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战争是残酷的,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很多人都被迫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地方,去另谋生路。面对眼前的国破山河,也有很多人踏上了护国的道路。在通往胜利的道路上,许许多多的英雄用自己的英勇无畏在前方披荆斩棘。胜利后的英雄们并没有炫耀自己的功绩,大多数都是隐姓埋名的继续自己平凡的日子。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在1984年,一个普通的小山村里有一名老人安详的去世了。老人的岁数不小了,走的也很安详。但老人去世这件看似普通的事情背后却牵扯出了另外一件不寻常的事情。时间过去的很快,在老人已经离世的第二十八个年头里,孙子在对老人留下的遗物进行再次收纳规整的时候,竟翻出了一张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的纸,皱皱巴巴的,上面还写着一些字。仔细查看后发现,纸上写的字是"双枪春姐"。
这让老人的孙子意识到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于是他便拿着这张泛黄的纸张去问父亲,仔细询问下才知道,原来自己已经去世的奶奶原来是这么了不起的人。原来,老人的名字叫做贾春英,出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因为家境贫穷再加上女孩的社会地位低,所以贾春英在很小的时候就把她卖给了别人当童养媳。当时的她还只是一个孩子,但黑暗社会的枷锁还是将她紧紧的束缚起来。
童养媳在当时的社会并不是什么罕见的存在,且社会地位低。说的好听是嫁过去,其实只是去当一个拿不到任何佣金的仆人罢了。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压迫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终究也是过于沉重了。所以贾春英从小向往着能过上相对于现在更美好的生活。
贾春英有个亲戚就是参加了革命的革命者,贾春英也在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心中也埋下了想要参加革命道路的萌芽。贾春英经常被表哥鼓励着去祠堂听进步思想的读书会,一年下来,贾正英逐渐认识到自己现在生活为什么这样苦闷,最后下定决心,誓与自己的不公的命运反抗,想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争取自己满意的人生,1927年,贾正英正式加入革命组织。因为在这之前,贾春英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所以在部队上,必然要进行非常严格的训练。
从小就吃尽苦头的贾春英不但不怕苦,还特别用功的进行训练。不久便掌握了枪支的基本用法,更伤人佩服的是,很快她就会熟练的运用双枪进行战斗,且在战场上弹无虚发,百步穿杨。再加上她是个女人,所以给敌方和我方都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于是战场上"双枪春姐"的名声也逐渐传播开来。
贾春英少时想要出人头地的愿望得以实现,但名声来了,危险也随之而来。1936年10月,英勇善战的贾春英却遭到了叛徒的暴露。瞬间,贾春英就处于十分危险的地方。在与敌人进行盘旋过程中,贾春英的头部不小心被子弹划过,没有击中要害但是陷入了昏迷。等再次苏醒之后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了阶下囚。在被俘虏的这段日子里,贾春英受到了不少折磨,但倔强的她从来没想到过屈服。
待到1937年,国共进行合作后贾春英才被重新释放了出来。当时迎接贾春英出狱的是共事过很多年的老战友潘涛。因为之前的名声,追求贾春英的人不在少数。对她悉心照顾的潘涛,却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的走进了贾春英封闭的内心。最终,在贾春英出狱后的第二年里,两人便因为相爱共同组建了家庭。成为了幸福的一对。
但不幸的是潘涛在一次战争中失去了生命,只留下了当时正在执行秘密工作的贾春英和年幼的孩子。顾不得丧夫的伤心,为了更好的完成秘密任务。她只能带着儿子继续隐姓埋名的生活。新中国成立以后,贾春英便过上了归隐的生活,也不曾过多的说过自己的过去,村里有的人知道她曾经参加过革命,但对于她具体是干什么的,也都不知道。贾春英也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过。
结语:
我们的国家有很多英雄,国难当头,他们挺身而出。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无论男女老少,他们都在拼尽全力的贡献着自己。今天的我们面对像贾春英一样的老人,内心怎么能不信服、不敬佩。而且,不论过去多少年,像贾春英这样老一辈的人对国家所做的贡献都值得我们用心去铭记。
引用资料:《党史纵览》《中国档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