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十六年两位数增长
西藏: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本报拉萨3月20日电 (记者邓建胜)“现在手头有钱了,我想再买台合适的炒青稞机,多增点收!”西藏曲松县下洛村二组村民次仁央吉,去年通过县里的精准扶贫政策贷款买了辆卡车运砂石,增收4万多元,再加上经营榨油坊、磨面房,一家人去年的现金收入就有7万余元。
在党中央亲切关怀下,西藏自治区农牧民人均收入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截至去年底,西藏自治区贫困人口已从2012年底的58.3万人下降到15万人,贫困发生率已降到6%以下。
为实现到2020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瞄准基建项目、高原旅游、青稞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西藏自治区着力激发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在鼓励就业、产业增收等方面下足功夫,确保今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增长13%以上。山南市计划培训农牧民7000人左右、转移劳动力8万人以上。昌都市鼓励县乡组织农牧民施工队,力争各类重大项目吸纳当地群众务工人数不低于总用工量的三成。拉萨市围绕藏鸡、藏系绵羊、藏中药材等,精心打造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健康全产业链。林芝市抓住旅游发展机遇,今年计划新增有机茶园面积3万亩,并扩大牲畜养殖规模。那曲市加快优质牦牛产业化步伐,今年计划出栏优质牦牛两万头,优质牦牛肉奶产量有望达到18.62万吨。
“今年有一大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农牧民通过直接参与工程建设,劳务性收入有望增长20%以上。近年来培育发展起来的一大批特色优势产业效益开始加速显现,特别是去年开始的全域旅游、全年旅游,富民效果显著。今年自治区农牧民人均增收13%以上的目标,完全能实现。”西藏自治区党委负责人介绍。
《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21日 06 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