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外国语学部中国学科(系)的叶言材老师,今年3月退休了。他执教三十余年,桃李满园。他撰写了家族历史和在日本教书育人的历程,读者可以从中读到时代的变迁,感受叶赫那拉家族历史的厚重。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叶言材
我家的族姓是“叶赫那拉”,又写作那喇、那拉、纳喇、纳兰。明代,生息在今天吉林省的有四个“那拉”部族——叶赫那拉、乌拉那拉、哈达那拉、辉发那拉,原都是以前金国女真族的后裔,被称为“海西女真”,通称扈伦四部。但叶赫那拉的王族却与其他三个“那拉”不同,不是女真人,而是蒙古族土默特人的后裔。
土默特人原为鲜卑之后(呼和浩特城即为土默特人所建),曾随忽必烈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历九十余载,最终被汉人逐回漠北。元朝灭亡后,其中一支遂由星根达尔汗(叶赫那拉氏之“初祖”)率领东征,至今吉林省长白山麓松江平原一带,将当时那里的一个“那拉”部族占据并取其族姓。16世纪初(明正德年间),首领祝孔革又率领部族子民继续南下到达叶赫河畔(今吉林省四平市境内)定居,从此该部族便以河水命名为“叶赫那拉”。叶赫是“巨大”的意思,那拉是“太阳”的意思,加在一起就是“大太阳”之义。16世纪中叶,祝孔革之孙杨吉弩和清加弩兄弟二人在叶赫河畔分建东、西二城,杨吉弩称“东城贝勒”,清加弩称“西城贝勒”。因叶赫那拉的“蒙古骑兵”骁勇善战,努尔哈赤为统一女真各部而与之联姻,待成功后又灭掉了叶赫那拉。努尔哈赤灭叶赫国后,除将东城贝勒金台石一脉的王族编入“正黄旗”,将西城贝勒布扬古一脉的王族编入“正红旗”以外,将部族人众分别编入其他各旗。慈禧虽姓叶赫那拉,但出身于“镶蓝旗”,垂帘听政后将其家一族“抬旗”至镶黄旗(因清太宗皇太极时将“镶黄旗”改为了满洲八旗的“头旗”)。
民国时期,镶黄旗的叶赫那拉族人普遍改姓为“那”,可是东城贝勒王族一脉则始终属于“满洲正黄旗”,后人中有纳兰明珠、纳兰性德,民国时期改姓为“叶”。
我家一族属“满洲正黄旗”,《清代翻译进士列表》“光绪十八年(1892)壬辰科翻译进士”条中有载:中兴(先曾祖父之名讳),满洲正黄旗人。
说来惭愧,叶赫那拉家族中曾经出过纳兰性德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我竟然长到18岁时还不知道。那时对家族祖上的事情知晓得并不多,只是知道叶赫那拉氏的名人就是“慈禧”、“西太后”。后来,姑母叶嘉莹先生第一次回国时告诉我:以后不要说“慈禧”,我们跟纳兰性德是本家。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叶先生在《论纳兰性德词》(见《清词丛论》一书,1997年,河北麦田图书有限责任公司)一文中曾有“我与纳兰同里籍”之句。
1996年2月陪姑母去北京什刹海“宋庆龄故居”会见溥任先生,我才知道“醇亲王府”原本就是纳兰家的府邸,对纳兰家的事才又有了一些了解。2016年秋,我到天津看望姑母时,她告诉我:“最近北京市海淀区‘纳兰文化研究中心’的刘子菲主任和吉林省四平市‘四平诗词学会’的人来看我,听说四平那里还盖起了一座‘纳兰楼’。”并吩咐我“我的毛笔字写得不好,你找一位书法家,把我当年写的三首有关纳兰词的绝句,书写以后送给他们吧!”她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说“你回北京后,先跟这位刘子菲主任联系。”又说了一句“她很年轻。”我心想:姑母已经92岁的人了,她说“很年轻”,恐怕也得是50岁左右的人了吧?!
回到北京打电话时一听,对方的声音真的是格外年轻。她在电话中告诉我说她12岁那年偶然在书店里看到了一本《纳兰词》,从此就发誓要弘扬纳兰文化……
我第二天中午的航班要回日本,约好在去机场的途中交接一下东西。在路边见面时,我真的是大吃一惊,她看上去还是一个样貌姣好的“小姑娘”!后来我们通过微信联系,她把我加进了一个“纳兰群”,我才知道,她手里有着好几个“纳兰群”,每晚带领各群诵读“纳兰词”,一年365天,无论多晚多忙,从不间断。
我拜托广州那边“岭南画派”领军人物陈天老师(别署“一大”,合起来即“天”字),将姑母的三首诗书写托裱后,一幅由叶先生亲自赠送到刘子菲的手中,另一幅则由我专程送到了四平,想待“纳兰楼” 竣工后展示于其中。后来楼建好了,但因四平有关部门领导更换,挂上的是“清风阁”的牌匾。
叶先生的《题纳兰性德〈饮水词〉绝句三首》是这样写的:
其一 其二 其三
喜同族裔仰先贤,混同江水旧知名,经解曾传通志堂,
束发曾耽绝妙篇。独对斜阳感覆枰。英年早折讵堪伤。
一种情怀年少日,莫向平生问哀乐,词心独具无人及,
吹花嚼蕊弄冰絃。从来心事总难明。一卷长留万古芳。
2016年12月24日叶先生在迦陵学舍将《题纳兰性德〈饮水词〉绝句三首》赠送与刘子菲主任(左,摄影:郭三步先生)
2017年5月8日,我受叶先生的委托,代表她出席“纳兰文化出版中心”成立大会。
为此,我写了《纳兰文化出版中心成立大会 颂辞》:
余族先人兮,纳兰容若,
中华才子兮,崛起河朔。
蒙裔满洲兮,定居叶赫,
出身显贵兮,伴驾君侧。
广交文友兮,满汉通络,
不傲不骄兮,重然重诺。
通志堂集兮,解经释惑,
侧帽饮水兮,真情贯彻。
山水兼程兮,慨叹故国,
人生初见兮,古今寂寞。
有清一季兮,盛名传播,
北宋以降兮,词界孤鹤。
无奈天妒兮,英年陨落,
呜呼恶劫兮,坟茔俱没。
后海宅邸兮,空遗轮廓,
上庄祖庙兮,凋零萧索。
刘氏子菲兮,才高志阔,
十二芳年兮,矢臆弘拓。
结缘微信兮,引读雅作,
夜夜诵咏兮,日日不辍。
广邀方家兮,研讨魁硕,
汇聚共识兮,再现绝卓。
吾虽族裔兮,缺文少墨,
愿瞻马首兮,贡献绵薄。
满族的各个家庭原本没有姓氏,而只有族姓,至民国才改学汉族,开始有了各家姓氏。据我父亲叶嘉谋先生(叶嘉莹先生的大弟弟)留下的笔记所述:“先伯父叶廷乂(音yì ,通“义”)在世时曾对我们说过,我们满族是有名无姓,有族名,我们原为纳兰族,祖居叶赫地,称叶赫纳兰。清末民初时乃取姓为‘叶’。”我称为“大爷爷”的叶廷乂公(即叶嘉莹先生的伯父),给我家规定了辈分排字,共八个字,即“嘉言警世,懿性淑身”,可传八代。因此叶嘉莹先生和我父亲、叔叔为“嘉”字辈,我的这一代为“言”字辈;我大爷爷还规定:为孩子取名时,名字中的最后一字,必须取自其母姓氏之字的一半,所以我哥哥名言枢,我姐姐名言权,我名言材,因为我母亲姓杭,有“木”字旁。我母亲家族属汉旗人,祖上曾任吏部侍郎。
我在台湾的大爷叶嘉穀先生(我大爷爷之子,家父之堂兄)之子叶言都,因其母亲姓郭,取了“郭”字的半边。
姑母叶嘉莹先生的两个女儿本可不按此排字,但是她那时在台湾,不知道北京家里人的情况,所以也依此给我的两个表姐取了“言”字,大表姐叫赵言言,二表姐叫赵言慧。
及至1982年6月,我哥哥的女儿出生,叶嘉莹先生给她取学名为“叶警昕”,出自《礼记》“大昕钟鼓,所以警世也”,小名为“师诗”,即学诗之义,因我嫂子姓名赵欣,“赵”字难以分割,便从其名中取了半边的“斤”字。待到她上幼儿园时,家里人担心名字的笔划过多,不便于小孩子书写,便将她的小名改用作学名——叶师诗,遂将小名改为“诗诗”;后来因班主任老师和小朋友们常把她写做“诗诗”,于是家里人商量后,将户口本上女儿的姓名改为了“叶诗诗”。后来,叶嘉莹先生将我大爷爷所定“嘉言警世,懿性淑身”之辈分排字,修改为了“嘉言警世,毅行淑身”,其中“行”字须读作去声(xìng),乃品行之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