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5月10日讯(记者 邱陵 通讯员 陈上元)今年95岁高龄的谢霖老先生,曾是黄埔军校四分校的学员,祖籍广东潮州的他,抗战期间被派驻福建作战,此后一直在福州生活,直到今天,从18岁的热血青年变成满头华发的慈祥老翁,他说,“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对我们来说,是天大的喜事!”
日前,记者跟随志愿者来到仓山区湾边下岐村,看望居住在此的谢霖老先生。“这次,我这个病有一个特点,东西吃不下,烟不想抽,酒也不想喝了。”谢老前一段因低血糖住院,刚刚出院,一看到大伙来看望他,很是高兴。虽已95岁高龄,但和儿孙四代一起住,饮食起居均有人贴心照料,气色也好多了。
回想起过去的岁月,谢老缓缓道来,语气里尽是饱经沧桑后的平和。
1921年11月,谢老出生于广东潮州,早年就读于潮州广东第二师范学校。
1939年,当他18岁时,从读了四年的师范学校毕业。抗战爆发后,他从报纸、广播上听闻了日军的暴行,包括南京大屠杀。在同桌同学林绍杰的提议下,他和另外一位好友,一共三人报考了黄埔军校,走上从军报国之路。
当时,谢老考上的是黄浦军校第四分校16期。由于广州1938年10月沦陷,第四分校已从广东德庆迁往广西宜山。毕业后,谢老被分配到驻防福建的第100军,在洪山桥附近的文山里军部参谋处当见习参谋,后来得到部队长官赏识,调去警卫排,保卫军长。
“日本人有机械化部队,他们是分散来打我们。我们是口袋战术,诱敌深入,然后包围歼灭。1941年,我们撤退到闽侯大湖,他们才在连江那边登陆,用小汽艇往水口那边开。但是到了水口,水很急,小汽艇就上不去了。”说起那段峥嵘岁月,谢老如数家珍。
谢老说的这段历史,也就是闽侯大湖战役。1941年4月21日,福州沦陷。5月21日,日军一路1000余人分乘28艘汽艇溯闽江而上,从白沙登陆后向北运动。24、25日,谢老所在部队与日军展开战斗,共击毙日军300余人,我方牺牲200余人,日军撤退。从此,日军再不敢深入福州内地。
抗战胜利后,谢老留在福州工作生活,在学校当老师,也经历过上山下乡。
“我到福州六七十年了,结婚以后都在福州。解放以后我和我爱人开始教书,教小学,先在台屿小学,后来调到中心小学。为什么把我从台屿调到中心小学呢?因为我教毕业班很有特点。其他小学考中学,只能考八、九个,而我教的80-90%都考上,因为我原来是学师范的。”
“但台屿小学不肯让我走,家长也出来拦,中心小学那边放鞭炮迎接我。”谈到早年当老师的那段经历,谢老非常自豪。
谢老当了整整8年的老师,一直教毕业班。
令谢老牵挂不已的还有他的同桌好友林绍杰。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谢霖与林绍杰各奔东西,从此失联。1945年,抗战胜利后,谢老曾回到潮州老家,却从林绍杰的父母口中得知,好友下落不明。谢老认为,林绍杰肯定是牺牲了,只是至今不知遗骨埋在何处。这么多年过去了,谢老一直有个心愿,希望找到林绍杰的下落,可目前来看希望渺茫。
“前一段这场病,差一点啊,我还以为过不了这个喜庆的日子——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了。对我们来说,许多苦难都经历过了,这个日子,是一个天大的喜事,了不起啊。”
临别之际,谢老和记者一行一一握手辞行,一脸慈祥的微笑,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温暖,70年前炮火纷飞的艰苦岁月,虽日渐久远,却异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