离开旧金山回国。
准备试飞的冯如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飞机制造过程中肯困难重重,技术的缺乏、试飞的危险,这位青年都不在乎,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腔热血,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航天之父。
友人曾问他“你不知道试飞是很危险的吗?”,冯如却说“搞实验,哪有不失败的”。中华历史源远流长,能人辈出,我们当以先辈为榜样,不断创新,继续向前。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