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的北京景山学校创办于1960年春,1977年成为全国重点学校。她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学校,是北京市高中示范校以及联合国教科文亚洲教育更新计划联系中心之一。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为景山学校亲笔题辞:“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的题词不仅为景山学校,更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景山学校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又有怎样的教育思考和改革举措?为此,中国教育在线专访了景山学校校长邱悦。
以开放创新的理念和实践迎接新中考、新高考改革
——访北京景山学校校长邱悦
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国教育在线:尊敬的邱校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专访。首先,请您就景山学校的发展概况做一下介绍。
邱悦:景山学校是一所实施教学改革实验的学校,她的使命绝不只是完成日常教学,而是要探索一条低负担、高质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成长,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素质教育道路。因此,景山学校这么多年来从不加课补课,从不去特意选拔生源,而是立足于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景山圆梦而去,奔向更高远的人生舞台。景山学校的校园充满人文关怀,有一种非常温暖的精神力量鼓舞师生前行。34年过去了,我们现在回味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题词仍然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教育改革已经不仅仅是景山人的一份工作,更是景山人的一份责任、一份使命、一份情怀。
在学校教育改革方面,我们从来不左右摇摆,也不人云亦云,更不半途而废。我们经过实践证明的、认为对学生素质发展有益的改革要坚定地走下去,这就是我们学校多年办学的想法。
新高考改革是国家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倒逼教学改革,也就是改革那种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主,让学生们去机械应试,然后以考试作评定的方式。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由外因塑造转变为内心唤醒,这是一种教育观念的变革。
党和国家要求学校培养的是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有些学生却不是这样,他们知识上积累了很多,成绩也很好,考到了重点大学乃至于国外的一流大学。但是,他却没有报国的志向,就想自己找一份工作,买一个大房子。这种人智商很高,但对祖国的建设有什么好处呢?因此,我认为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知识就是一个载体,要在其中渗透更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远的志向——把个人的价值实现和社会的价值实现相统一的家国情怀。
注重社会实践,开拓学生视野
中国教育在线:那么,在新中考、新高考改革的形势下,景山学校又是怎样做的呢?
邱悦:景山学校特别重视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一种非常广泛的教育资源,学校的教育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比如我们通过国际交流让学生到国外学习,让他们开拓眼界和视野。他们也在其中感受到世界是如此的丰富美好。学生通过多走一走,多交流交流,可以到小伙伴家里面看看英国的课堂、法国的历史文化古迹是怎么样的,它跟中国有什么不同。学生的视野开阔以后,他的站位也会相应提高,这是景山学校一直特别坚持的。其实,我们的这些社会实践课程恰恰跟新中考、新高考的理念是相符合的。比如,新中考特别强调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导向就是不要“死做题”。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带学生到养牛场去了解牛奶是怎么生产的,带他们去了解雾霾是怎么形成的,带他们去了解不同的灭火方式,带他们去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怎么处理。其实,这些题目都在新中考中出现了,假如学生没有见过,他就可能感觉很困难。
不仅在以上这些方面,包括中国历史中的瑰宝、中国璀璨的文化,我认为学生也应该适当了解。带学生走出去也许会有一些风险,但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地把学生关在教室里。
另外,我觉得创新教育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需要一种土壤——非常民主、宽松的氛围,以达成师生间真正的尊重、信任、和谐的关系来促进创新教育。我有一些特别深的体会,我认为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学生的好奇心就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知识的源泉。景山学校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给他的创新火焰一个表现的舞台。因为人类前进的原动力就来自于好奇心和想象力,而我所担心的就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也枯竭了,随之而来的创新意识慢慢泯灭。我认为这一切都源于学生们觉得不再需要想象和创新,只需要把教师教给的知识背下来,再还原到考试中就够了。而我们景山学校恰恰就要改变这种情况,让学生大量地去想象、去表达自己的一些看法,不能人云亦云。
我们看到新中考和新高考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特别强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新问题。这些理念其实与景山学校的教学实践不谋而合。我们绝对不会为了中考、高考就让学生接受满堂灌,那样就会打消了学生的精神归属感。学校教育不能背离这种本质规律。如果我们揣摩透新高考、新中考改革的顶层设计的意图,就能在学校日常教学任务中很好地贯彻。
包容开放,给学生更多发展空间
中国教育在线:在立足学生长远发展方面,景山学校有哪些探索呢?
邱悦:景山学校不仅开放,而且包容。我们从来不限制老师的教学模式,只要符合教育规律,我们都会采用,用包容的理念鼓励教师在教学中有独特的风格特色,教学改革我认为就在于包容和尊重。作为教育者,胸怀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我们现在要杜绝那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恨不得一两年成绩就要提高多少多少,这决不能成为我们教学改革的目的。我们的改革要立足于学生长远的发展,为他一生奠基。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把素质教育的这种特征凸显出来,让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因此,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使得我校的学生的成果也层出不穷。
我校还特别注重给学生提供开拓眼界的机会,让他们多进行体验和感悟,然后再教给学生怎样去选择。在选择的过程中,他有充分的知情权和自主性。学校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走出校园甚至走出北京,或者出国去友好学校交流,开拓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定位。我觉得这也是学生学业规划和生涯规划的一部分,而不是说非得要为职业规划开设一门课程。当然,我校的高中部也有专门的教师通过开设选修课程给学生做指导。我们也是依托大学和相关单位的丰富资源,根据高中学生初步的意向、想法,与这些机构精准对接。
另外,我们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课程。比如,有一些学生学得比较超前,我校就设置一些大学的先修课程让他们学习,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开设的课程相对较少,后来应很多学生要求我们加开了更多的课程。学生有这种需求,我们就开设出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质量。也许开设这种课程对提高学生的高考分数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但实际上是对学生今后长远的发展有好处。
我们所设的出国游学体验活动对学生今后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比如我校与美国牛顿地区公立学校的交流项目,效果就非常好。同学们在美国学习生活四个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独立性得到了增强,其中包括非常重要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增强了。美国的同学就是从高中的时候开始规划其后的学业和职业规划,他们则深受这种影响。因此,这几个学生回来之后就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有两个同学选择要出国,一个考上了杜克大学,一个考上了耶鲁大学。还有两个同学先选择在国内上大学,一个考上了香港大学,一个考上了清华大学,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后来也出国深造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很明确自己今后的学业规划,学习动力也很充足,不需要教师、家长天天来督促。比如,考上耶鲁大学的那位学生,英语水平如果差怎么出国深造,他就有了源源不断地学习英语的动力。
因此,我认为,改革的主体设计是往好的方向去引导,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要面对很多困难。因为区域发展不平衡,一刀切的做法也不合适。我们还是要更多地追求教育相对本质的一些东西——最根本的还是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一支实施素质教育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采访整理:中国教育在线 吴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