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以现实主义手法聚焦处理现实题材,笔触深入生活肌理,镜头透视辽阔人生,在反映契约精神的同时,实现了与时代的频率共振。
文 | 曾念群
随着女主海清的戏杀青,由宋方金担任总编剧、阎建钢执导的都市励志大剧《甜蜜》拍摄进入收尾阶段。这部聚焦当下的现实题材大剧,在影视行业深度调整期的论调和氛围中开机。
我查阅资料,发现在开机仪式上,电视制片委员会张明智会长的发言令人感慨:“在这样的时候,热火朝天地开《甜蜜》这样一部戏,是对我们这个行业一种信心的提振、一种热情的鼓舞。”
行业,需要拍出好剧。观众,正在呼唤好剧。《甜蜜》生逢其时。
上一次见海清,她主演的《女不强大天不容》于青岛拍摄正酣。上一次见到阎建钢导演,是在2014年度电视剧导工委表彰大会。我喜欢阎建钢导演的戏,因为阎导的戏里总有一股醇厚的艺术张力;我喜欢海清的戏,因为海清的戏里有对生活的悲悯与真切。当然,这次也不例外。
例外的是,这次是阎建钢醇厚的艺术张力遇见了海清真切的表演功力。所以,这次参加《甜蜜》的看片会,我是带着双喜临门的心情来看的。
慧眼独具 向现实取材
聚焦创业背后的起伏与激流
剧名叫《甜蜜》,走的却是先苦后甜的路径。田蜜的丈夫创业未酬身先死,公司“甜蜜科技”因为资金链断裂,压力之下突发脑梗而亡,给遗孀田蜜留下天文债务。这样的事情,在今天的新闻里,我们时常看到。类似新闻的主角,仔细看下来,会发现大多是创业者。
所以,《甜蜜》发端于一个创业故事,取材于我们伸手可触的现实。人人都看见了创业成功者的辉煌,但创业失败者之殇却往往被忽略了。《甜蜜》于此开始,其取材,可谓慧眼独具。
虽然慧眼独具,问题还是得问。跟之前类似的女性成长题材有什么不一样?我问编剧宋方金。
宋方金说,“有两点不一样。一,其他的类似女性题材,女性成长与逆袭靠的都是情商。都是女性对男性的借力、依附甚至利用。但在《甜蜜》中,田蜜逆袭靠的是智商,是独立人格、自我成长。二、导演不一样。阎建钢导演,是一个风格上出新、态度上朴实的导演。”
阎建钢的创作原则我听他在公开场合多次讲过。概括起来是四点:老实的创作态度、真实的生活发现、坚实的专业能力、平实的戏剧表达。
果然,处理这个现实题材,阎建钢导演用了纯正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态度,用了他总结的这四点艺术创作原则。不但用了,还执行到位。不得不说,好导演就是好导演,顶头几场戏看下来,那股艺术的醇厚感就立即涌上了心头。
阎建钢导演是拍历史剧出道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次阎建钢导演拍的是当代剧,一切当代史都是明天的历史。《甜蜜》拍的是一个人还债的“历史”,它打通了时间。它洋溢着一股当代生活的芬芳。我知道,这芬芳是创作者从生活中辛勤采撷而来的。
百花成蜜,辛苦造甜。芬芳来自于艺术发现。女一号田蜜对债务的态度可谓“来者不拒”,只要是丈夫欠下的,她都认。但这不是认命,田蜜认的是“责任”。看似过于理想主义,实则不然。
2007年,江西德兴市李宅乡宗儒村的王云林在灭山火时意外身亡,因为生前欠下债务,其妻陈美丽张贴告示公开声明替夫还债。2013年安徽芜湖做建材生意的小业主王友群突发性血管破裂去世,给妻子王二玲留下170万债务,本可以一走了之的王二玲,坚持直面债务,并用六年时间还清了欠款,因此获称 “最美妻子”。
中国有句古话说“人死账烂”,意思是人死了,死无对证,有些糊涂账也就一笔勾销了。田蜜则是“人死账烂”的反义词,她对丈夫债务的做法,看上去有些“傻”,但却是中国传统信义观使然,翻译成今天的流行语,就是“契约精神”,它不可或缺。
现实给了故事最坚实的基础,阎建钢导演又赋予了这个故事戏剧表达:以当下风行的创业潮为切口,切入一个温情饱满的励志故事,里边有这一轮创业潮之于家庭或个人命运的裹挟,也有创业潮给个体带来的新激发与新机遇,有或咸或涩的隐痛,也有苦尽甘来的美好,故事的起点是苦涩的,过程却是明媚的,结果是甜蜜而温暖的。
我们总抱怨剧作市场缺乏好故事,其实好故事就在我们身边,好的创作则善于向现实取材。 在选材和艺术发现上,《甜蜜》是个典型性启示。
让我意外的是,越往后看,越发现《甜蜜》的主题和线索并没有止步于契约精神,可以说,契约精神在这部戏里仅仅是个起点。它的野心很大。自媒体创业、在线教育、该不该实行996、24小时便利店,乃至于夸夸群,这些焦点话题和新鲜事物都天衣无缝地被编剧和导演缝纫到了剧情里。
在看完片以后我对宋方金说,“这部戏跟时代是同步的”。宋方金却不同意我的意见,他说,“同步是简单的,这部戏跟时代的真正关系是共振。”然后他介绍了创作的缘起。
五年前,从一则女性替夫还债的新闻中宋方金得到了灵感。那时故事的主题聚焦于契约精神。契约精神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作为表现当代生活的电视剧,它跟时代还缺少一个新鲜的接口。
导演阎建钢和制片人邓涛接触到这个故事以后,提出了一个新的角度——人应该如何处理和规划自己跟财富的关系。由此,这个故事从舒缓的绿皮火车转换到了飞速穿梭的时代高铁上。它连接了过去,更打通了未来。
“没有阎导和邓涛提出这个新的角度,《甜蜜》这个故事还只是一辆绿皮火车,飞驰不起来。而且只能驶往旧时光。现实主义是贴地飞行,不贴地不行,不飞也不行。难就难在这个分寸的拿捏。飞起来还得有个方向,必须是驶往未来。阎导和邓涛给这个故事提供了准确的方向。”
听完宋方金关于创作的缘起和主题的转换,以及五年来的等待和思考,跟我同场看片的评论人韩浩月说,“写剧本这个事儿太难,我打消转行编剧这个念头了。”
既有新组合
也有老班底
《甜蜜》不仅是海清和阎建钢导演的第一次合作,也是任重和阎导的首度合作,同时还是海清和任重第一次搭档CP。一切都是新鲜的。我在片子中看到了他们首次合作带来的艺术成果:表演灵动,镜语精确,气韵饱满,风格独具。
但我注意到,阎导的创作班底却是牢固的,用的都还是跟他千锤百炼过的班底。摄影指导钱滔、美术指导刘勇奇、灯光设计郑进义、录音师邓建如、剪辑指导周新霞,这些中国影视剧的骨干力量,都是跟阎建钢导演拍摄过《赵氏孤儿案》、《中国地》、《秦始皇》、《于无声处》等优秀作品的“老伙伴”了。更不用说获得过全国十佳制片人称号的邓涛,跟阎建钢导演合作了诸多作品。
编剧宋方金,也是阎导的老班底。在《甜蜜》之前,他跟阎建钢合作过战争剧《决胜》。该剧自去年在北京卫视播出以后,至今还在荧屏上不断被重播。由此他俩的组合被行业和媒体戏称为金钢组合。当然,大家都没想到,这个听上去很坚硬的组合拍了《甜蜜》这么一个女性题材的剧。
总编剧宋方金和导演阎建钢在片场
宋方金的title不少,除了编剧的身份,他还有演说家和脱口秀演员等头衔,但我一直认为他的第一title是剧本卫道士。以五年前《美丽的契约》播出时的“两宋之争”为标志,宋方金成为了业界反对演员改剧本的头号标兵,许多演员因此怕他。然而这一次他却破了回天荒,不仅允许演员加词,还鼓励演员现场发挥。
为何有此改变?宋方金说,“改变来自于信任。我信任阎建钢导演。拍《决胜》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你随便改。但阎导那时不愿意改。因为那是战争剧,没必要现场发挥。但这次阎导非常喜欢随机应变,因为这是当代生活剧。需要不断融入新的元素,需要跟时代和生活共振。频率不对,跟观众的大脑就接不上。生活剧要与时俱进,甚至要与时刻俱进。一戏一格。《甜蜜》之格,在于跟生活短兵相接。“
我恍然明白了看片时的感受:《甜蜜》的核虽然还是那个坚守契约替夫还债的核,但却兼容并蓄了“互联网+”生态下的创业潮、资本博弈、自媒体以及各种方兴未艾的新生事物。宋方金甚至还把他近年来脱口秀的心得融汇于剧本台词,并引入了辩论赛模式来结构剧本。
“这都需要导演的认可和信任才能实现。我跟阎建钢导演的合作,没有沟通成本。阎导和他的老班底也没有沟通成本。所以,阎导跟海清和任重这样的新组合才能带来新感觉。“
《甜蜜》的武器库可不止这些。除了新组合、老班底,在《甜蜜》的样片中,我看到一批新秀与戏骨草长莺飞、交相辉映:黄志忠、施诗、何赛飞、梁丹妮、刘威、刘交心、徐松子、张晞临、袁苑、侯长荣、洪剑涛、岳红、赵秦、迟帅、谭凯、万美汐、何傲儿、李呈媛、赵峥、岳跃利……真可谓是一波一波接踵而来大风带着我摇摆,看得我梦在燃烧心在澎湃,跟着剧情放肆嗨。
当然,超前看片,是享受,也有负担。享受不用说,担心是怕遇见失望。但《甜蜜》看完片以后,却轻松而甜蜜,因为在中国影视剧寒冬论的氛围中,我从《甜蜜》这部戏里看到了现实题材的力量,看到了现实主义的回归与强大,看到了创作者的真诚,看到了理想与汗水。
修辞立其诚,《甜蜜》做到了。在此,我要向《甜蜜》剧组致敬,感谢你们!因为你们不仅创作了一部好作品,你们还提供了一种创作的可能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