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创业3年多的郭玮强向中新网记者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 陈骥旻 摄
在深圳创业3年多的郭玮强向中新网记者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 陈骥旻 摄
中新网深圳1月29日电 题:香港青年内地科创领域描绘“深港合作画卷”
作者 朱族英 蔡敏婕
地缘相接、文化相近的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是许多怀揣创业梦想的香港青年的首选。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建设快速推进,日益完善的政策、完备的产业体系、庞大的消费市场也吸引了不少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学习和创业,过上“双城”生活。
郭玮强(左)在前海随身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办公室与工作人员商讨产品开发事宜。 陈骥旻 摄
深圳和香港两城,近年来互联互通更为紧密,两地产业互补性愈来愈强,尤其在科创领域,深圳为香港青年前来实习、就业、创业和生活等方面提出利好措施,以补助形式鼓励港青到深圳就业,包括在前海建成深港青年梦工场、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前海深港创新中心等,为在内地创业的港澳团队提供广阔的办公空间。
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这里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468家,其中香港团队211家。而前海注册港资企业也累计达1.27万家,注册资本1.3万亿元。
“深港人”陈升(右)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 韦杰夫 摄
作为到内地发展的香港青年,郭玮强在深创业有3年多的时间,陈升也已创业6年。凭着敢闯敢试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两位“80后” “90后”香港青年在内地画出属于他们的 “深港合作画卷 ”。
“我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后,便到了香港科学园工作,累积一定科研成果后想做硬件项目,但香港本身相关产业链及配套少,导致项目整体开发和量产的进程比较缓慢。”“90后”郭玮强是前海随身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他在寻找拥有更齐全的产业链配套城市的过程中,发现深圳在产品开发速度、素质、价格等整体量产化方面,优于其他城市。
陈升在其运营的“UNI香港青年创业空间”书吧阅读。 朱族英 摄
从小在香港长大,郭玮强到内地创业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创业初期,因缺乏对内地营商制度、法律、税务等专业知识的了解,他花了不少时间适应。“内地办公地点的选择、人手招聘、税务等方面的内容,与香港有差异,但是前海官方在这个过程中给我们提供各项咨询,协助我们更快地解决问题,融入大湾区发展。”
此外,团队人才的多样性也推动了企业进行良好发展。郭玮强称,团队除了有来自香港的科研人员外,还有内地富有经验的工程师,以及从美国、英国留学回来的“海归”人员。
在郭玮强眼中,香港拥有雄厚的高校研发实力,深圳则拥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在研发和商业拓展方面采取“内地+香港”合作的做法,能够快速实现将研发成果落地,“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在授课时会有技术研发等课程,我们会把这些研究成果带到深圳,与深圳富有经验的工程师进行开发落地的工作。”
离开香港到深圳3年多的时间里,郭玮强和团队打造了拥有智能称重、防盗追踪等多功能于一身的智能行李箱,并申请了20多个专利,与新秀丽等10多个海内外知名箱包品牌进行合作。目前公司完成两轮融资,估值超过1亿元。郭玮强称,近两三年来,公司所生产的行李箱约2.5万个。除了中国市场,随身宝行李箱也销往国际市场,包括美国、法国、意大利、巴西、阿根廷等国家。
在香港青年“北上”追逐梦想的人潮中,有些人先行探路,摸索前进;也有些人早已发现商机,路径清晰。如果说郭玮强属于前者,陈升则属于后者。
毕业于英国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的“80后”香港青年陈升2012年与朋友在香港创业,随着互联网大潮的兴起,他意识到应该调整自己的创业方向,从原来传统的人力资源咨询转向互联网及企业孵化器行业。
“由于当时在香港创业时认识不少内地客户,联系比较紧密,我们考虑在离香港较近的城市尝试开设一个分公司,这样也方便我们进行业务拓展。”陈升称,深圳互联网企业自身迅速蓬勃发展等因素吸引他选择到深圳发展,“那时候也希望自己能够拥抱互联网,向内地企业学习。”
2015年,陈升成立学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打造跨境电商供应链平台,主要业务是解决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及进口零食电商平台。当时他创业不到一年,即获首轮融资5000万元。
2016年起,陈升由“先行者”成为“引路人”,为香港青年到内地创业提供“导航”服务。作为一名“多次创业者”,他从一名香港人变成“深港人”,同时扮演着深港两地“解读者”的角色,协助香港创业团队落户深圳。在深圳福田保税区的深港国际科技园内,陈升运营的“UNI香港青年创业空间”不仅为在深创业的香港团队提供工作和生活场所,还为香港团队提供企业孵化服务。“UNI香港青年创业空间”除了有广阔的办公区域外,还设置了书吧、厨房、休息空间等区域。陈升表示,随后还将会提供健身器材等设施,为香港青年的生活工作创造多样化的生活和工作氛围。
把自己在内地的生活、学习、创业的成功经验分享给香港青年,让他们有信心来到内地创业,拉近深港两地之间的距离,是陈升从事企业孵化器行业的愿景之一。在他看来,深港地理位置优势、内地的政策扶持等为港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和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建设等也在逐步加深深港合作的力度,深圳和香港之间的融合交流也在逐渐加强。
目前,陈升及团队服务过的香港创业团队超过250个。他提及,到内地发展的香港创业团队涉及互联网科技、文化创意设计、金融科技、保险科技等行业。有一部分要到内地发展的香港创业团队因受疫情影响,现在还处于隔离期。“他们现阶段在酒店进行隔离,打算隔离结束后便在内地进行创业发展。此外,目前大概有24个香港团队正准备来深圳。预计在农历新年后,会迎来一批香港创业者到内地来发展的小高峰。”
陈升认为,深港两地属于产业链和创新链优势互补的关系。他说:“内地的企业可以利用香港的创新服务走向世界;香港的金融业可以依托内地的高科技软件技术等进行自我提升,未来深港两边的人才可以在很多行业和新项目方面进行交流合作。”(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