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古人的文艺范
春秋《管子·幼官》:“九和时节,君服白色,味辛味,听商音。”
九和指秋天,秋天时候,人们穿白色的衣服,吃辛辣的东西,听商音的奏曲。
商音,宫、商、角、徵、羽,中国古代的五阶音,商的音调类似于今天西方曲谱里“re”的发音,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
富有生活情趣的古人认为,到了秋季,天气转寒万物寂寥,吃辣味暖胃,听悲伤的曲调来抒发心中的秋思,一切都那么妥当。
▲敦煌研究院公开的一批描绘古人过重阳的壁画
而身着白衣,一个是因为古代文人志士常以素衣寄寓自己的清高,另一方面按传统五色学来讲,秋色为白。
秋为白,又是收获储藏季节,因此又称秋为白藏。梁元帝《篡要》:“秋曰白藏,亦曰收成。”有“白藏”注解曰:“气白而收藏万物”。
古人也并不是一直如此感性浪漫,也有对季节变化四季流动的理性思考,古代学者认为太阳随着黄道往东走,以此产生季节变化,因此秋天也被称为西陆。
《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贰.古人的逗比范
当然除了这些诗意的解读。古人也非常富有生活情调,在秋天的时候,抓蚂蚱游秋泳贴秋膘,吃喝玩乐起来也是不亦乐乎。
民间有句俗语“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是指蚂蚱到了秋季没了精神,不再四处蹦跶,抓起来比较容易。
有一位古人就逮着这个机会,秋天抓蚂蚱抓地不亦乐乎,还特别实诚,一抓就是十几斤,蚂蚱们无处可躲叫苦连天。
而这个蚂蚱杀手就是李时珍。
倒不是李时珍爱虐待小蚂蚱,只是因为秋天霜降后的蚂蚱入药可以给病人治病。所以医者仁心,李时珍到了秋天,别人怀古登高吃香喝辣,他专门蹲草丛里逮蚂蚱。
在养生人士的眼里秋季是滋补的季节,贴秋膘泡温泉必不可少。
但偏偏有人这时候喜欢下河游泳找刺激,这个人就是王安石,变法、写诗、游秋泳,非常前卫。
虽然王安石如此任性,但依旧健健康康地活到了六十岁,超过了古代平均年龄,或许王安石当时就有了增强抵抗力的意识了。
枝叶枯黄凋零的悲戚和果实饱满丰收的喜悦;折桂听芦的风雅和鱼肉为脍的世俗;微凉的秋风和橙色的日光。
秋天似乎是一个矛盾体,但也是因为如此,才这么迷人。
当然在现代人的眼里,秋天是刚拿出来还没来得及穿上的秋装。
点击【了解更多】,感受东方审美艺术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