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从来不缺少表现人格分裂的影片,观众最熟悉的作品莫过于《沉默的羔羊》。安东尼·霍普金斯也因为在该片中的出色表演,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银幕印象。当人们想到人格分裂的杀人狂时,很自然就联想到了霍普金斯那张阴森诡谲的脸庞。
同时,因长期塑造各种正派形象,某些演员与这类角色可谓南辕北辙,其中就有凯文·科斯特纳。
直到最近,廉颇老矣的他依旧在西部题材美剧《黄石》中饰演主角,可见其西部英雄的银幕形象有多么深入人心。在他光辉灿烂的银幕生涯中,2007年上映的影片《布鲁克斯先生》则是一个例外。科斯特纳在片中饰演了一名人格分裂的连环杀手,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他那根深蒂固的银幕形象。
当“指纹杀手”布鲁克斯先生站在某大楼天台上,给黛米·摩尔扮演的警察打电话诘问后者的人生选择时,观众很容易被带回汉尼拔医生和史达林探员恩怨纠葛的观影记忆中。
不过,该片的编剧和导演没有陷入前作那般玄幻幽秘的心理分析中不能自拔。相比之下,布鲁克斯先生的人格分裂显得直白而执拗,影片并非要着力探寻导致主人公人格扭曲的原因,而是将人格分裂作为全片叙事的大前提,以此为基点展开情节。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于汉尼拔式的人格分裂者,影片开始便直接交代了主人公患有人格分裂,随后,他便在双重人格的牵制下一步步实施其谋杀计划。
“上帝赐给我宁静去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并给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坦然接受这罪孽的世界,按其显示本相,而非照我所愿,相信神,我只须归顺您的意志。”
让变态杀人狂在作案前后诵读《圣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发明,昆廷·塔伦蒂诺和大卫·芬奇都在影片中表现过类似桥段。其表达效果犹如某些优雅的大反派在作案前后习惯于聆听巴赫或者莫扎特那样。
布鲁克斯先生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实业家,又是一个冰冷残暴的连环杀手,虽然不像汉尼拔医生那样充满难以抗拒的人格魅力,但这个行为卑劣的瘾君子却很难引起观众的憎恨。
凯文·科斯特纳天生的英雄绅士气质令这个冷血杀手变得不那么冷血。在人们怀疑的眼光中,主人公默默进行着一桩桩令人心惊胆颤的杀人游戏。当布鲁克斯先生挥动铁锹将好事的业余摄影师史密斯“一铲封喉”时,观众猛然醒悟,哦,这才是真正的布鲁克斯先生。
两个小时过去后,观众非但没有从影片中实现心满意足的观影期待,反而觉得电影里的所有元素都“拧巴”了:凯文科斯特纳不像杀人狂魔,影片风格模糊不清,心理挖掘不够深入,剧情推理过于简单。
当我们习惯了好莱坞的经典叙事套路,再来审视布鲁克斯先生,会觉得这个杀手的故事像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英雄主义或者主角光环原则限制了观众的思想和视野。也许,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来重新进入一个复杂的人格体系。
本片已经提供了一种直白的暗示——“影子人”马歇尔。马歇尔代表着主人公无法说出口的最可怕想法,类似于“想象中的朋友”,这让人不由想起《美丽心灵》中困扰了纳什一生的“一家三口”。不同的是,纳什最终战胜了“想像的敌人”,布鲁克斯先生却总是与“想像的朋友”握手言和。
而对于那些钟情于同类题材并且看腻了安东尼·霍普金斯那张阴森老脸的观众,不妨换换口味,总是以孤胆英雄和完美偶像示人的凯文·科斯特纳在该片中的表现或许会令你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