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军团·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关键词:精准授课教学法
10月12日,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集训落下帷幕。集训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主席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突出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这个主线,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对标看齐中把正方向,在强基固本中回归本真,在创新实践中彰显威信威力,凝聚起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
时代变了,对象变了,教育必须跟着变。当前,我国安全环境、军事斗争态势,以及我军使命任务、组织形态等方方面面都发生着深刻变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就是要解决“思想教育跟不上”的问题,从理念、内容、方法、力量、工作运行和制度机制等方面重塑重构,改善教育“供给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立起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样子。
思想政治教育,历来追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谁能适应新的思想变革,谁就能赢得青年官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现新的变革。
新闻样本
战前动员的N种“打开方式”
■解放军报记者 周 远 朱柏妍 通讯员 王志国
暮秋时节,塞北大漠。第81集团军某旅一场实兵对抗演练激战正酣。
探访该旅座座营盘,战前动员的多种“打开方式”让记者耳目一新。
营帐前,官兵列队,战车轰鸣。一场山地进攻战斗一触即发。某营担负主攻任务,教导员刘锋瑞的战前动员只有短短几十个字:“尖刀营队尖刀魂,尖刀出鞘敌胆寒。一支部队从没有等出来的胜利,只有打出来的荣耀。尖刀营的同志们,让我们啃最硬骨、闯最前线、打最硬仗,把旗帜插在‘敌人’的阵地上!”
“开始进攻!”营长于长翼一声令下,官兵斗志昂扬展开行动。伴随着一番地动山摇的炮火疾射,“敌”目标一个个被摧毁;穿插分队硝烟中迅速前出,与固守之“敌”展开激烈搏杀……
“信息化战场上战机稍纵即逝,战前动员简短有力效果更佳。”刘锋瑞说,战前动员的模式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要联系形势任务研判,因时因势精准对接“战场态势”。
与之不同,某连帐内,灯火长明。指导员胡智斌与连队干部骨干“秉烛夜谈”,一场动员教育持续了近1个小时。
原来,该连一支小队在刚刚结束的某“敌”后破袭行动中,比预定时间稍晚了一点。一些官兵不能正视自身问题,一味强调“客观理由”。这引起胡智斌的警觉。他决定在总攻战斗开始之前,组织一次动员教育。
“同志们,今天我们演训场上差几秒,真的只是差几秒吗?差几秒,差的是拼搏精神,差的是血性斗志;差几秒,丢掉的是生命,影响的是荣誉,失去的是胜利。”
胡智斌不仅围绕强化实战意识展开动员教育,还组织干部骨干分别发言,让大家在自我剖析、深刻反思中一环一环拧紧实战的“思想发条”。
同为战前动员,却有一短一长两种“打开方式”。这背后正是该部思想政治教育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放眼望去,演兵场上战局瞬息万变,一场场战前动员也因时因势呈现出N种“打开方式”。
“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去,把‘概略瞄准’变成了‘精确制导’,教育质效大幅提升。”第81集团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处处长胡维鹏说,这些变化得益于他们探索的“精准授课教学法”。
“精准授课是怎么回事?”带着疑问,记者走进部队了解“精准授课教学法”出炉的前前后后。
记者调查
教育课堂呼唤“精准设计”
■毛茂宇 王志国 解放军报记者 周 远 朱柏妍
过去授课的“绿皮车票”已登不上新时代的“思想高铁”
回想起那次授课,指导员赵宁至今还尴尬得“直跺脚”。
在一堂主题为“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授课中,他旁征博引,课件图片视频样样俱全。随后他“趁热打铁”,指出连队一些年轻同志,冬天贴暖宝、涂防冻膏的“娇气病”。他没想到,没过两天,网上一条“上级机关为边防哨所配发了新式保暖靴、防寒面罩和防冻霜等物资”的新闻被连队官兵发到了朋友圈,还特意“@指导员”看一看。
这样的尴尬并非个例。某旅领导亲眼见证这样一件事:某连在新兵中开展苦累观教育,政治机关正拟推广其经验做法。与此同时,“旅长信箱”收到该连新兵的实名短信,反映“班长训得太狠,休息时间太少,我们真的‘压力山大’”。
采访中,不少基层政治教员向记者表示,“如今想要上好一堂教育课,真的并不容易。”
指导员郑海涛对于自己的首堂教育课,至今记忆犹新。刚刚从军校毕业的郑海涛,原本很自信。没想,他一开口就遭遇老兵质疑的目光:你才入伍几年,就给我们讲道理?
无独有偶,指导员张瀚的经历更“刻骨铭心”。课堂上,他给官兵讲“无人驾驶”。课后,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士兵找他探讨,提醒他讲的东西过时了,还给他介绍了“无人驾驶”的最新理念和前沿技术。
该集团军调研中发现,连队官兵中年龄比主官大的占10%,入伍前有社会工作经历的占35%,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8%。基层政治教员大多并非政工专业出身,有的经历阅历、专业技能还比不过一些老班长。像这样知识倒挂、年龄倒挂、阅历倒挂的现象给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不小的挑战。
作为受众,官兵的“吐槽”更为直白。有的说:“不懂我,我要的是梨,指导员给的是苹果。”有的说:“不新颖,几个常年不变的教案,陪伴着我从新兵成长为了中士。”还有的说:“不聚焦,恋爱教育让我一个已婚战士参加干嘛。”
靶标瞄不准,打不到点上;道理讲不透,不接地气;方法不对头,强塞硬灌。一个个症结何在?某旅副政委孙中锋一针见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间的年龄、知识、经历等等顺差不见了,甚至转为逆差。如再像以往一样“大水漫灌”,很容易造成“思想倒灌”。
随着官兵的人生阅历、价值追求、性格特征、精神世界更加多样,影响他们思想的外界因素也更多。过去授课的“绿皮车票”,已经难以登上新时代的“思想高铁”。
“归根结底还是教育者自身的问题。” 该集团军政治工作部宣传处处长胡维鹏说,破解“教”与“育”的脱离,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密码其实就在教育者自己身上。
“教育是有内在规律的,授课也是有科学方法可循的,军事训练曾经探索出‘郭兴福教学法’,思想教育是否也可以有自己的教学法?”胡维鹏说,造成基层当前教育困局的原因,表面看是时代之困、本领之困、方法之困,但根本是教育精准理念的缺乏。
立起“米秒环”,上好一堂政治教育课
教育课堂要想有成效,首先要教会政治教员如何上好一堂教育课。
汇集70多堂精品课,召开10多场座谈会,组织2次教育集训示范观摩……两年多时间里,该集团军不断探索,目标只有一个——总结出一个政治教员备课授课易学管用的基本规范。
今年初,通过不断地总结思考,该集团军围绕“为什么讲、讲什么、怎么讲、讲得怎么样、官兵凭什么信服”这些教学基本问题,构建起问题抓准、教案备精、课堂讲活、效果评实、身教要好等5个环节抓教链路。一个打通“教”与“学”闭环链路的精准授课教学法应运而生。
“精准授课教学法为课堂教育划出了刻度、立起了准星,就像军事训练有了‘米秒环’,照着就能做,让教育重新焕发了旺盛的生命力。”对此,某合成旅教导员马乾博深有感触。
前不久,一场实兵对抗演练举行,马乾博所在营与蓝军展开激烈对抗。作为全旅军事训练响当当的“猛虎营”,他原以为能大获全胜。结果让他大吃一惊:总体战损率高达40.4%。“惨胜!”这两个字从未如此刺眼。
演训结束返营后,官兵思想波动较大。有的认为,打仗虽然会有牺牲,但付出过多的代价要检讨;有的认为,胜就是胜,战损高一些没有什么。
对此,马乾博紧扣官兵的思想波动,开展了一次针对性教育。课堂上,他以《当猛虎不能当‘懵’虎》为题,面向全营提出振聋发聩的三问:考场全能=战场全能吗?合成营=合成“赢”吗?猛打猛冲=能打胜仗吗?同时,他有意让战损比最低的单位代表,介绍破障行动有关情况,博得战友热烈掌声,更引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
搞教育抓住了“活思想”,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马乾博课后总结,精准授课教学法中的“精准”,首要在于把问题抓“准”,抓住“关节点”。强化问题导向,跳出就教育搞教育的思维窠臼;立准教育靶标,精准确定授课的目的和主题。
马乾博口中所说的“抓准问题”和“关节点”,其背后就是集团军精准授课教学法的具体实践。在教学法实践过程中,他们引入关节点对每个环节进行精准把控。问题抓准环节设置“线上线下联动分析、联系形势任务研判”2个关节点;教案备精环节设置“做亮标题、提炼观点、找准依据、深挖事例”4个关节点;课堂讲活设置“平等交流启发、多维手段激发”2个关节点;效果评实,设置“授课满意度、行为转化度”2个关节点;身教要好,设置“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1个关节点。
“精准授课教学法,搭建起了一堂好课的四梁八柱。”通过精准授课教学法,指导员薛献章获益匪浅。
前不久,他的一堂《强军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教育课引发强烈反响。列兵潘钇辰说:“我觉得指导员今天讲得好,好就好在他把大道理讲得很具体,几句走心的话让我记忆深刻,比如‘舞台再大,你不上台永远只是看客’‘走上舞台,你就要燃烧自己’,听着特别带劲。”
在薛献章看来,精准授课教学法不是简单的备课法,而是教学指导法。表面看,如同建房子拿到了一张精准的施工图,先用标题、观点搭起“四梁八柱”,再用依据、事例“垒砖砌瓦”。实际上,这其中蕴含着政治教员必须掌握的问题调查法、思想研究法、一线带兵法。这种教学法,对政治教员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
薛献章的这篇教案就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做为立论依据,引用相关内容丰富知识点,列举了林俊德等英模和身边典型的事例,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对照着一个个关键节点,薛献章不仅通过问题导向精准确定了授课主题,清晰勾勒出备课的思维导图,以往授课吸引力感染力不强的难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
把握住精准授课教学法的“源代码”
如今,随着精准授课教学法全面实践运用,该集团军一批能讲善教的政治教员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一些声音也“冒”了出来:“时间久了是否会成为束缚创新的条条框框?”“标准化生产出来的教育产品,是不是会千篇一律?”
对此,该集团军领导介绍,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比作一个庞大的系统,精准授课教学法就是这个系统中的“源代码”。作为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有了它,课堂教育就不会偏离偏向;而这个“源代码”又是一个开放的创造空间,政治教员们可以因时因地因事因人活学活用。
——把握不同类型教育侧重点。前不久,某合成旅指导员邹贝按计划组织理论学习。在教学法“多维手段激发”的启发下,他将课堂搬到旅史长廊前。面对一组组图片数据、一个个生动故事,邹贝将理论讲得可知可感。授课结束后,官兵们纷纷表示这堂课既“解惑”又“解渴”。
旁听完邹贝的授课,该旅政治工作部主任孙磊表示,只要抓住不同类型教育侧重点找准新靶标、用好新素材、开掘新手段,教学法同样适用于主题教育、基础教育、党课教育等,引来“满园春色”。
——紧贴不同教育对象认知力。某通信值勤连组训时,选训“勤务用语”的女兵寥寥无几,报名参加“文字录入”课目的却人头攒动。针对这种“挑肥拣瘦”现象,指导员程凤觉得有必要搞一次教育。女兵普遍泪窝浅、面子薄,讲轻了怕点不到位,讲重了怕伤到自尊,分寸要拿捏好。对照精准授课教学法,经过反复琢磨,程凤心里有了主意。
“我采取了旁敲侧击的办法,围绕《三尺机台的‘三生三世’》这个题目,运用漫画的形式,展示了2名女兵的不同选择、不同结果。”课堂上,程凤看到大家从捧腹大笑,到若有所思,再到表情凝重。透过大家的表情变化,她感到达到了教育目的。“精准授课教学法与教育对象的经历阅历、接受能力、岗位角色贴得越紧,就越能发挥‘精准’的威力。”程凤说道。
——适应不同任务状态特殊性。“心慌气短莫爬高,勤换衣物不能少;一日三餐不过饱,活动适量不快跑……”前不久,某合成旅一次高原跨域机动演习途中,车厢里的一段快板让高原缺氧、身心疲乏的战友脸上浮现笑容,既普及了常识,又缓解了对抗演练准备的心理压力。
针对部队当前任务频繁转换,兵撒千里、动态分散这一常态,他们对加强动态分散条件下教学法的运用、如何跟进重大任务开展教育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具体落实方案。
就在采访结束前,一场政治教员比武在某合成旅拉开帷幕。记者看到,合成一营装步二连指导员罗群快速拟制标题、提炼观点、设计互动……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连贯作业,一堂授课精彩亮相,赢得评委纷纷点赞。对此,记者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当一个个环节内化成为备课授课的习惯,不需要也不应该再翻教材一一对照了。”罗群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就如同习武者将所学的各类招式融会贯通,最后达到“无招胜有招”。教育更是如此,要在因时因地因事因人中,真正做到“教无定法”。
锐视点
政治教育也可以有教学法
■汪志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高度重视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和掌握军队,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适应跟不上、时代性和感召力不强等问题,鲜明提出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为部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有其内在规律可循,军事训练曾经探索了“郭兴福教学法”,政治教育也可以有教学法。某集团军从“为什么讲、讲什么、怎么讲、讲得怎么样、官兵凭什么信服”这个底层逻辑出发,遵循灌输授课基本规律,对教育的主题、内容、方法、检验、威力进行探索规范,着力从课前精准掌握活思想、课上精准对接教与学、课后精准评估教育效果等方面寻求突破,探索形成了精准授课教学法。
精准授课教学法围绕“问题抓准、教案备精、课堂讲活、效果评实、身教要好”5个环节设置11个关节点,使课堂教学这种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教育实践活动,分解细化为基于教学一般规律的具体步骤。政治教员一看就懂,机关指导抓手更实,既改变了以往经验式、粗放式备课施教模式,又提高了备课效率、保证了授课质量。
精准授课教学法并不是束缚创新创造的条条框框,而是开放的“源代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教员可以结合具体实际创造性运用。不同类型教育着力重点不同、不同教育对象接受能力不同、不同任务状态具体要求不同,抓住特点灵活运用、因情就势,教学法就能举一反三、越用越活。
精准授课教学法把课堂内外贯通起来、一体设计,除了需要政治教员具备课堂上的说理功外,还需提升课堂外的知情功、疏导功、解难功。这就要求政治教员必须思想掌握到一线、研究问题到一线、寻计问策到一线、能力提升到一线,防止备课授课闭门造车、东拼西凑、空洞无物,切实回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个根本方法上来。
身教示范是最好的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讲,授课的成效取决于授课者自身的言行,一堂课备得再好,如果教育者自身做不到,不但达不到授课效果,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精准授课教学法把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作为重要指标,就是要求政治教员把备好“言教”课与备好“身教”课统一起来,通过言传灌输思想理论、通过身教影响感召官兵,让授课更有底气、更有力量,也就更有威信。
(学习军团·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