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澍。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3日电 (人民政协网记者 李木元) 在北京某IT公司上班的小赵平时在河北燕郊居住,每次看病开药都是在单位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前感冒肺炎请假在家,打针输液花了1000多元,可在燕郊治疗只能自费,无法报销。
全国政协委员、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管委会主任张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京津冀医疗资源存在着巨大差距,主要医疗资源集中在北京,而天津、河北的医疗事业发展相对落后。以三甲医院数量为例,北京为80家,天津为49家,河北则为66家。而2014年北京常住总人口为2151.6万人,天津市常住人口为1516万余人,河北省常住人口为7383.75万人,按三甲医院与常住人口的比例看,三地的差距明显。
与此同时,北京目前承受的医疗压力太大。无论是哪个大医院,一年四季都是人满为患,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根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2015年1月~9月,诊疗人数北京为16476.4万人次,天津为5249.7万人次,河北为8151.3万人次;其中,诊疗人数一项,北京已超过天津、河北两地的总和。
“北京市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现在每天进入北京的近70万就医者中,超过1/5来自河北。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京津冀医疗一体化的谋篇布局也应尽快破题。”张澍强调。
据悉,为推动京津冀医疗合作,三地的卫生部门也在积极探索,目前的主要做法有:组建跨区域合作的医联体、医院间业务合作、共建新医院、进行人才进修培训、共同成立医院联盟等,但是很多现实问题仍亟待解决,比如医保异地报销、双向转诊等等。
张澍认为,推动京津冀医疗一体需要从“概念化”到“行动化”,建议三地共享医疗资源,可共同组建有特色的医院集团;选派专家定时定点到基层出诊手术;针对基层医院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排医务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医疗水平。三地还应协调出台医师多点执业实施办法,确保在京津冀范围,医生多点执业的合法化。
目前互联网医疗发展很快,张澍建议,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尽快实现京津冀的医疗信息互联互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更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减少病人医疗负担,提高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能力。“借助医疗信息共享这个平台,还可以推动三地病人转诊一体化。”
“对于三地百姓来说,最关心的是医保的异地报销。”张澍建议,三地应着力实现医保的共同统筹和机制对接,通过打通政策壁垒,统一居民医保用药目录范围、报销范围和项目以及起付线等,让三地居民在任何一地接受医疗服务都可以得到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张澍指出,京津冀一体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应尽快从“概念化”转向“实质化”,建议京津冀的卫生计生系统共同建立医疗一体化工作办公室,进行总体规划、制度设计和组织协调,尽快让三地百姓享受互联互通的福祉,也为全国医疗一体化树立一个“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