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微信公众号:西安人文地理历史
辛亥革命离我们太远,但凡知道一二的老人如今也寥寥无几。传说长安县有龙脉,才修建二龙塔镇压。直到二龙塔倒塌,张云山出来,清王朝才寿终正寝,书上叫“二龙塔上一页砖,西安出了个张云山”,民间则说:“舍得楞娃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张云山为大雁塔歃血为盟30兄弟之一,通统山堂堂主,西安起义成功任“兵马大都督”,老人都说当时张云山长安铡刀队见到满人当街就铡,凡是带长安县口音的人西安城里吃饭都没人敢收钱。本村不远渭河滩有村,西安起义前村中20于小伙子晚上不辞而别,带走的还有家家做饭的锅。第二天家人看见信:“说到西安城杀鞑子去了,锅能挡子弹,一并带走了”。村子里一时人心惶惶,哭天喊地,带头的叫豹子,几天过后,20几个小伙子只回来了一小半,有有一个当了小官,家人心中窃喜。豹子没有回来,回来的人说豹子是张云山的贴身护卫,攻城门时给张云山挡了枪子,身上被打了个窟窿,阵亡了,带回来的只有几块银元,叫抚恤金。一同阵亡的家属围着豹子家漫骂,意思是:“你娃不是能行的很,嚣张的跟怂一样,咋也叫枪打死咧”。悲哀,听后无语。这是我小时候听得唯一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故事。今天就细细说一下二龙塔和张云山的故事。
【秦岭终南山】
国之龙脉自昆仑起,唯秦岭号龙脊,以终南最为胜。终南、道家之仙山,玉柱洞乃昆仑12仙云中子洞府,今不知何处。终南山,又名南山,古为天柱,与天地同载,固有“寿比南山一说”其景秀,古为文人墨客对饮之地。其谷幽,又为修士修习黄老之所,其势险,古为枭雄成王霸之基。遥望终南,心中呼:“不负龙脊之谓”,人言秦岭百谷千川,唯以72最为胜,号秦岭72峪。凡山谷,长而深者为峪、短而浅者为沟。长安天府之国,背倚终南,土门峪传言,隋朝年间,此地二龙山有龙气出,帝恐怯,修塔以镇之,塔下有峪,得名:土龙峪。后讹传为土门峪。土门峪虽南山峪口,确与南山北坡诸峪口均不同。其它峪口,和秦岭相连,多为山石结构,且深入山中,故谷中多清流。唯此峪与秦岭较远,此峪则纯由黄土组成,峪口东西,均为高耸的土岭,岭高四五丈,峪中亦不见流水,虽稍缺灵性,岂知另有乾坤,土岭多种桃,但逢三春,桃花朵朵,适逢盛夏,硕果累累。
【二龙塔】
土门峪村有二龙山,传言土龙峪和蛟峪乃两条龙所化,故名二龙山。二龙塔所处之地,古代称二龙里,因此塔叫二龙塔。二龙塔座落在土门峪(原名土龙峪)和蛟峪之间的分水岭上。一说为唐代佛塔。明赵《游城南》记:“考寺直至玉案山北,是故龙池寺。东北坡上,有昙远禅师塔”。故认为此塔为昙远禅师灵骨。二龙山顶上遥望,依稀可见另一塔,那里便是天池寺了,昔年该寺名龙池寺,现更名为天池寺, 二龙塔地宫曾经被盗,盗洞在维修后已经不见踪迹。既有地宫、佛塔一说,想来较为可信。另说此塔为“风水塔”,一说相传隋末唐初有位识得风水的高人,(但不知是不是袁天罡和李淳风这两位半仙)预言终南山下樊川一带要涌现三石六斗芝麻官,皇帝畏惧人才辈出动摇自己的江山,筑二龙塔,斩断龙脉,破坏风水。另一说则是,修筑二龙塔,镇住了土门峪和蛟峪两条毒龙,制止其频发洪水,所以叫二龙塔。辛亥革命时,辛亥革命元勋,通统山堂堂主张云山就是距二龙塔不远的西新庄人,常言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说的就是张云山。相邻依附二龙塔民谚:“二龙塔掉下一块砖,西新庄出了个张云山。”
【晚晴老西安】
辛亥革命前夕,土地兼并严重,天灾人祸频繁,社会经济凋敝,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各种反封建剥削、反外国经济掠夺的秘密结社,哥老会就是其中的一个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秘密帮会组织。天地会、哥老会以前通称“会”,自兴中会与天地会等首领联合后,始称“会党”。” 西安的革命党十之八九隶属哥老会,仇满情绪很激烈。同盟会在这一点上持反对态度,认为不应当对驻防旗人进行过于残酷的屠杀。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还是会党的势力占了上风。西安满城在一夕之间变为惨淡的兵燹场。张云山,字凤岗。陕西长安太乙宫人。父母早逝,两兄长外出谋生,他寄居族人家中。稍长帮人劳动糊口。1895年张云山入伍随军转战甘肃、青海、新疆,积功升任都司。张云山因故早通缉,流亡期间与西北陕甘宁哥老会堂口,李汉章领导的“太白山堂”,马秉乾领导的“秦凤山堂”以及甘肃杨鸿筠领导的“金龙山堂”,贺桂林领导的“西梁山堂” 多有来往。
【太乙宫张云山故居】
张云山,字凤岗。陕西长安太乙宫人。父母早逝,两兄长外出谋生,他寄居族人家中。稍长帮人劳动糊口。1895年张云山入伍随军转战甘肃、青海、新疆,积功升任都司。张云山因故早通缉,流亡期间与西北陕甘宁哥老会堂口,李汉章领导的“太白山堂”,马秉乾领导的“秦凤山堂”以及甘肃杨鸿筠领导的“金龙山堂”,贺桂林领导的“西梁山堂” 多有来往。
【关中枪声主演号子刘五】
1900年唐常才在南方举义反清,张云山在西北起兵响应,因唐军失贩而未能如愿,只身返回长安,入巡防队当兵,经友人推荐入武备学堂当号兵、号目。1904年再入陕西常备军,次年任常备军司号长;1909春陕西陆军混成协(简称“陕西新军”)正式组成,张云山任协司司号官。 《关中枪声》根据著名作家樟叶的同名小说《五福》改编而成,主演刘五的原型就是长安县太乙宫人张云山,刘五的“太白山堂”原型就是张云山的“通统山堂”。
张云山早年在陶模军中就加入了哥老会。由于他的积极活动,影响日渐扩大。在陕西开山堂“通统山”,自任山主,吸收二千八百余人入会。该山堂的会众约占陕西新军下级官兵的一半,新军中自标(团)以下,都有哥老会的的“舵把子”(首领),新军的兵力大部掌握在“通统山”会众手中。他还派人赴各州、县建立码头(哥老会的地方组织),在陕西、甘肃设码头达千余处。
张云山又经过两三个月的工作,各营队哥老会头目都表示愿接受孙中山的主张,并愿意“跟着党人干”。并按照哥老会的组织形式,建立“同盟堂”。从而促成了同盟会、哥老会双方于宣统二年六月初三(1910年7月9日)在西安大雁塔“歃血为盟,共图大举”。辛亥年四川保路运动和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西安,同盟会与哥老会两方主要负责人钱鼎、张钫、张云山、万炳南等聚会秘商,拟定九月初八(10月29日)举事。
【满城平面图】
八月三十(1911年10月21日)那天,得知官府要将新军中革命力量最强的两个标队调往外县,原定举事日期已缓不济急,钱鼎提出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应急对策。经反复协商,改为九月初一(10月22日)提前起义。九月初一上午,张等在西安西郊林家坟秘密集会,推举张凤翙为首领,钱鼎为参赞,并决定当天闻午炮起义。会后,张等指挥部队进攻“满城”西面。当晚,起义军定名为秦陇复汉军,设总司令部于原军装局。次日黎明,各部起义军互相配合攻占“满城”,至下午3时西安全城光复。九月初四(10月25日),张凤翙召集各起义军将领在军装局开会,协商军政府的大统领和副统领人选问题,由于张云山与万炳南都争着要当大统领,会议不欢而散。后经多方协商,九月初六(10月27日)在咸宁县署再次开会,正式推举张凤翙为大统领,钱鼎、万炳南为副大统领,并宣告秦陇复汉军政府成立。这一决定“引起张云山的不满,他遂召集心腹在自己住所树起‘洪汉’旗帜,命令各码头大事招兵买马”,俨然与张凤翙领导的军政府“形成对峙局面。嗣经众首领反复协商,军政府于九月初八(10月29日)召开大会,宣布另设六个都督,张任兵马都督,才使事态平息了下来。
【乾州(今乾县)东城门】
秦陇复汉军政府成立后,清廷急调清军从东、西两面夹击秦陇复汉军。西安起义时逃亡兰州的卸任陕甘总督升允,被清廷启用署理陕西巡抚兼办军务。此时,河南清军攻陷潼关,东路告急。大统领张凤翙亲赴东路督战,张云山被调回省垣主持防务。未几,东路潼关收复,而升允又纠集大量甘军再犯陕西,长(长武)、彬(彬县)、千(千阳)、陇(陇县)各县相继失陷。张云山急赴乾州挑起守城重担。升允率甘军20个营,分两路进击陕西乾州(今乾县),一路经长武进攻邠州(今彬县),一路由固关进攻凤翔。
1911年11月21日,升允所率甘军占领长武。张自请率向字营西征,在长武冉店桥将清军击退,西路战事暂时缓和。12月23日,当升允率甘军先后攻占邠州(今彬县)、永寿,进逼乾州时,张在乾州收容西路散兵,加强城防固守,夜间在城上多设灯光,并自握军号不时改变各种号音。清军不悉内情,不敢冒然攻城;但城北高原险要,尽为清军所占。
1912年1月20日张凤翙自乾州回省城后,张与马玉贵会同各路官兵继续保卫乾州。张亲临城楼督战,昼夜加强巡逻防范,清军虽多次使用山炮、挖地道、架云梯、派先锋队攻城,都未得逞。升允技穷,令管带罗开福跪城门诈降,被张识破,并督队痛击,诈降清军被迫逃遁。2月12日清帝退位后,升允仍顽固地指挥甘军袭击礼泉。张派参谋雷恒焱面见升允,“告以清帝退位,应罢兵息民”。升允残暴地将雷处死,投入枯井,继续令甘军进逼咸阳。张派特使给甘军马安良送去清帝退位布告,要他停战议和。3月8日,张与马安良正式议和,西路战事结束。
【张云山】
张云山积极提倡男人剪发辫,妇女放足;赞成张凤翙禁种鸦片,并亲赴乾、邠属区宣讲禁令;他颁布告,劝谕清军官兵、地方官吏,翻然变计,投诚军政府;号召哥老会哥弟维持社会治安;赞助创立同志小学和设立普云堂药铺施舍医药;重视社会贤达,派专人持函请宋伯鲁出山,委以参谋官重任。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以光复西安有功,授张云山陆军中将衔,补秦军第一镇统制职。不久,又下令缩编秦陇复汉军为两个师,张任第一师师长。同年8月,陕西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陕西支部合并成立中国国民党秦支部,选张凤翙为支部长,张云山等为评议员。
【太乙宫张云山墓】
1914年4月,河南农民起义反袁军白朗,攻陷商县,进军大峪,西安戒严。张凤翙率队出击,云山担任城防,部署周密,人心安定。既而白朗西去,袁世凯派亲信陆建章以追剿白朗为名,率北洋军第七师进入陕西,驻在城东附近。袁又电召张凤翙入京任将军府扬威将军,而以陆建章为陕西都督,独揽陕西军政大权。陆建章秉承袁世凯旨意,大肆屠杀革命党人,裁汰缩编陕军,又将云山由第一师师长缩编为混成旅旅长兼陕北镇守使,虽给云山名义,但设置种种障碍,使云山不能到任,且多方施加压力。云山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欲反抗不得,竟于1915年7月使云山忧愤腹胀而死,终年仅39岁。云山暴卒后,各方反响甚大,陆建章为了蒙骗世人,假意呈请袁世凯以云山原为陆军中将衔,特按上将级别从优议恤。 葬原籍长安西新庄东南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