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偶像是门好生意。
今年的综艺领域,继内地推出《偶像练习生》、《创造101》,香港推出《全民造星》后,台湾似乎在这场强调练习生制度的新星选拔上有些缺位。
10月12日,号称台湾史上最大规模的实境选秀综艺《声林之王》迎来首播。节目由东森集团创办人王令麟,王牌制作人王伟忠、詹仁雄共同打造,邀请萧敬腾、林宥嘉担任常驻导师,让50余家经纪公司练习生代表及素人选手带着动、植物面具进行演唱,以弱肉强食的丛林概念建立赛制逻辑,挑选新人偶像。
这是一档由台湾公司制作的歌唱选秀节目,每周五晚九点在ETtoday东森新闻云APP播出,爱奇艺同步转播,并分别于周日晚八点及十点在台视无线频道和中天综合台播出。目前上线两期,杨丞琳担任飞行导师。
应该说继《超级星光大道》后,台湾已经很久没有再出现同量级兼具造星功能和市场辐射力的选秀综艺了,节目针对练习生文化在王牌制作人的酝酿下是否完成了独特表达?赛制模式采用了怎样的逻辑架构?视效方面又强调了哪些元素?今天冷眼君就来说说这档节目。
台湾选秀的由盛转衰
细数华语乐坛过去30年的发展史,台湾市场秉承成熟的音乐产品运作曾占尽流量位置,而其发达的综艺节目生产,可以说是支撑这套体系的重要动力。
从早期的秀场综艺推出了费玉清、凤飞飞等人,到后来《五灯奖》、《六灯奖》等擂台综艺发现了张惠妹、罗志祥,再到《超级星光大道》和《超级偶像》等选秀涌现了林宥嘉、萧敬腾、杨宗纬、徐佳莹等艺人,都是台湾乐坛典型的造星案例。
2007年推出的《超级星光大道》曾红极一时,林宥嘉是第一届冠军,创下连续五次满分记录,凭借《你是我的眼》进入内地视线。同届萧敬腾则作为踢馆选手挑战杨宗纬,用一首《世界唯一的你》一战成名。
《超级星光大道》共办了八届,后续更名为《华人星光大道》又办了三届,到最后改名为《橘子20星光大道》收视日渐走低。由于后期大中华地区娱乐生态向内地倾斜趋势明显,高速发展的网生环境,颠覆了港台公司主导的传统体系,内地的渠道平台成为华人造星的必经之路,台湾选秀盛况不再。
应该说,台湾早前虽然造星数量众多,但真正靠选秀进入内地市场的只有林宥嘉与萧敬腾,出道后两人各凭《说谎》、《王妃》两首歌曲打开内地知名度,杨宗纬和徐佳莹更都是靠近些年的内地综艺和影视歌曲让大众熟知,其他歌手在内地的知名度寥寥无几。
借用动物法则概念,上演丛林“声”存战
《声林之王》和十一年前的《超级星光大道》一样,都是挖掘好歌手的平台,但节目可以看到强烈的企图心。制作经费上号称单期投入近千万新台币,嘉宾阵容上则让林宥嘉、萧敬腾两位当年选秀盛况走出的歌手重聚,并邀请不同大咖歌手担任飞行导师,有意重振台湾造星产业链。
节目摒弃了旧有选秀模式,融合了练习生制度的行业背景,在逻辑架构上采用了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概念,选拔新人偶像。首期开篇交代,演艺圈就像一座森林,森林的法则是什么?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在这样的制作理念下,节目的赛制规则透着残酷性。选手构成集合50余家经纪公司派出的练习生代表,确定了83位艺能参赛者,他们要率先进行1V1对抗。
登台前没有煽情故事渲染,所有人表演过程中都要戴着具有自身属性的动、植物面具,获胜者揭面,淘汰者不露脸直接下台。
这些参赛选手各有来头,比如包括李佳薇的妹妹、梁文音的表妹、濑上刚的女儿、巫启贤的女儿等,还有泰国唱片公司年仅13岁的歌手GailSophicha,网路影音累积已达上亿点击量,首期以“我是谁”为小标题完成内容剪辑。
对抗赛获胜者随后自行挑选赛区,分为舞魅沙丘、创作森林、歌唱河谷三大阵营,其实就是偶练里的舞蹈、创作、声乐三大赛道。
第二期以“弱肉强食”命题,随着三区席位的满员,即将开启指定挑战赛模式。前期制作团队进行了5000人次的海选,挑出了20位素人“海选猛兽”,他们将在三区满员后对练习生正式发起抢位争夺战。
《偶像练习生》里只有蔡徐坤一人是“个人练习生”,虽然《创造101》及《中国好声音5》都加入了抢位替换赛制,但《声林之王》是放大练习生与素人的PK故事,是个人训练与公司培养的体系对抗,可以说是制作团队新加入的看点逻辑,侧面也强调了丛林法则的生存模式,完成扣题。
视效与制作理念统一且识别感强
冷眼君认为,节目的舞美概念其实是一套视觉识别系统,更是一套营销概念,可为用户带去感官刺激。
比如《蜜蜂少女队》中字幕包装统一使用蜂巢的主视觉,让六边形的蜂巢元素充满了整个演播室。再比如《最优的我们》以男女练习生对抗建立节目逻辑,舞美包装让男女队分别对应蓝、粉两个色调,强调了性别的阵营划分。主舞台和每个人姓名条的M、W元素都很有记忆点。
还有《明日之子2》突出三大赛道的聚合感,中心舞台与赛道间圆形结构的串联,对应了节目logo的图形符号,同时后续九大厂牌立于舞台中央,始终强调厂牌文化。
《声林之王》也针对丛林主题进行了统一设计。棚景是360度的环形舞台,LED屏幕根据选手演唱内容不同变换,色彩运用大胆。静态时以绿色为主,突出了丛林质感。
选手带着面具上台,出场短片介绍后期进行了动物画面处理,突出了进入丛林,展开“声”存战的逻辑理念。
导师席位也强调了丛林属性,座位边有绿植和灯火设计。后排的晋级选手席位也以绿色为主色调,整体风格具有统一性,视觉识别强。
冷眼君认为,《声林之王》节目模式有点像蒙面唱将与好声音的结合体,让100多位选手带上动、植物面具演唱,以达到盲选效果。选手选歌内容较新,一定程度上杜绝了选秀歌单的“陈词滥调”,弹幕中有网友评价音响设备落后,其实是后期没有进行修音处理的原因,体现了表演的真实性。
节目选择了同年、同方式出道的两位导师,让这档综艺在选秀之余多出了些许情怀的味道。既然以丛林法则建立内容逻辑,相信赛制的残酷性、规则的冲突感、人物的情绪起伏都是重要看点,期待后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