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
本期的主打推荐书目,是美国作家贾斯廷·雷蒙多的作品《罗斯巴德传》。罗斯巴德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重要人物,但与很多声誉卓著的经济学家相比,罗斯巴德得到的关注并不足够。雷蒙多在1978年与罗斯巴德相识,此后绝大部分时间都维系着私人联系。此外,本周书单还从历史、艺术、文学、博物等类别选择了5本好书为大家推荐。
《罗斯巴德传》,(美)贾斯廷·雷蒙多 著,朱海就 何雪凝 吴未 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年5月版。
在奥地利经济学派的20世纪演进史中,罗斯巴德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他和哈耶克一样,都曾经师从米塞斯,并对米塞斯关于“人的行动”的学说进行阐释和发展。他追随米塞斯,将个人的自由意志和复杂性视为经济研究的基础,通过著书立说推动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复兴。
然而,罗斯巴德的声誉并不如导师。人们对他非议的依据之一是他脱离严肃的学术研究,而与党派政治产生无法切割的联系。这些非议是否公允?美国作家雷蒙多在1978年与罗斯巴德相识,此后绝大部分时间都维系着私人联系。他在《罗斯巴德传》一书中放弃对罗斯巴德的“注释”,而通过生命历程回顾去展现他的光彩与古怪:“乐观,但偶尔绝望;英雄主义,但经常有堂吉诃德的影子。”读者即便不了解罗斯巴德或对其不感兴趣,也能从中感受到一个人的思想个性和历史意义。
(罗东)
《枕底无花梦不香》,(美)麦礼谦、林小琴、杨碧芳 著,荣立宇 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19年6月版。
“床头有酒心常醉,枕底无花梦不香。一幅幽情何心寄,全凭知己解凄凉。”这不是某位文人雅士的闲情偶寄,而是被镌刻在旧金山湾天使岛囚牢墙壁上的抑郁心事,诗的创作者是20世纪早期试图偷渡到美国、却被拘禁起来的中国移民。
这些诗歌背后是一部悲惨辛酸的北美早期华人移民史,这些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寻求财富和自由的华人,在异乡遭遇无尽的敌意,他们被视为肮脏愚昧的偷渡者,一部《排华法案》合法地将他们拒之门外。这些诗作,在半个世纪后无意间被发现,经三位编著者编辑整理,最后结集出版,并获得美国图书奖,其中的一些诗歌还被收入美国高校用书《美国文学选集》。这部来之不易的著作,为研究美国华人移民史提供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档案。
(徐学勤)
《因为我有生活:电影美术师杨占家从艺录》,杨占家 口述/绘 李青菜 整理,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7月版。
这是一本质朴、可爱且有余味的回忆录。翻开书的第一篇,杨占家老爷子就开始真诚地和读者套近乎:“我要讲一些小时候受穷的事了,你们年轻人可别跑哇。”虽然如今因为双腿不便孤独地囿于室内,但杨老爷子讲起过去的故事来,没有一丁点的暮气,而是兴高采烈,格外有精气神儿,我们时不时地会被逗得痴痴发笑。
作为参与了《霸王别姬》《东邪西毒》等多部电影制作的电影美术师,杨占家经历了中国的电影创作高峰,也曾经历许多历史巨变,因此这本个人口述史也是一部独特的中国电影制作发展史。尤其是,杨占家并不是只顾着写自己,他写到了很多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名字,写到了许多不知名的、被世人所忽视的人物,正是从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和故事里,我们得以管窥中国半个世纪的社会生活和行业面貌。
(杨司奇)
《现代自然》,(英)德里克·贾曼 著,严潇潇 沈盈颖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5月版。
1993年,一部名为《蓝》的电影震撼了参加首映的人们。这部“电影”全程都是一块蓝色的屏幕,没有任何镜头与画面,只有一个画外音朗诵自己的童年记忆、人生经历还有内心的忧伤与梦想。这是一场后现代艺术的故弄玄虚吗?答案绝非如此。
那个在《蓝》中用忧伤低沉嗓音朗诵的男人,是导演德里克·贾曼本人。在制作这部电影时,他已经患上艾滋病,双目完全失明,眼睛里只能看到一片蓝色阴影。影片上映后,仅过了四个月,贾曼便因病去世。这部电影是他生命最后时刻留下的细语,让人感受到浓烈的诗意。《现代自然》是这位导演的日记,里面记载了许多美妙时刻和忧伤的随想。在看过他的电影后再阅读这本书,相信你一定会被那真挚的语句和对人生与艺术的热爱而感动。
(宫照华)
《蛋镇电影院》,朱山坡 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年6月版。
以电影院为背景的故事,极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电影院是一个集结了精彩故事和众生百态的地方,以此一方小天地的故事,展示时代大进程,它是时代的缩影,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变迁。“蛋镇”是朱山坡以家乡小镇为蓝图虚构的地理概念,“蛋镇”台风暴频繁,潮湿、封闭、孤独,这些南方元素不只体现在地质、天气等自然环境中,也深深融入当地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对于朱山坡来说,电影更是在他的童年记忆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一隅。
在《蛋镇电影院》中,朱山坡讲述了17个彼此关联的小故事,展现了一个南方小镇的风土人情与千姿百态,他书中的人物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都是小镇上生活着的普通人,他们有缺点有执着也有人性闪光的地方。如果说电影是为观众造白日梦,那么,《蛋镇电影院》则是蛋镇的人们做白日梦的地方。《蛋镇电影院》里故事的结尾或多或少都沾染了荒诞与魔幻主义色彩,正如朱山坡所言,这本小说集寄托了他少年时代对电影院的回忆,以及对小人物巨大的热情。
(何安安)
《航海家的笔记本》,(英)休·刘易斯-琼斯 著,木同 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9年4月版。
达·伽马在15世纪末开拓的由欧洲到印度的航线改变了之后几百年的世界秩序,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肇端于他乘坐“小猎犬号”进行的远航。航海曾经深刻地改变过我们的世界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而每一次的航海行动,往往伴随着海图的绘制和日记的书写。
实际上,能够记录未知海岸线的绘画能力长期以来都被视为优秀的海员应该具备的技能,也因此构成了现代海军军官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准确记录的航海日志则可以让你知晓自己身处何方以及曾经巡行过哪里——这在有些时刻是救命的稻草。而在摄影术普及之前,对发现的新物种和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的描绘,给漫长而单调的航程带来了乐趣,也为科学研究积累了资料。书写日记还有另一重大功用:给未知的航程带来秩序感。当你漂流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之上,或受困于巨大的浮冰之间,当你遭遇无风带而难以前行,或日复一日地等待着鲸群的到来之时,写日记提供了慰藉,提供了同危险和孤独相抗衡的力量。
本书收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0位航海者的手记,纵贯15至20世纪。这些文字和图画不仅来自知名的航海家,还有进行科考的学者、执行任务的海军、随行的医生、厨师、普通的渔夫、潜水员以及海盗。
(寇淮禹)
作者 书评周刊编辑部
编辑 何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