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现场观看杨先生写字照片)
随意之处见精神
——评当代著名书画家杨少华其人及艺术作品
作者:徐 慧(江苏作家)
安徽籍当代著名书画家杨少华先生是我的忘年交朋友。与我能称朋友者,一是即使情趣不相投也能相互欣赏相互包容,二是相互无功利之心又能相互帮助一拉就响。因是朋友,曾多次与其彻夜长谈,更曾多次见其现场挥毫,也因此对杨先生的为人和作品更加熟悉,理解程度也相对更为深刻、准确。
杨先生是一个极为勤奋且悟性极高的人,他能刻、能书、能画、能诗、能文,且样样皆有所成,这在当代书法家中,是不多见的。除对艺术的孜孜以求之外,他对生活没有要求,甚至他的生活自理能力都让我不敢恭维,在宾馆,他甚至不会开空调,不会开电视。但是无论在家闲居还是在外应酬,他的文房四宝都随身携带。有一次,我和他住在同一房间,凌晨五点,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已经摆好了纸墨砚台,开始写字、作画。他的那种对艺术心无旁骛地执着,让我时常调侃他只知“一心向佛”,不知有汉,更无论魏晋。
(杨少华行书作品欣赏)
也许正因为此,杨先生的艺术作品,才获得业内人士的普遍好评。他的书法篆刻作品曾先后20余次入选参展中国书协主办的书法篆刻展并获大奖,2000年其被评为安徽省“十佳青年书法家”;2001年随中国青年书法代表团赴韩国交流其书法作品获“大赏奖”;2006年其书法作品被《书法导报》评为“国际书法年展金奖”,2011年其篆刻作品入展西冷印社举办的第二届国际篆刻展。专著有《杨少华书法作品集》。在圈内,他的篆刻、行草、花鸟画被称为“三绝”。
大家知道,篆刻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作品。而杨先生的篆刻,恰恰取法汉印,且自觉以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为师,在四十余年漫长的学习与钻研中,以刀代笔,创作出许多既有白文的朴茂厚重、又有朱文的细腻变通的篆刻作品。譬如他的 “群芳过后圆山好”“紫气东来”等篆刻作品,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显得瘦劲与灵动,使方寸之中尽显美的造型与书法的笔意,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杨少华篆书作品欣赏)
杨先生的行草作品,在业内更是有口皆碑。当代著名书法家和评论家周德聪先生曾专门对其书法作品进行评价:一是字兼南帖北碑之长,既活泼典雅,又厚重生辣;二是笔线变化丰富,既善于用浓笔表现沉雄厚重,又善于用渴笔表现劲健枯涩;既善于在提按顿挫中表现跌宕道逸,又善于在疾涩互渗中表现线条的内在节律;三是作品在结字造型上既富于变化,又能运用整齐、参差、主次、均衡、对比、虚实、节奏等形式表现美的法则;四是作品在大章法上独具匠心,无论是字内的开合揖让,还是字间的疏密掩映,都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
杨先生崇尚“艺贵兼通”“艺贵多能”。行草之外,他在篆书创作上则力求创新,他用行草笔法表现篆书的活力,以干湿浓淡丰富章法的厚重,方圆兼备、古意盎然,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
此外,他的绘画作品特别是花鸟画,一出手就获得业内人士好评。其画风与格调特别受八大山人、吴昌硕、潘天寿、齐白石等大师的影响,他把书法的高古气息与线条运用在书画中,齐白石的细腻,潘天寿的老辣,被他结合得恰到好处,给人超尘脱俗之感。
(鸭戏图 / 杨少华)
我手上有他两幅绘画作品,其作品《鸭戏图》,色彩冷峻,明显继承了八大山人之遗风,同时以鸭身之淡黄,提炼冷暖对比;用篆书线条,表现残荷俯仰;用参差横向题款,丰富作品的章法,使整幅作品浑然天成、凝重深沉;另一幅《秋意盎然图》,用墨淋漓痛快、细腻洒脱,白干黑花之植物用渗透法给欣赏者以愉悦,竹子与红叶以疏散之法衬托灵鸟,同时用奇石之苍健稳住整体布局,使画面生气勃勃。
(秋意盎然图 / 杨少华)
也许是艺术家的清高使然,但我更相信是杨先生的使命感和对艺术的纯洁崇尚使然,杨先生认为,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天真烂漫的、安贫乐道的,无论是篆刻、书法还是绘画,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灵魂在里面,而不应该仅仅只有笔墨技巧,仅有笔墨技巧而没有思想在里面的创作,只能成为刀匠、书匠和画匠,和艺术家的称号无缘。这从另一个侧面,恰恰体现了杨先生的可敬可爱之处。
(杨少华篆刻:群芳过后圆山好)
今年是杨先生的“耳顺”之年,也是杨先生的“返老还童”之年,用杨先生自己的话说,更是他在艺术创作的路上 “渐入佳境”的标志性一年。的确,现在杨先生的创作,总是任情恣意,挥洒自如,显得无拘无束,无挂无碍,多了率性多了纯真多了张扬,少了刻意少了拘谨少了羁绊,似乎很随意,但是,在我眼里,杨先生现在的创作,恰恰大有“返璞归真”之感!随意之中见精神,随意之中有境界,他的随意,更多的是对自己作品的一种自信,更多的是对自己创作理念的一种升华!
(杨少华篆刻:紫气东来)
我期待并相信杨先生能够创作出更多更好地作品,给这个多彩多姿的时代,再添一笔更加绚丽的色彩!(2014年9月19日写于金陵;2014年9月21日定稿于金陵)
【书法家杨少华简介】杨少华,字筠之,斋号紫竹堂。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太和县文联工会主席。先后就读于阜阳教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作品参加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入展获奖十余次。1998年《书法导报》全国书法评奖十佳之一,2000年被评为安徽青年书法家十佳之一。书法作品收入《中南海书法集》等。2002年曾随中国青年书法家代表团赴韩国交流。
本文作者简介
徐 慧,男。江苏沛县人,现居南京。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做过6年企业报编辑记者。曾在包括《人民日报》《中国新农村》《中国书画报》《人民邮电报》《青年文学家》《散文百家》《风流一代》《连云港文学》《现代快报》《青年诗人》《四川人文》《星河》诗刊等全国各级各类近百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600余篇(首),有近百篇获市级及以上奖项,有近百首诗被《新浪》《搜狐》《腾讯天天快报》《今日头条》等网刊转发。曾被《沛县报》《淮海文化报》《徐州日报》《江苏邮电报》《江宁新闻》《连云港文学》《江苏作家》等数家报刊及几十家网刊和微信平台隆重评价其散文、诗歌作品,其中被《连云港文学》杂志头条推介诗歌作品及评价。被圈内人称为“情诗王子”“有天赋的评论家”。著有散文集《永远的异乡人》。现就职于中国联通江苏省分公司。
诗 观:诗是现实日常生活折射到灵魂深处开出的奇特花朵,是对真善美的引领。同时,坚持说人话、说人能听懂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