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剧《桃李梅》剧照
河北梆子《桃李梅》剧照
唐剧《桃李梅》剧照
越剧《桃李梅》剧照 (本栏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裴雨虹
经典剧目《桃李梅》是吉剧史上的一座丰碑。整个六月,“花开桃李梅”——十地方戏曲剧种《桃李梅》同城汇演在长春举行,越、评、吕、豫、河北梆子等十个不同的剧种的10家文艺院团共同演绎了《桃李梅》的不朽魅力,打造了一场传承中华艺术精髓的文化盛事。这一形式既推动了吉剧的艺术传播,又促进了不同剧种间的交流发展,开创了古今中外戏剧史的一项新创举。
一台《桃李梅》,唱遍大江南北,久演不衰。作为吉剧的代表作,《桃李梅》由时任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宋振庭(笔名薛白洛)、刘中、王肯等著名剧作家编写,张先程、那炳晨等著名作曲家作曲,自1960年首演以来,吉剧《桃李梅》已经演出了3800余场,覆盖观众200余万人次,先后被豫剧、评剧、越剧、唐剧等28个剧种的34家剧团移植,并被拍摄成戏曲影片。该剧行当齐全,故事贴近观众,深受几代人的喜爱,2012年,该剧获得了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成为戏剧史的一部不朽经典。6月3日至30日,由省文化厅主办,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省艺术研究院、省戏曲剧院吉剧团、东方大剧院共同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吉林省省级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花开桃李梅”——十地方戏曲剧种《桃李梅》同城汇演在长春举行,通过越剧、秦腔、评剧、唐剧、吕剧、豫剧、茂腔、河北梆子、闽剧、吉剧十个不同剧种的同台演绎,再现了《桃李梅》的璀璨芳华。
荟萃戏曲名团名家
尽展各行当风采
在为期28天的汇演活动中,来自全国8个省份、10家专业戏曲院团的1000余名演职人员齐聚长春,奉献了11场不同韵味的《桃李梅》,共吸引了万余观众走进剧场,50余位专家学者全程观摩。而各剧种、各院团也同台亮相、各展风采,豫剧牛派传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金不换,中国秦腔四小名旦、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袁丫丫,闽剧当家花旦、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琼等多位戏曲表演艺术家,以及深受广大戏迷喜爱的唐晓凤、刘杨、李楠、张泉利、刘金等吉剧优秀青年演员轮番登场,演绎出了不同风情的《桃李梅》。
不同剧种各有特点,《桃李梅》行当齐全、人物众多,在这部剧中,无论哪个剧种都能发挥其所长,也尽展表演院团最擅长诠释的行当。
越剧柔美动人。在越剧版本的《桃李梅》中,处处展现着江南的水乡气息,清新典雅的舞台,轻纱罗裙、吴侬软语,饰演“玉梅”的宁波市鄞州区越剧艺术传习中心当家花旦郑燕,不仅展现了吕派越剧的唱腔,还表现了两段徐派和尹派的小生唱段。
在唐剧《桃李梅》中,最具特色的则是“封氏”这一完全用唐山地方方言演绎的老旦角色。无论是委婉抒情的平调,还是喜悦欢快的花调,或是深沉思慕的河东调,又或是激越昂扬的吟腔,“封氏”无不体现出了唐剧宽广、丰富的音域唱腔。唐山市唐剧团是演绎唐剧的唯一一个剧团,为了此次汇演,唐山市唐剧团用两个月时间,经过不断的修改和精简,加上符合现代观众审美的舞美元素,打造出了一台全新的唐剧《桃李梅》。
而在豫剧《桃李梅》中,“赵运华”的饰演者,国家一级演员、“豫剧第一名丑”金不换,技艺精湛,唱、念、做、舞俱佳,既讲究程式规范,又力求贴近生活;洒脱雅致,寓庄于谐,既有大家风范,又有乡土气息,展现了豫剧丑行“牛派”独特的表演风格。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移植《桃李梅》30余年来,演出该剧千余场。然而在参加汇演前,河北梆子《桃李梅》已经四年没有面向观众了,为了此次汇演,该院特别复排该剧,起用了一批青年演员,培养出了第三代河北梆子《桃李梅》的传承人。此次复排在当地演出后,得到了河北省戏曲专家和新老戏迷的热烈欢迎。
促进合作交流
激发良性竞争
当前,全国广大文艺工作者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戏曲艺术迎来了繁荣发展的黄金时期。
此次汇演作为一种创新性艺术交流模式,得到了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和重视。6月3日至4日,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赵少华,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韩子勇到我省开展督导与调研工作,并出席了“花开桃李梅”——十地方戏曲剧种《桃李梅》同城汇演的开幕式。赵少华指出,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省文化厅高度重视国家艺术基金的各项工作,确保了资助项目高起点运作、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完成。
省文化厅用“同城汇演”这一新模式,使《桃李梅》这一戏曲艺术经典再次焕发了勃勃生机,同时,也开启了新时期文化艺术交流的新模式。这一项目创意,实现了各剧种间的相通相融,也促进了各院团间的取长补短、交流发展,是一项大胆有益的探索,充分体现了我省文艺工作者的创新进取精神和勇于担当的文化自觉。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著名戏剧评论家黎继德表示,“此次汇演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为各院团、各剧种间打造了交流、沟通、学习的平台,也为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十个剧种同演一台戏,既是合作,也是竞争。在演出闲暇时间,演员们也会互相学习、切磋,一场良性的竞争由此展开。作为《桃李梅》的创始院团,吉林省戏曲剧院吉剧团的演员们仔细观看了每一场演出,饰演“玉梅”一角的优秀青年吉剧演员唐晓凤,在向其他剧种的同行们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压力,“这是一次送到家门口的学习机会,让我们看到每一位演员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看了他们表演的同时,我也加强了自己的排练,精细了更多细节,对人物性格和情感的表达也努力做到更精准。”
深入校园弘扬传统文化
细致打磨推动戏曲繁荣
在汇演活动举办期间,我省“戏曲文化进校园”活动正在火热开展。为了让广大青少年走入剧场,切身感受戏曲的艺术魅力,汇演期间,为吉林大学、吉林艺术学院、长春工程学院、长春市职业技术学院、长春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等多所高校和中小学的学生提供了每场演出的公益观摩票。虽然从未观看过戏曲表演,《桃李梅》跌宕的剧情和生动的表演方式仍牢牢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
此次汇演让观众在领略相同剧作内容的同时,欣赏到了各剧种表达方式的差异之美,这种相同之中的不同,具有更为直观的体验价值,对于把握和强化各自剧种的本体特征、学习借鉴其他剧种的优长、认识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规律,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汇演活动期间,由省艺术研究院主办,国家艺术基金和吉林省省级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全国艺术研究院(所)青年戏曲理论人才培养”项目也在长春同时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市艺术研究院的45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该项目,同城汇演学术观摩则是项目中实践课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30日,来自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全国各省市艺术研究院的戏曲界专家、学者与参演院团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对此次汇演进行了研讨,从吉剧《桃李梅》移植现象到戏曲艺术与当下生活的对接、戏曲艺术未来发展走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学术研讨,进一步激发了各地方戏曲剧种的创新发展动力,推动了当代地方戏曲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