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法的,是设计师;能将想法落地的,是工程师。在脱贫攻坚中,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工程师。”驻村一年多后,谭洋说出了这样一段话。
谭洋是市地税局稽查一局副局长,于去年初开始在开阳县花梨镇十字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一职。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十字村在悄悄变化,谭洋的想法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驻村之初,谭洋对于帮扶的理解很“直接”——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他认为,只要做好了这一点,就是合格的驻村干部。
走家串户、访贫问苦、协调资金……谭洋尽心尽力地为十字村的村民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驻村以后,谭洋先后组织开展了各类慰问、帮扶活动17次,慰问物资近17万元,协调社会资源和派出单位投入的资金甚至超过200万元。付出总有收获,渐渐地,十字村村民只要有了难处,总会跑到村委会去找这位新来的“靠谱书记”。
然而,驻村时间越长,谭洋越觉得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帮扶仅停留在捐钱送物,那我走了以后村民怎么办?”谭洋这样问自己。
为帮助村民脱贫,谭洋想出了整合资源、产业富民的新方案,毕竟发展才是“第一书记”的首要职责。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开阳县是个农业大县,富硒农特产品也小有名气。于是,谭洋把目光投在村内的富硒农产品上。
因为气候和海拔的关系,十字村出产的辣椒远近闻名,曾在2011年瓮安举行的首届辣博会上取得佳绩。如此实力与潜力并存的产品不去开发,谭洋觉得很可惜。
恰逢当时,村里的返乡创业大学生勾明垚也在寻找合适的创业机会。两人一拍即合,开始着手第一次的“创业”探索。
流转土地建设占地20亩的示范种植基地、成立开阳谨康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研究糟辣椒的加工工艺……第一年,6000斤糟辣椒面世。“批发价格2块多,零售可达6块以上。”勾明垚说。
第一次“创业”探索成功后,谭洋又带着勾明垚开始丰富产品种类,进行富硒优质大米的尝试。
其实大米加工早有先例。去年十字村大米丰产,在按照既定订单销售后尚有存余,合作社将剩余的大米全部收购进行加工,因当时的成本较高,市场价格约为每斤6元,生产的大米几乎是“半卖半送”。
吸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这次,合作社与52户群众(其中32户是低收入困难群众)签订合同,按照每斤谷子一块六的价格进行回收,并在谭洋的协调帮助下,建起可年产6千吨大米的生产线。
“从今年四月份试运行开始,到八月份正式运行,第一批大米已经成功生产出来,并且获得了贵州质量检疫检测一级大米的认可。”勾明垚说。
村里的产业起步了,谭洋又想在镇上“搞事情”。
“花梨镇有七村一居,像十字村这样努力发展产业的并不少,但每个村都是单打独斗,既浪费了资源,又打不响品牌。”谭洋的专业是经济学,总习惯运用市场经济思维来思考问题,这次,他打算在镇上“开公司”。
三月份筹备、六月份注册、八月份正式开业,贵州花梨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这样在谭洋的牵头下成立了。
“花梨镇各村分别以资金、资源、设备投资入股,公司目前有17家各类农业合作社加盟,涉及种养殖户507户。”谭洋说,“之所以要成立公司,就是希望能够用市场的方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利用公司的形式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共创品牌、共享红利,使村与村之间能够形成合力,逐步挖掘出更多的特色农产品,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
在公司成立不久后的七夕节,谭洋就组织了一次“练兵”,把当地优质的桃型李每9颗一盒进行包装做成“七夕爱心礼盒”,每盒售价29.9元,一共准备了1999盒。礼盒一面世,就被一抢而空,市场反响良好。“这就是以后打造当地农特产品品牌的一个案例。”谭洋说,公司成立后着重发展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销售、乡村生态旅游、农业机械服务和农业技术培训,力争在三年内成为贵州省农业发展龙头公司,帮助更多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如今,为期两年的驻村期很快就要结束了,谭洋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把十字村已经发展起来的产业进一步常态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只有这样,我才能安心地走。”
来源:贵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