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推会后,广电总局电视剧司遴选出了庆祝建军90周年20部推荐剧目,其中,电视剧《建军大业》排在第一位。至此,这部从原始剧本生成至今已历经10年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目正式进入大众视野。据悉,该剧正处于紧张的后期制作阶段,预计今年7月底与观众见面。
该剧的出品人兼总制片人熊诚,是捷成中视精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获得过“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和“全国十佳电视剧制片人”等荣誉称号。在今年2月底的第十一届全国电视制片业十佳表彰大会上,他又获得“十佳出品人”奖项。这些奖项含金量颇高,足见业内对他的认可。
熊诚
捷成中视精彩以一系列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神话故事改编而成的电视剧闻名业内外,如《天仙配》《愚公移山》《孔雀东南飞》《妈祖》《牡丹亭》等,且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电视剧的文学魅力”作为制作电视剧的核心理念。本次《建军大业》的策划、创作、拍摄过程也同样践行着这一理念。
与此同时,在保持人物关系走向符合史实的基础上,《建军大业》积极寻找历史与现实社会的连接点,重新塑造被固化程式化的伟人形象,发挥文学魅力,捋顺情感线,并在美术、服装、造型、制景等方面增加可看性。
电视剧《建军大业》片花↓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该剧初定52集体量,从黄埔军校讲到朱毛会师,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后,于古田召开会议,统一建军思想。期间涉及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浴血三河坝及碧血潮汕等大小数十次战役,跨越大半个中国。那么,该剧从确立题材、剧本创作、主创团队搭建到选角、具体拍摄是怎么进行的呢?独舌记者采访了熊诚,请他以出品人兼总制片人的视角来全面阐述这部剧的制作过程。
熊诚接受影视独舌专访
坚持讲中国故事,塑造英雄形象是《建军大业》的制作初衷
熊诚是军校教员出身,2003年投身影视圈,十多年来,他一直是圈内少有的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作者。重视文化保护,弘扬主流价值观,塑造英雄形象是他坚持的创作理念,“一个国家的影视作品中看不到英雄形象,这是悲剧;不仅看不到英雄形象,人们还以歌颂英雄为耻,极力追捧小鲜肉,这更是悲剧”,熊诚说,“近年来,随着国外文化的侵袭,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越发显露了出来。”
近年来,捷成中视精彩制作了《红军东征》《妈祖》《多情江山》《好想好想爱上你》《女怕嫁错郎》《三八线》等不同题材类型的作品,但都紧紧围绕着弘扬正能量、歌颂真善美的主题。
那么,此次为何要选择做《建军大业》这样的剧呢?熊诚说,“讲中国故事,坚守信念,树立英雄崇拜是主要考虑。同时,此前也没有哪部剧详细讲述过共产党为什么建军、怎么建军、建什么样的军这些问题,我们想摆脱以前喊口号式的主旋律剧创作方式,用拍商业剧的思路来做这个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
《建军大业》的幕后制作团队大部分都是军人或转业军人,熊诚是工程兵出身;制作总监嵇道青和制片人蔡传道都出身部队,一直深耕国内军旅剧类型,代表作有《我是特种兵》系列、《我的兄弟叫顺溜》、《陆军一号》、《井冈山》等;导演张多福曾是部队文工团的演员,转型做导演后,与央视一套、八套合作多次,创作了《寻路》《便衣支队》《绝地枪王》等剧,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比较熟悉;五位编剧分别是彭景泉、陈玉福、吴延峰、蒋卫岗、刘晓波,都是以严肃主流题材见长的优秀创作者;摄像师吴阳是《三八线》的摄像,化妆师张邦宠是八一厂资深化妆指导等。可以说,剧组上下都充满“红色”气质。
对此,熊诚说,“选择他们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出身军队,大家都有情怀,有献身精神;二是责任心强;三是技术水平达标,能力强。”
《建军大业》与以往描述这段历史的剧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故事从建立黄埔军校开始讲起。可能有人会有疑问,黄埔军校不是国民党的主场吗?熊诚说,“其实不然,黄埔军校是在苏联的支持下经国共双方合作建立的,周恩来、聂荣臻、陈毅、叶剑英等都在军校任职,也为共产党培养了很多人才,建国后,成为元帅的5人,大将的3人,上将9人,中将9人,少将11人,比如徐向前、陈赓、叶挺、蒋先云、林彪、罗瑞卿、许光达、周士第、宋时轮等,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参与创建黄埔军校的最大意义是让共产党人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为后来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力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建军大业》从黄埔军校讲起是必然的。
剧本力求创新,制作追求逼真,选角注重带入感
除了故事背景、时间的全新角度,《建军大业》从人物形象、故事讲述方式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因为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我们这个剧的剧本前前后后用了10年时间,改过7、8稿。创作剧本时,我们秉持的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合理虚构故事细节,让历史照进现实,以引起当代观众的共鸣”,熊诚说,“过去,这种题材的剧一般都会用历史事件来串联剧情,人物常常被事件淹没了。这一次,我们想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来推进故事的发展。”
谈到具体的创新点时,熊诚说,“一是加入情感线;二是用细节填充人物的立体感。比如毛泽东,他不再只是那个挥手讲话的形象,当时他才30来岁,就像现在的很多的年轻人一样,他有理想,有抱负,但当时的总书记陈独秀不能理解,所以他很困惑,很挫败,内心也很煎熬,伟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伟人的,也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最后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文学的魅力在于虚构,但一定要有逻辑性,不能瞎编乱造,“有虚构才有了文学,有了文学才有了戏剧。因此,作为电视剧作品,虚构是不可避免的,追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和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戏剧性也是重要工作。不过,大的故事走向一定是跟教科书一致的,基于此,我们将公开资料进行合乎逻辑的改编,做了一些新的尝试。”熊诚如是说道。
以历史观照现实,让理想与信仰放出光芒,激发现代年轻人的热血是《建军大业》主创团队的美好愿望,因此,尽量想办法让观众的代入感更强。具体表现在制作和选角上。
制作方面,首先,坚持实景拍摄。其次,力求还原当时中国风貌。再次,从枪械、服装、军衔、旧军队编制等方面将逼真感做到最大化。
剧中涉及到近十个革命起义的发生地,剧组便辗转五个省进行实景拍摄,从江苏(常州影视城)、浙江、辽宁、江西到广东,尽量还原历史背景。除此之外,从台词、造型等方面,突出人物身份,比如,民国时期有贵族和平民之分,他们的行为特征完全不同。最重要的是,剧组对当时军队的枪械、服装等进行了复制,避免观众出戏。
选角方面,坚持形似和神似并重。“首先,外形一定要有这些人物的神韵,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离现在比较近,基本上都有影像资料,起码得让人觉得像才可以。其次,契合度要比较高,也就是神似。符合这两条标准的演员已经很少了,最重要的还得有敬业精神,有做这件事的情怀和担当。”熊诚说。
谈到演员的表现时,熊诚说,“演员们的完成情况很好,我很钦佩他们,时间长钱又少,风餐露宿,但大家都做得很好。曹磊饰演的蒋介石最让我惊喜,他之前没有塑造过这样的角色,但他演绎得人物形象很鲜明。黄海冰的毛泽东、郭广平的周恩来、周惠林的朱德等都很不错。”
接着,他又说,“因为出场人物多,我们组里有名有姓的演员有300多名,这是前所未有的。这部剧是我们群策群力的成果,我很感谢他们,特别要感谢以嵇道青为首的团队。”
据熊诚透露,电视剧《建军大业》的投资过亿,演员成本只占其中不到30%,剧本所占比重10%,剩下的基本都用在了制作上,这在当今明星天价片酬现象遍布的影视行业,可谓清流。同时,这也为该剧的高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原创是影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建立文化自信是重中之重
捷成中视精彩的中国神话、传说系列剧在当时获得了非比寻常的影响力,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本来要把“中国传统神话、传说拍一遍”的计划搁浅,熊诚坦言,“后来我们的制作手段确实落后了,化、服、道跟不上步伐,让韩国视觉系统侵占了荧屏,所谓甜腻系画面占据主流。不过,我还会继续做中国神话、传说剧,因为神话是中国文学的源泉,是人类最早的童话,值得被传播、宣扬。”
自公司被并购上市以后,捷成中视精彩的道路越走越宽,谈及多年的运营经验,熊诚说,“做影视制作公司,要么得有项目开发能力,也就是编剧资源;要么得有具备高超能力的导演,可以形成品牌;要么有大牌演员,有市场号召力。如果这三样都没有,那你得有整合三者资源的能力。”
而谈到捷成中视精彩的核心竞争力时,熊诚说,“当然是原创,我本人虽然不是很出名的编剧,但这些年我公司投拍的电视剧90%都是我自己开发的剧本,或者是我来指导别人写或者我自己亲自写,所以不像很多影视公司总跟着市场随波逐流,永远在跟风,原创才是生产力。”
对于某些照搬美剧故事、完全不进行特色加工甚至抄韩国剧本的行为,熊诚说,“美剧的快节奏、强情节、人物命运把控确实值得学习,但中国文化有自己的特殊性,完全按外国的办法并不是好出路,不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观众的需求。所以才说一定要建立文化自信,只有文化自信了,中国人才会有自信,也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至于迷韩哈韩,食人牙余,更为不耻。”
最后,在被问及与电影版《建军大业》正面撞档的感受时,熊诚说,“看完粗剪样片,我对我们的作品很有信心,最重要的是,我们与电影版不是同一个视角,讲述故事的方式也不完全相同,我们的电视剧篇幅长,故事容量大,情节铺陈得开,更能吸引人。其实,我与博纳的老总于冬先生也做过交流,所以,不太担心这个问题。我对电视剧《建军大业》会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有信心,对该剧播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亦有期待。”
【文/jin】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影视独舌】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视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号:dusheme
有观点、有态度、有温度的行业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