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三位欧洲诗人有过一段被经久传唱的书信往来。他们在信中互诉衷肠,既探讨诗歌的命运,也表达内心的情感。
这段往来于瑞、法、俄之间的通信持续近一年,穿过了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就像一部描写四季的交响乐。
这段通信后来被收录进《抒情诗的呼吸》里,由俄语文学翻译家刘文飞翻译,书中收集了俄罗斯诗人帕斯捷尔纳克、茨维塔耶娃与奥地利诗人里尔克1926年的书信往来,谱写了一曲诗人之间宝贵的心灵慰藉。
里尔克、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
10月18日-19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在音乐演诵剧《抒情诗的呼吸》里,演员周野芒、狄菲菲、王玮将把这段书信往来复现于舞台上。
里尔克是三位诗人中年纪最长的一位。里尔克一生漂泊无依,1926年,51岁的他因白血病在瑞士离世,陪伴他的只有病痛,没有亲人。即便人生艰难至此,里尔克依旧留下了诗歌、小说、散文叙事诗、挽歌等众多文化遗产。
茨维塔耶娃是三位诗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18岁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她的人生从童年开始便流离失所,成长为成熟诗人时,她又遇上俄国革命,居无定所的流亡生活整整持续了17年。1941年,在申请担任作家协会食堂洗碗工时被拒,又与儿子发生争吵后,茨维塔耶娃在租住的木屋中自缢,得年49岁。
帕斯捷尔纳克比茨维塔耶娃年长两岁。他是在一种浓郁的艺术氛围里成长起来的,家里经常高朋满座,学过作曲、法律、哲学后,最终决定以诗歌为人生追求。1958年,68岁的帕斯捷尔纳克凭借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26年,三位天各一方的诗人因为书信有了交集,他们在孤独中彼此敞开心扉,真诚地互诉心曲。那一年,里尔克51岁,茨维塔耶娃34岁,帕斯捷尔纳克36岁。
里尔克死后,帕斯捷尔纳克和茨维塔耶娃始终将彼此的信件保存完好。1941年,茨维塔耶娃将里尔克和帕斯捷尔纳克的信交给国家文学出版社一位女负责人,安排好这份遗产才走向死亡。后来,人们又从茨维塔耶娃的笔记本上发现她写给里尔克和帕斯捷尔纳克的信的底稿,加上其他来源的资料,终于收齐了三位诗人1926年的通信。
茨维塔耶娃很早就为里尔克给她的那些书信的面世规定了时间,“五十年之后,那时候所有这一切都将会过去,而且是完全过去,躯体也会腐烂,墨迹也会淡化,那时候收信人早已去见发信人,那时候里尔克的书信将成为单纯的里尔克书信——不是单单写给我的,而是写给所有人的书信。”当后来者接到这一切时,“这便是他的思想在肉体中的复活日。”
导演査明哲介绍,音乐演诵剧场《抒情诗的呼吸》分五幕展开叙事:第一幕“缘起”,介绍三个人的关系;第二幕“初恋的初恋”,描述的是帕斯捷尔纳克和茨维塔耶娃的书信往来;第三幕“无唇之吻”,描写的是茨维塔耶娃和里尔克炙热的情感表达;第四幕“交织的火焰”,三个人交织;第五幕“道别”,向去世的里尔克道别。
“1926年,三位诗人都不是非常得意。里尔克在瑞士养病,不久就去世了;茨维塔耶娃一直在外流浪,寻找丈夫,生活环境非常恶劣;帕斯捷尔纳克在创作上碰到了很多难题。三个人从来没见过面,但在精神上相互抚慰,在诗里寻求生命的激情。”
査明哲形容,三人之间的交流就像“无手之握”“无唇之吻”,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我们都是处理现实里的婚姻和关系,陷入了泥潭,他们是带领我们走进心灵世界,体会诗意和远方怎么落到人的身上。这种浪漫主义和浪漫精神是能跨越时代、跨越国界的。”
海报
《抒情诗的呼吸》会安排周野芒、狄菲菲、王玮“角色扮演”,分饰里尔克、茨维塔耶娃、帕斯捷尔纳克,三位演员会进入他们的状态,以他们的口吻去交流和对话。配音演员王苏担任旁白,串讲人物关系和故事背景。俄罗斯钢琴家维亚切斯拉夫·格里亚佐诺夫现场伴奏,音乐是为演出量身定做的。舞台设计则会根据叙事进行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台上人会念5首长诗、近30封书信,这些信从1926年1月跨到1926年12月,三位诗人的感情也由陌生转为热烈。
“读他们的书信,我鸡皮疙瘩都会起来,他们的故事非常真实,非常吸引人,你根本编不出来。他们之间的情感交融是一种大爱。”因为压力大,配音演员狄菲菲一开始没敢接这台戏,直到看了剧本,她瞬间被点燃了,就连手机屏保都换成了茨维塔耶娃的黑白照片。
狄菲菲对俄罗斯文学和艺术是有情结的。1987年刚到上海译制厂做配音演员,她就配了一部俄罗斯电影《合法婚姻》,那时候中国人看的外国电影 70%以上都是俄罗斯电影,任何国家都很难超越。
査明哲的俄罗斯情结就更重了。1991年至1995年,他曾赴莫斯科国立卢那察尔斯基戏剧学院导演系攻读博士研究生,获俄罗斯哲学(导演学)博士学位,“我们有过三次留学俄罗斯的浪潮,解放初期、五六十年代、九十年代,我是第三批次去的,大家去了莫斯科都要去红场逛一逛,就像朝圣一样。俄罗斯文学和艺术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如今,俄罗斯文学和艺术在上海的舞台上遍地开花,前有俄罗斯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静静的顿河》,后有俄罗斯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俄罗斯舞剧《安娜·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不管是文学力量还是舞台审美,都给上海观众带来巨大冲击,査明哲希望,《抒情诗的呼吸》也能为这股俄罗斯浪潮加一把火,唤回久远的时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