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记者部·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陈国全、魏兵、常彭辉
水滴日子 浩瀚人生
——追寻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灾抢险群体的生命印记
3位平凡的英雄魂归大海。然而,有些东西,却不曾远去——
打开办公室的窗户,海风就会轻轻吹拂黄群桌前的绿叶;“小黑之家”微信群的20多位成员,似乎还在等待群主宋月才的信息闪出;姜开斌的床铺空了,老战友们醒来时,还会朝那里看……
往事并不如烟。点点滴滴,汇聚成层层波澜,铺展开他们平凡而又非凡的壮丽人生。
日复一日,默默无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如果没有来到这里,如果没有这一次挺身而出……
黄群,还会是那个早上去给家里人买早点,总跟儿子唠叨唠叨学习的老黄。
宋月才,还会是那个微信群里留言最多,说话一板一眼的老宋。
姜开斌,还会是那个每天凌晨5时出门锻炼,爱骑自行车的老姜。
然而,台风“温比亚”突然改变的路径,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从家乡走到海边,从室内走向码头,他们走向如此险境——数十米高的巨浪,漫过3层楼高的值班室,拍在后面的山岩上;7.5吨重的铲车被一个浪头横向推开,在码头上留下2米多长的黑色痕迹……
▲8月20日现场监控录像截图。录像记录了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等同志抢救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的场景。
暴风雨中留下的影像稍显模糊,很难分清到底谁是谁,只能看到他们生命尽头的无畏身影:拉着缆绳,加固作业……
熟悉他们的人再也见不到熟悉的他们,却最先读懂了他们的“逆行”——
8月19日晚上9时许,妻子亢群给黄群发微信说:“跟儿子在微信里聊一下。”黄群回复说:“今晚台风,我去办公室值班了。”
20日早上,黄群留给妻子最后一句话:“我得去码头了。”
倚门相望20多年,妻子再也等不到黄群进门就喊“小亢,小亢”了。黄群没有留下一句正式的遗言,可亢群懂得:“他的事业,就是他的生命。有险情,他肯定会冲上去。”
只是,亢群不知道怎么把这个噩耗告诉黄群年过七旬的老母亲。几年前,黄群唯一的妹妹患病离世,体弱多病的老人如何能再次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
黄群、宋月才、姜开斌,其实他们没有谁想过做英雄。试验平台的工作人员目前有19名,年龄从20多岁到60多岁,几乎都是抛家舍业。惊涛骇浪中,他们也都做出了同一个抉择——
冲上码头抢险的高天山回忆说:“得知平台有危险,大伙自发穿上救生衣,第一时间就冲了出去。被浪打过几次,我都抓住了东西,没有掉下去。那时没想过回头,大家都义无反顾,因为形势非常危急。”
看到被巨浪拍落水中的姜开斌失去意识,战友黄超富牵住绳索,直接从2米多高的码头跳入海里。出水后的黄超富遍体鳞伤,右耳也暂时失聪。
坠海的规划处副处长孙逊在浪头里忽隐忽现,车队队长阎堃一下子扑进海里,死死抱住孙逊。两人在浪涛中翻滚,被拖上来时,已经浑身瘫软……
▲黄群同志(左一)生前检查研究所科研生产部车间。
日复一日,默默无言。赴汤蹈火,一念之间。
“你们把命抵出去做这件事,这件事有多重要你会解释吗?”有人这样问孙逊。孙逊回答说:“不会解释,我们也不需要解释。”
“不需要你认识我,不需要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大海作和声,唱的正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军工人。
最后的一念,他们总有牵挂。孙逊说:“如果当时就再见了,最舍不得的还是家里,但当时也没办法了。”
那天,落水被救的贾凌军,到七六○研究所工作仅仅一个星期,他说:“落入水中时,最想的是家人,觉得亏欠他们的,还没报答……”
黄群最后想起什么?我们已无法询问。只是发现在他遗留的一摞工作笔记下,压着一沓信笺,第一页上誊抄着余光中的《桂子山问月》:
“黄鹤楼等黄鹤要几时才归来?而我,汉水是第几滴浪花呢?大江是第几个浪头?问顶上的半轮,清辉悠悠……”
▲宋月才同志从军时的戎装照片。
国有重器,以命护之。巨浪滔天,海魂依旧
国有重器,以命护之。巨浪滔天,海魂依旧。
记者细数才知道,12人组成的抢险队伍中,有6人曾经在海军部队服役,在试验平台值班的4人中,同样也有两名老兵。
华年已去,他们依然都像是上战场的战士,冲锋的身影,一如往昔。
虽然不是军营,但走在这里,院区、码头,处处可见穿着“海魂衫”的人在忙碌。
久居大连,他们不曾忘记,作为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战场,这里曾有海无防,备受屈辱。这群爱穿“海魂衫”的人,都有一个大国海军梦。
1985年,黄群考入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就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实习时,他留下了第一次登上军舰的照片。褪色的照片上,黄群头戴钢盔,手扶战舰,自信的笑容挂在年轻、阳光的脸庞上。
大学同学黄东回忆说,毕业前夕,黄群得知自己被分配到军工研究所,迫不及待地去图书馆寻找资料看。“我说你去单位后再看也不迟。他却说学的多是通科教材,早一点看资料能够早一点熟悉将来的研究领域。”
▲宋月才同志生前向试验人员讲解安全操作规程。
听闻宋月才牺牲在保护国家某重点试验平台的一线,老战友、海军某部一级军士长宋良升痛心不已。他记忆犹新:当年宋月才执行一次重要任务返回,组织上原想安排他到上级机关,但宋月才却坚持要求到一线战斗部队去。
“他不在海上就不踏实。几个月前我们在一起相聚,当时觉得他的身体大不如前,劝他别干了。他却说,总得等试验圆满完成啊。”
宋月才和姜开斌同年入伍,在同一支海军部队服役。穿着军装,他们风雨同舟,并肩战斗在一起。脱下军装,他们又在这个科研院所不期而遇。
“得知有机会从物价部门回海边,姜开斌真是好高兴哦。”妻子吴春英当时并不忍心他远走,“我说都是六十岁的人了,这么个年纪还跑去干什么?他说是自己选的路,有机会就要走下去。”
老兵的战友们最懂得他们为什么再次走近大海,也懂得他们为什么冲向风浪。
宋月才的老部下,如今也在平台工作的孙贺军说,对于水兵来讲,战舰、装备就是自己的战友,当危险来临的时刻,谁都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台风警报来了,好几次看到他顶风冒雨去观察平台。”孙贺军8月19日当晚就在码头值班室值班,20日凌晨3时,看到宋月才穿着雨衣刚从码头巡查回来。
这个平台,就是老兵的战舰!
▲姜开斌年轻时的军装照
星辰大海,征程路远。神圣事业,江山无限
8月26日上午9时27分,运送黄群骨灰的南航CZ6425航班,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妻子亢群与儿子黄海智,捧着黄群的骨灰盒与遗像缓缓走出机场,护送至蔡甸玉笋山陵园安葬。
这一幕,网上直播浏览量达到200多万。无数网友在荧屏前向英雄致敬。
而在8月24日,黄群追悼会举行的同一时间,他主持研究的某科研项目顺利通过有关部门验收。
海滨码头上,来往作业的人们依然步履匆忙。悲伤总是短暂的,为了国家重点试验平台,七六○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又忙碌起来。
英雄牺牲的消息传开后,姜开斌的一位战友辗转打来电话,表示如果工作需要,他随时可以前来接替姜开斌的工作。谈及工作待遇和风险,这位老兵慨然表示:“这些事情我们看得很淡。”
在海水中挣扎近2小时才获救的孙逊说:“那段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经历不会吓退我,我不会改行,有信心把试验平台的后续工作做好!”
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从来不乏默默前行的人。
▲姜开斌同志(左二)生前到企业参加调研。
2012年11月25日,同样是在大连,“航空工业英模”罗阳牺牲在歼-15舰载机成功起降航母的凯旋途中。那一天,中国航母辽宁舰的汽笛为这位军工人而鸣响……
那声汽笛,黄群和战友们都曾听到。那种情愫,黄群和战友们都曾拥有。
在七一九研究所工作了整整28年,黄群参与了一批又一批国家重点舰船项目,工作中曾与黄旭华院士朝夕相处,生活中也是相邻不远的邻居。
这位为大国铸重器、隐姓埋名30年的94岁老人,是黄群一生的偶像。
有一种选择叫隐姓埋名,有一种誓言叫此生无悔,有一种追求叫为了祖国。
▲中船重工第七六〇研究所抗灾抢险英雄群体,参加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时代楷模”发布仪式。李贺摄
黄群最后战斗过的七六○研究所,有一位年过八旬、白发苍苍的付方庭老人。曾参与完成“两弹一星”重大试验任务的他,因为工作性质特殊,多次调整工作岗位。在所里许多年,老人守口如瓶,默默无闻。
1999年,有关部门费尽周折、多方寻找,才在七六○研究所找到这位“消失了”的专家,邀请他到北京参加表彰大会。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那张著名照片,是付老终生难忘的记忆,也是七六○研究所科研人员心中永远的图腾——
欢呼雀跃的人群,没有任何一个人留下正脸,全部都是后脑勺和侧脸照。
他们含泪的眼睛,全都盯着那朵顶天立地的蘑菇云!
解放军报记者部·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