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七天假期结束,亲戚饭局红包麻将轮番轰炸,何以解忧?唯有撸剧。
就像芒果台每年暑假都拿《还珠格格》来镇台(近年没有了……近年雷货渐多,他们的选择又多了些……),央视每逢过年总会祭出此片↓↓↓
陈道明版《康 熙 王 朝》
▼
罢特无论看几遍,环环都觉得简直太!好!看!了!陈道明演康熙,真是演神了啊!
有段时间在网上特别火的一段表演,大家一定还记得↓↓↓
康熙痛骂贪官
▼
一段堪称教科书式的表演。台词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情绪饱满、渲染力极强,虽然下面的大臣们哭得很假,但这真的就是环环心目中康熙的样子——威严、大气,气场强到下面的人一声都不敢吭。啥叫挑大梁,这叫挑大梁,啥叫主演,这叫「主演」。
这段表演中,陈道明最长的一段台词将近两分钟,这一个长镜下来,相当考验演员的功力。
只有在那样一段有力的表演铺垫之后,最后康熙挂“正大光明”牌匾的这个镜头,才那么的庄重肃穆,叩击人心↓↓↓
若重头梳理一遍,更可见陈道明的功力。拍康熙时,陈道明已经45岁,但您看看他演的青年康熙是什么模样↓↓↓
朝堂之上,皇帝之威严
▼
挫败之时,青年皇帝之沮丧
▼
大难临头时,青年皇帝的惶惶不知所措
▼
便服时,公子哥儿的朝气
▼
公子哥儿的多情
▼
对发妻赫舍里皇后的深情
▼
青年康熙形象之丰富,作为一个人该有的血肉,一点儿不缺。
再看中年康熙。
眼神更有劲儿了,心机都在眼神里
领导这样瞅着你,就问你怕不怕
▼
中年之愁闷
▼
对最喜爱女儿的宠溺
▼
为国牺牲女儿时的无奈伤心
▼
还有老年康熙,那就更经典了。
容妃死后,霸道总裁式的悲伤
▼
从容妃墓里出来之后走的这段路
一个帝王的孤独,尽显其中
▼
千叟宴上,敬众臣百姓,再敬政敌
何等的气魄
▼
人一生之变化,尤其是一位帝王一生之变化,陈道明表演得淋漓尽致。不是说你一瞪眼就能表现出生气,贴了胡子就是老人,戴个头套就是清朝人了,让人物变得有灵魂的,永远只有「演技」二字。
要说陈道明塑造过的经典角色,康熙算其一,还有《末代皇帝》里的溥仪↓↓↓
《围城》里的方鸿渐↓↓↓
《一九四二》里的蒋介石。其中有一段戏,李雪健饰演的李培基,欲言又止、满腹心事,陈道明饰演的蒋介石,心知肚明,故作不知。两人之间没有直接对话,但谁上谁下,谁强谁弱,人物关系交代得清清楚楚↓↓↓
表演这事儿,去年陈道明上《一年级》的时候,曾经露过一手↓↓↓
懒得看视频的朋友环环给划个重点(最好还是看看!!!):
当一个好演员,先当一个好观众。
演一个剧本不是先演,是先理解。
好演员不是教出来的,表演也不是教出来的,表演永远是带的。
你碰到一个好对手的时候,比一个好导演还重要。
最后刘芸对袁姗姗说↓↓↓
在表演上,陈道明不分时间场合,经常提点小辈。贾一平上《传承者》时说↓↓↓
后来贾一平在话剧《北京法源寺》中演谭嗣同,那感觉就出来了↓↓↓
陈道明还说哭过江一燕,要她不要化妆,不要涂那么红的口红;佟大为也受过“教育”,陈道明要他“少拍点戏,别接那么多戏”。
人都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陈道明知道青年演员们面对的困境是什么、诱惑是什么,也知道他们心中的迷茫。
陈道明出身书香世家,姥爷与李叔同是同窗,父亲毕业于燕京大学,是一位翻译。陈道明原本也打算做外交官,但16岁时,为了躲避上山下乡,进入天津人艺做了学员;1978年,他考入中央戏剧学院。
真正在演员事业上有所起色,是在1988年,他出演了《末代皇帝》中的溥仪。为了演好青年溥仪,他一边跑龙套,一边研究文史资料,揣摩人物心理,为这个角色花了整整4年时间。
“溥仪”让他名声大振,获得官方盖戳↓↓↓
第七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
第九届全国电视“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这俩奖在当时的分量,可是不轻。
不过对陈道明自己而言,对其人生有重要意义的应该是《围城》。因为出演方鸿渐,陈道明结识了钱锺书。
那段时间,陈道明陷入了迅速走红的浮躁,与钱锺书的交往,就像是一股清泉,令他头脑清醒。
陈道明去钱老家谈戏,老人家里没有录像机、电视机、电话,唯一的电器是煎药的药锅子。整个家安静、宁和,除了药锅子偶尔“噗噗”几声,几乎听不见别的什么声音。药香、书香,这就是生活的一切,从容、真实。
陈道明说,那时候“突然发现自己特可怜,在学问面前,你特别可怜,你的自信也突然间特别无助”。
从那之后,他开始学会思考自己在这个职业当中,到底应该怎么存在才算是正常人,然后给自己定了目标:这辈子,得做一个满腹经纶,却不炫耀的平凡人。
至于演戏,他一直自称为“戏子”,这词在过去带贬义,到他这儿则是一种身份认同。
作为一名演员,你就得用功、用心、用力。
这是他一直秉持的原则。当年拍《围城》时,他一个天津人,愣是练出了一口尖声尖气的“上海普通话”,把方鸿渐小知识分子的酸腐气演得活灵活现。
《建国大业》一个给人敬礼的50秒镜头,光是服装他就要求重做了两遍。
“凡是示人的东西,你尊重了它,它才尊重你。有的人爱这个职业、爱赚钱、爱出名,这都没错,但尊重这个职业比爱这个职业更重要。”
陈道明不是高产的演员,他拍一两部戏之后,总要歇一歇。当年拍完《围城》,正值大红大紫,他转身就走,一走就是6年。
演艺圈这个“围城”,从来都困不住他。他只求一个“自在”。
戏,演到极致,自己的日子,也过到极致。
他与妻子杜宪结婚35年,没红过脸吵过架,平平淡淡一辈子,他说:“我觉得男人最大的时尚就是多在家待一待。我是风筝,我太太是那个牵线的人,我飞得再高,还是在她手里。”有了女儿后,夫妻俩一直教导的是:记住,你就是一个平凡人。
平日里他烟酒不沾,喜欢的都是些“雅活”,读书、弹琴、练字、做手工……房间里摆了许多他捏制的糖人和面人,那原本是他为了和女儿套近乎学的,后来捏着捏着,居然成了“专家”。
家里木头、刻刀、缝纫机也不少,缝衣服做包包他都会,还曾经给妻子做过许多包。
高尔夫也打得好,拿过ONE CLUB巡回赛的高球业余组冠军。
60多岁的人了,整个人的状态是这样的↓↓↓
他一直都在向自己当初立下的那个目标“一个满腹经纶,却不炫耀的平凡人”靠拢。
2014年拍完《归来》之后,陈道明又像是“隐退”了。
最近听到关于陈道明最多的消息,就是他在《传承者》上“骂人”了,因为现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陈老师开训了。
已花甲之年的陈道明仍旧“不会拐弯儿”。近几年他批圈内急功近利的风气,简直成为“娱乐圈第一愤青”,采访时毫不遮掩地说:“这些剧能面世,是导演脑子完全进水了。”
早些年宣传一部电视剧,现场气氛是都在夸,主持人让他也说两句,他冷不丁来一句:“我没什么可说的,一切要等演完了再谈,现在说的都是假话。”
还有一次发布会,他把现场几十家媒体批了一顿:“那些乱七八糟的电影有票房,主要是靠了你们。你天天在流通领域吹捧这些东西。”
“尴尬”俩字儿,他从来不知道怎么写,胸臆不抒发,那是要憋死的。
最近几年他拍电视剧也少了。他说自己还没想好再次进入时代的方法。
诶……
真怀念以前放假有金剧看的日子。如今的剧……和它们相比……连《还珠格格》都算上上品了……
没辙,最后再听一遍《向天再借五百年》聊以自慰吧!
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
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
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环球人物新媒体原创文章
转载务经授权,否则维权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