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王智导演波兰语部记者在哈尔滨市档案馆采访拍摄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卡塔丽娜·哈罗德、瞿鹏杰):纪录片《夜幕冰城——波兰和中国亲历者讲述日本占领下的哈尔滨》是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策划、摄制的一部纪录片。该片采用口述历史的方法讲述70年前不堪回首的记忆,把日本法西斯的滔天罪行告知天下。
这部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东中心出品、波兰语部承担摄制的纪录片,在优酷纪录片频道上线后,受到了网站的了特别关注,该网站迅速将该片放置首页进行推介,并将其纳入了优酷网“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专题之中,不到两天的时间,该节目的点击播出数就达到了八十万次,获得点赞数超过三千个,九百多个收藏,二百多条评论,名列优酷“热播排行”第一名;凤凰视频的点击播出数达到了六万次,获得点赞数超过六百个,收视效果显著。
近日,记者采访了该片导演、中国电视评论委员会委员、《纪录与方法》编委王智,记者就这部纪录片的创作问题与导演进行了采访。
卡塔丽娜?哈罗德:王导你好,很高兴能在《夜幕冰城》上线播出不久就能对你进行采访。从现在网上的点击播放情况看,这部纪录片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很高的点击播放数,应该说创造了国际台语部部门视频网上点击率新高。你能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这部片子吗?
王智:这部纪录片于过去创作的作品而言,这部片子是相对简单的,它以亲历者的口述为主,绝大部分都是对这些老人的采访。这也是当初我最担心的地方,一个接一个的采访,成片后能不能好看?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有些多余了。
当时,为了片子拍的更好看一点,我们拍了一些空镜穿插其中。这样让观众看起来就不那么枯燥了。总得来说,这部片子不像其它纪录片那样看上去惊心动魄,而是平淡中见厚重,言谈中见历史,这样的口述影像可能会成为我们今后重要的历史资料。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东北哈尔滨生活着一些波兰人,他们与自己的家人和中国的同事、朋友共同经历了日寇的残酷统治,目睹了侵略者的暴行;他们有自己的故事,他们都见证了那段日本占领时期的黑暗历史。虽然战后这些波兰人都回到了波兰,但他们对中国都抱有深厚的感情,对日本占领下的哈尔滨实行的残酷暴行行为至今不能忘却,如今,他们在波兰成立了“哈尔滨人”俱乐部,定期举行活动聚会。《夜幕冰城》就是以他们口述为主要线索,通过他们的讲述,向观众介绍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王智导演和波兰语部同事哈尔滨规划展览馆进行采访拍摄
卡塔丽娜?哈罗德:你能简单介绍一下这部片子创作过程?你们大概在什么时候开始拍摄的?
王智:这部片子一开始是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波兰语部的同事策划的,计划做一部口述历史的纪录片,但不叫现在的名字。我们后来征求了很多朋友的意见,参考纪录片的规律,最终确定了现在这个片名。
在我的印象里,波兰语部的同事们在今年的四、五月份就开始了相关的策划。先由驻波兰记者站的汤黎同志联系并采访了波兰很多当年的亲历者,就是现在大家在片子里看到的那些波兰朋友,他们年龄都比较大了,不过对他们的采访还算顺利。
在中国国内的拍摄开始的比较晚,由于一些手续报批等原因,直到七月底才开始进行。所以时间非常紧。
卡塔丽娜?哈罗德:也就是说,国内国外有两个团队一起工作?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些你们的工作情况。
王智:是这样。波兰一个团队,咱们国内一个团队。所谓的团队其实就是几个人。对于波兰的摄制工作我不太了解,都是波兰语部的同事们在张罗,我没有参与。他们的工作很周密,进展也算顺利。
在国内拍摄多多少少有些曲折。我们第一次去哈尔滨拍摄的时候,731旧址正在整修,没有对外开放,我们没有办法进行拍摄。所以我们就采访了一些相关人员,对一些相关的地方进行的拍摄。比如颐园街一号,哈尔滨规划博物馆,松花江大桥,波兰人在哈尔滨的墓地等。大概在哈尔滨停留了四天时间。回来后就开始了后期剪辑工作,因为时间很紧,如果等到全部拍摄完成后再剪辑可能就来不及了。
第二次去哈尔滨已经是八月十四号了,731旧址十五号要搞一个纪念活动,所以我们只能下午进行拍摄。当时只能比一般观众早进去不到半个小时,在里面的拍摄非常仓促,基本没有时间选择角度,构思方案。这个纪念馆我也是第一次进去,所以对里面的情况非常陌生,边走边看,边看边拍。
当我们拍到不到一半的时候,观众就已经大量涌入了。那个时候我们只能与观众“赛跑”,尽量跑在观众前面。由于那天是731修整后的第一次对外开放,所以观众很多。如果大批观众跑到我们前面,基本上就没有办法拍摄了。所以我们必须与观众赛跑,赶在他们前面。现在看来很多镜头拍摄的还是有些局促了。如果当时再多给我们半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就会很踏实的拍摄了。
1 2
王智导演在哈尔滨皇山波兰人墓地进行拍摄
卡塔丽娜?哈罗德:像这样的片子,你们可以采用历史的影像资料,为什么还要去自己去拍摄呢?
王智:是,是可以用一些历史的影像资料,在片子里我们确实使用了一些这样的画面资料,这是哈尔滨广播电视台提供给我们的。但他们提供的东西毕竟有限,没有办法达到我们的要求。如果在网络上下载或其它通过渠道获取,就会涉及一些版权方面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如果购买的话我们又没有这笔经费。所以必须得自己拍摄。
卡塔丽娜?哈罗德:在我的印象里,这部片子在网上的首播时间好像是八月二十五号,但十五号你们还在哈尔滨拍摄,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就会耽误播出了。
王智:是的。这个片子非常赶,所以我们是边拍摄、边剪辑、边做音乐,多管齐下,齐头并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在二十号左右的时候其实还在采访中国的见证者。当时心里的确非常着急,但已经箭在弦上,没有退路。每次大家问我片子的进程时,我都面带笑容回答道,没有问题。其实那个时侯我也多少有点发慌了,但不能表现出来,作为导演,在那个时候我必须首先镇定,必须给大家一个信心。我自己首先不能乱,起码在表面上不能表现出来。那个时候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两个字——加班。没日没夜的干,才能保证在抗战纪念日前顺利播出。没有其它办法。
王智导演在拍摄《夜幕冰城》纪录片素材
卡塔丽娜?哈罗德:有人认为,这种口述纪录片的形式可能比较单调,如果加一个主持人进去会不会更好?
王智:开始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但很快被我自己否定了。如果加一个主持人进去,这个主持人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进?他(她)的作用是什么?能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我经过认真的考虑,决定不需要。
《夜幕冰城》既然我们确定了是一个口述历史为主的纪录片,如果再安插一个主持人进去就会有点画蛇添足、不伦不类的感觉。他(她)与口述人的关系不好协调。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没有进入主持人是对的。一来主题更加突出,二来结构不乱主题突出。所以在这里面我们拍摄的空镜头起到很大的作用,弥补了没有主持人的所谓的缺憾。
卡塔丽娜?哈罗德:从现在播出的效果看,这部片子应该达到了预期。你怎么看?
王智:我对现在这部片子在网络上的表现感到欣慰,其点击播出数、点赞数、收藏数、评论数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网上的点击播放数超过90万,直逼100万,这对我们这样一个连小成本都算不上的制作来说,已经很满足了。
卡塔丽娜?哈罗德:现在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东方主战场》,这也是一部抗战的纪录片,面对林林总总的相关题材,你有何感想?
王智:我不知道你所说的感想是什么?但我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这样一个伟大的日子里,各个方面都会有很多这方面的作品问世。就拿你所说的《东方主战场》来说,中央电视台从两年前就开始拍摄了,他们有6个摄制组,一个航拍组,还有一个重装组,一共8个摄制组,他们有一流的设备,充足的资金,上百人的队伍,还有一个专家组,在中国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境外多个国家进行拍摄。面对这样的庞大团队我们无法比拟的。我们只有几个人,一架照相机,二十天的时间,所以在各个方面都没有可比性。我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步骤和目标量力而行,取得成果和效果最大化。
中央电视台的片子是恢宏巨制,我们的片子是“精准打击”,他们是面面俱到,我们的片子是以点带面。各有看点,各有特色,各有亮点。我们更注重国际传播的针对性。
卡塔丽娜?哈罗德:你下一步有什么安排?这次在与波兰语部的合作方面有什么感想?
王智:《夜幕冰城》已经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可能首先做两件事。一是纪录片《小城记忆》的后期制作。这部纪录片已经在两年前拍摄完毕了,由于资金方面的问题,最近才开始后期工作,我很喜欢这部纪录片。那种厚重、那种裂变、那种凤凰涅槃的洗礼都在这个片子里有所表现。二是开始《乡里乡亲》的拍摄工作。这部片子在今年的七月十一号已经在山东举行了开机仪式,我的山东小伙伴们也已经开始了拍摄工作,由于最近手头的工作比较多,所以一直没有前往拍摄。我把目前手头的这些工作完成后,《乡里乡亲》就是我下班年最重要的工作了。
这是我第一次与波兰语部合作,过去与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两个部门合作比较多。我想通过这次的合作,大家加深了互相的了解、增进了友谊,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想,这样的合作机会以后会越来越多,也期待着下一次与大家的合作。更期待与波兰的同行们有合作的机会,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