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孩子的角度来的图片,天空没有那么多,地面显得更宽广)
最近在读的一些读物,还有一些亲眼所见的事情,亦或是一些经历都让我对儿童教育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我总说教育的最基本原则没有其他,唯有尊重,尊重孩子是一切行为的先决条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才是真的做到了“尊重”呢?其实想来想去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有把自己的视角改变,换成孩子的视角一切问题也就找到突破口了。就像那个被人熟悉的笑话一样:精神病院里来了个难缠的病人,无论医生如何询问他就不开口说,在想什么无人知晓,倒是也不伤害别人,只是每天都打一把伞蹲在花坛边上,一蹲就是一天,如果有人把他拉走他也不反抗,等有了机会再跑回去蹲下。后来院里来了个专家,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能察出患者的思想到底是什么。于是二话不说也打了一把伞蹲在患者旁边,什么也不问。起初两人就那么蹲着,后来过了几天后病人终于开口说话了,他问专家:“你也是蘑菇?”这个笑话看似好笑,其实在揭示一个道理,那就是告诉我们如果想真的明白对方在想什么,那么只能改变我们自己的视角,对于孩子教育来说也是一样的。
孩子的视角到底是什么样的视角呢?首先这被身体条件所限制,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在不断提高,但是最初的身高是很矮的,而且起初连走路也不会,孩子从出生到学会走路先后经历里仰面朝天的视角、匍匐前进的视角然后才是一个矮矮的走路的视角。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非常快,也许不会再有这样无聊的父母会花时间来演示孩子的视角了。但是我想说如果你依然保持好奇心不妨去试试,这是一个有趣的实验。你可以首先仰面朝天的躺上一段时间,既不能移动身体,也不能翻滚,天花板的内容似乎有些无聊是吧?这时候如果反反复复有人出现在你的视野上空便打破了这种无聊,于是你开始研究这个脸,对这个脸进行深刻记忆,这时候的你比上学时的任何一个时刻都用心,因为除了这件事外实在没的可做了。至于爬行的视角也很好演示,把身体降低到一个类似宠物狗的角度就可以了,但是觉得不会有宠物前行的那种速度和准确度,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这时候可比躺着有趣多了,那些犄角旮旯的脏东西一样也不会被你错过,打扫卫生时你都不会注意到这些吧!这也就难怪了孩子为什么会专门去摸一些你不喜欢让他们乱动的“脏东西”。
因此这样一来你或许就能明白了很多不解,为什么带孩子去商场或者超市没一会儿孩子就不耐烦了,因为除了各种大腿以外基本什么都看不到,非常无聊!这个我就拿小欢做过一个实验,曾经带她去了一个人不是很多,但是全是地摊儿的地方,琳琅满目的什么都有,虽然并不是有趣的玩具,有些东西对于小欢来说根本无法理解是用来做什么的,但是她的兴趣却极大,东瞧西看的有十足的逛街范儿。而且她甚至能分清楚这些都是需要花钱才能得到的东西,根本不去乱摸。可见孩子并不是不能理解你为什么一定要去商场买东西,而是你无法理解孩子在商场里的无趣呀!
除了身体条件而决定的视角外,孩子的视角不同的成人的还有心态问题,孩子始终都是拥有好奇心的,而且一点也不功利,任何一件事的出发点都不会因为它“很赚钱”或者“很有利”而是简单地因为它“很有趣”或者“我不懂,我又想懂”这一点决定的视角更能很好地解释一些较大儿童的心理。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孩子上学时的成绩不佳,你说破大天告诉他如果你学习不好,将来就不会有好的工作,不会赚更多的钱养家糊口。可孩子就是不懂,因为在孩子的眼里赚钱本身就是一件不太重要的事情嘛!如果你能耐下性子来观察孩子的生活,也许就会突然发现他其实很在乎隔壁桌小刚看自己的眼光,因为无论哪种方面小刚似乎都比自己强那么一点,小刚会有游泳了,自己还不行,小刚悠悠球能翻出更多花样来,自己只会那么几种……如果这个时候你瞧瞧地告诉孩子,如果你能把成绩高于小刚,或许他也会有崇拜的眼光看你。这时候奇迹就发生了,孩子的成绩果然蹭蹭见长,这就是挖掘对了孩子的兴趣点。
可是有的人会说,我们毕竟是大人,即使想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有时候也未必能如愿。的确如此,而且如果大人真的只是简单地把自己变“幼稚”似乎也是对于教育无益的,作为成年人需要做的是首先理解孩子,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前进,做到有的放矢。
最常见的就是孩子经常会向大人提问,问一些海阔天空的问题,这都是基于他们的好奇心。可是成年人会发现,最初孩子提一个问题时我们还能回答,但是当孩子继续刨根问底时我们似乎也有点知识不够用了!比方说孩子会问,“天上飞的是什么呀?”我们会回答是小鸟,“小鸟为什么会飞呢?”“因为它有翅膀,翅膀的骨骼跟我们不同,是中空的因此能飞翔。”“为什么小鸟要选择把自己变成这样飞起来?”……再继续问下去,恐怕要涉及很多考古学、生物学等等的知识了,此时如果不是专业的人士未必都能知道。于是大部分的父母会感到烦躁,不再回答。
成年人已经把目前的生活环境当成了”惯性“,虽然有太多的不解,但是已经很少去想想为什么了,因为这些大部分的事情都与”利益“无关。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只要是有趣的又是不懂的就都想闹明白。其实这种好奇心才是人类繁衍至今的原始动力不是吗?因此如果有一天孩子的父母也能像孩子那样去思考,或许就是理解孩子的所有行为了。这篇文章与之前的不同,没有对某个具体的事件进行讨论,也始终无法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依然觉得有必要拿出来分享,希望对一些困惑中的父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