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兵张嘎》的导演崔嵬不仅是成绩斐然的剧作家,出色的电影演员,还是一位优秀的电影导演。由他执导的电影有《青春之歌》、《北大荒人》、《天山上的红花》、《红雨》、《山花》等故事片和《杨门女将》、《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洲》等戏剧片。崔嵬不仅是造诣很深的艺术家,也是卓越的革命文艺活动家,他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剧协第一届常务理事,中国影协第二、第三届常务理事。
——题记
拍摄《小兵张嘎》时,根据要求演员挑选小组又找了三四个月,仅崔嵬过目的孩子也有三四百人,可还是没有一个让他满意的。就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与崔嵬同住前后院的于蓝送来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小家伙穿着大衣,戴一顶皮帽子,眉毛又粗又浓,眼眸子乌黑明亮,倔强的嘴紧闭着,浑身充满一股嘎劲儿。小组成员一看欣喜若狂:“这不就是我们要找的嘎子吗?”马上发个电报让小家伙来北京看一看。
安吉斯,蒙古族人,当年13岁,正念小学六年级,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父母都是老干部,母亲和于蓝是同学,又一起参加革命,后来又都当了人大代表,经常在一起开会,相互之间有来往。于蓝从以往接触中知道在草原长大的安吉斯机灵活泼,会游泳、骑马、射箭、摔跤,特别是身上有股调皮劲儿。得知“嘎子”难产,特意要来他的照片向崔嵬做了推荐。
《小兵张嘎》剧照
安吉斯虽初来乍到,但给摄制组留下颇深的印象。在他到达北京的那天,张华勋去接站,回厂途中问他:“‘安吉斯’是什么意思?”他回答得十分干脆:“就是铧犁。”又问:“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呢?”回答是:“好为人民耕地呀!”这让张华勋感到有点意思。在崔嵬家见面时,也安排了另几位候选的小朋友一起到场,其他孩子都显得有些腼腆、拘束,唯独他很随便,在屋里东瞧瞧、西望望,翻书看画,自然惬意。在院子里活动的时候,他又马上成为小朋友们的中心人物,无论是哪种活动,都是他的主意多、力气大。这些表现立即征服了崔嵬。
《小兵张嘎》剧照
1963年6月,摄制组开赴白洋淀外景地,因崔嵬忙于复查外景,由导演组留在驻地的人员组织小演员们排戏。这些从来没有接触过任何文艺活动的孩子们,全然不懂“表演”是怎么一回事,演胖墩的吴克勤对台词时完全像读课文那样念词,安吉斯以及扮演玉英的李小燕则对角色感到无所适从。崔嵬回来一看,说了声“嘿,这怎么行”,便不让再给小演员排练,规定从第二天起两个男孩都脱光膀子、赤脚,跟白洋淀的孩子们一块儿去玩;演玉英的李小燕则练划船,小演员们听了极为开心。几天过去了,三个小演员晒得黝黑黝黑,化妆师担心不好化妆,崔嵬说:“不要紧,就要那个黑劲儿。”此后,他都一直不给小演员们排戏,相反跟他们一起游戏,还组织他们和当地孩子摔跤。有的同志曾担心,孩子放野了,戏照样不会演。崔嵬笃定地表示: “真野了,演嘎子就不难。”
《小兵张嘎》剧照
果然一切都在崔嵬的意料之中。正式开始拍摄的第一场戏是大堤上嘎子和胖墩摔跤,这对安吉斯和吴克勤来说是拿手好戏,两个不会表演的小演员,俨然成了水银灯下的老手,那么松弛、自然,毫不顾及周围的一切,一招一式十分顶真地在摔跤。这一切都被摄影机完整地记录下来,而且许多精彩的镜头都是现场即兴拍到。仅花了两天的时间,小演员们就在“游戏”中出色地拍摄了一场重头戏。
导演崔嵬与小演员合影
在后来的拍摄中,崔嵬几乎都不给小演员排戏,更多的是强调现场的即兴表演。为了诱发小演员第一次最真挚的情感,有时拍摄完全是在一种极巧妙的布置下进行的,摄影师拍摄下来的往往就这么一条。例如嘎子要夺罗金保的枪、被罗一把掀倒在地的镜头,崔嵬根据演员倔强的个性,考虑如果给演员以突然袭击,会得到最真实的效果,便作了相关布置。实拍时只有安吉斯一人以为是试戏,开拍后扮演罗金保的张莹用力一推将安吉斯推出去,他仰面朝天摔倒在地上,霍地蹿了起来瞪着张莹,好像在说“你这家伙怎么动真”,这一反应正与剧中所要求嘎子的情绪完全吻合,获得极其真实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