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韬,后更名为李彦韬,五代时梁国人。五代十国时期曾出任耀州节度使(相当于今天陕西省军区司令员)一职,时任七年,期间利用职务之便,疯狂作案,关中地区大小唐皇墓陵无一幸免,被其趁战乱之际,其率领手下毁陵盗掘。给中国帝王陵带来的灾难性的,不可逆转的破坏,许多珍贵的文物被其私藏,流落外市,甚至损毁。后因后唐明宗所不喜被杀。
——参考资料
1,盗墓昭陵 险毁《兰亭序》
有一个传说,温韬生下来时刚好有匪星殒落在昭陵所在地区的嵯峨山,迷信者遂传将给唐皇陵带来一场灾难的人物出世了。温韬盗掘唐皇陵是有案可稽的,不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有明确记载。温韬给中国帝王陵带来的破坏是灾难性的,不可逆转的。目前史学界、考古界都认定,温韬是中国盗墓史上危险最大的一个盗墓者,甚至有千古之罪。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把《兰亭序》等众多珍贵的名家书画真迹作为陪葬品,带进了昭陵。
昭陵未能幸免被盗的命运,温韬在把一批书画作品带出昭陵后,并不看重价值连城的书画作品,而是欣赏装裱在外的华美绸缎。他让手下将上面的绸缎全部撕下来,而把作品扔了。史学界推测,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可能就是让温韬给撕毁了,从此不再出现。但让人不解的是,在温韬逐一登记的盗得宝物中,却并没有记录。后世学者抱着一份美好的心愿,希望《兰亭序》》在武则天的乾陵内,果真如此,真乃中华文化之大幸
2,盗乾陵 惊鬼神
温韬所盗陵寝之多,堪称有史记载之最。就在他任节度使的七年时间内,唐朝诸帝的18个陵寝竟然被他一一光顾。在乾陵之前已经挖掘了17座唐皇陵,只剩下乾陵。就在在温韬准备公开挖掘女帝武则天的乾陵时,忽然风雨大作,致使其工程不得已进行,只得改期。可后来每到准备挖掘乾陵时,都会出现风雨交加的天气,上山三次,风雨大作,于是他的下级提醒他,其中可能是鬼神相护的原因。当时的人们处于封建迷信时期,信奉鬼神,于是,温韬终于感到了害怕,再也不敢挖掘乾陵了。
3,多行不义必自毙
温韬是一个狡诈嬗变的人物。他对朝代的更替看的很开,就像墙头草,谁的势力强大一些就依靠谁。但温韬的毁灭,其根源还是他没有掌握好度。早年盗陵的臭名,嬗变的个性注定为统治者不喜,虽然他有大批的宝藏来打点上下,甚至连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皇后刘玉娘都能贿赂,在当局者的眼里,他是一个生有反骨的人,今天你能够反了后梁,明天就能反我后唐。今天你能盗先唐的陵寝,明天就有可能盗我的陵,这样的人,在非常时期还有些利用价值,在时局平定后是一定不能让他生存下去的。最终温韬还是被后唐明宗李嗣源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