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巴特说过"历史意味着我们出生之前的一切",无论是历史影像还是当代影像艺术,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和21世纪最活跃的艺术形态,不仅是历史与岁月的收藏,也是某一段历史和某一时期人物重要的参考环节,更可以帮助我们改写或更正或补白历史。
文/高 阳
亚洲第一个影像拍卖专场策划人,中国第一本摄影收藏与投资指南书的主编——作为中国影像市场的拓荒者,中国影像艺术品专场拍卖的操盘手,她经手超过一万件的影像艺术品,交易超过一个亿人民币的影像藏品,她自己也是藏家,她向多个文化艺术机构捐赠影像艺术品,她到各大专院校和摄影节布道影像艺术品收藏。她身上笼罩着耀眼而神秘的光环。然而,在见到她的那一刻,我采访前的紧张情绪转瞬即逝——简洁利落的短发,优雅大气的珍珠耳饰,嘴角自信的笑容,品味不凡的衣着——她就是华辰拍卖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欣。
书香门第,漂流四海
李欣出身于书香世家,她的爷爷是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家李时,父亲是大学教授,研究古典诗词。回忆起童年,有这样一个场景使她总是难以忘怀:"我父亲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去图书馆,他把写作所需要的资料记在小卡片上,然后带回家。母亲的字很漂亮,常常帮父亲誊书稿。在那个没有电脑, 打印机也不普及的年代,在看似枯燥的耕耘中,父亲积攒了许多这样的小卡片。父亲写书时,年幼的李欣就踮着脚从父亲的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有模有样地看着,这时候父亲就会把她抱在怀里,教她认字。我边学边想,我将来能成为一名作家就好了。"
长大后,李欣远赴德国学习国际贸易,并顺利在德国就职。然而,身处异国的她总觉得有所缺憾,特别是当她伫足于莱茵河畔,等待印有cosco(远洋)字样的船驶过时,一个想法 涌上心头——"这是中国的船"。割舍不断的思乡之情,还有远在故乡年迈父母的召唤,让她毅然踏上了归国的路程。
李欣接触的第一位摄影人是中国女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的"红墙摄影师"侯波。2003年,侯波受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主席弗朗索瓦·赫伯尔特之邀,前往最大的国际摄影节举办专场摄影展览。李欣协助侯波老人监制展品,办理手续等种种事务性的工作,将这位见证了上世纪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的老人及作品推向海外。在她不遗余力地争取下,侯老的巡回展在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和台湾等地顺利举办。2006年的平遥国际摄影节上,李欣参与策划的侯波、徐肖冰摄影精品展,一举荣获了摄影节的最高奖项。她认真的态度、专业的素养得到了侯老等的认可,也因此与他们结下深厚友谊。
在侯老等摄影前辈的指点下,李欣对于摄影和收藏萌发了浓厚的兴趣,她开始去各大拍卖公司和画廊搜寻摄影作品,然而,结果却令她大失所望。在北京798,她发现只有"百年印象"这一家画廊做影像相关的一级市场,而二级市场内影像作品则难觅踪影。"既然没有人做这件事,那我来试试!!"敢于挑战的她毅然成为国内影像拍卖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华辰影像2009年秋拍 侯波《开国大典》 华辰影像供图
开天辟地,初创辉煌
2006年11月23日,这一天,注定会被中国摄影史铭记,北京王府半岛酒店内慕名而至的买家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一刻: 中国第一场影像拍卖成功举办。中国火车摄影第一人王福春激动地对李欣说:"摄影人的春天来了"。
首场拍卖即取得245.6万元总成交额,成交率达63.64%。解海龙代表作《希望工程——大眼睛》拍出了30.8万元的高价,而李欣也随即宣布,将拍卖所得全数捐助,用于在西藏建设"大眼睛"小学。
掌声雷动中,她长舒了一口气——是的,酝酿中国影像第一拍的艰辛只有自己懂得。在多少个忐忑不安的无眠之夜中, 历时两年多的市场调查与资料收集,无数人的不解与质疑,她用厚厚一本项目策划书与一场完美的拍卖证明了自己。
可她没有想到,还有更大的挑战在等着自己。2008年金融风暴袭来,尚没有多少盈利的影像拍卖就暂停在2009年的春天。"那年,企业压力大,没有人知道影像拍卖能不能继续走下去。
然而她对于行业变化有着比旁人更为清晰敏感的认识:"我始终相信,摄影文化有宝贵的文化与历史价值,老照片是我们的昨天,纪实照片是今天,当代影像是我们的未来。不忘记历史、活在当下、展望未来,缺一不可,这个社会需要我们继续做下去"。
力排众议的她坚持下来了,华辰也成为了唯一一家坚持做影像专场拍卖的中国拍卖行。虽然她经常调侃自己有"拍后抑郁症",因为每次的付出与回报总都不成正比。时至今年,华辰影像已经走过了11年。
2006年11月,首场华辰影像拍卖现场 华辰影像供图
家国情怀,大爱人生
"学艺术史的不一定懂摄影,懂摄影的人完全不懂艺术史",李欣在谈到中国影像界的困局时非常感慨地说道,"我们目前还没有一本完整的中国摄影史,没有一个健全的中国摄影博物馆,我们也缺乏摄影理论和批评方面的人才。诸多因素导致我们的摄影收藏还处在一个待兴起的阶段。"充满实干精神的她并没有被这一串问题难倒。没有的,就意味着有机会,她依然决定从自己做起。
从2012年起,李欣在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艺术高校开设了一系列关于影像艺术品收藏与投资的讲座和学术讨论。从根源入手,在年轻学子中间开始推广影像收藏与鉴赏的概念。2013年开始设立"影像艺术品收藏和投资人才成长计划",旨在培养愿意从事摄影史及摄影文化研究的青年。2017年设立了"影像艺术品收藏和投资助研计划",为高校摄影教师提供研修影像艺术品市场的机会。此外,她还分别在2007年和2017年策划主办了两次影像艺术品收藏的学术讨论,请各路专家学者为中国的摄影收藏把脉献策。
从事摄影收藏十多年来,李欣与国内外几十家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摄影机构,几百位收藏家、艺术家和代理人建立起了良好的工作联系,其中包括了帮助阿尔勒国际摄影节、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美国GETTY博物馆、纽约亚 洲协会等国外一流的收藏机构,以及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等国家级文博机构和一批民营博物馆和艺术馆收藏中国影像艺术品。例如,2009年策划了"纪念建国60 周年-中国纪实摄影精品暨文明经典杰出摄影家评选和收藏展",将这批宝贵的影像永久地留在了世界文化遗产地鼓浪屿正在筹建的摄影博物馆。2008年帮助西班牙瓦伦西亚现代艺术博物馆策划的"瓦伦西亚55天"中国主题展收藏中国摄影家的作品。
2017年,李欣主编的《影像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在上海影像博览会举办了学术研讨会和首发,这是中国的第一本影像收藏工具书。从不涉足市场的著名学者陈丹青欣然提笔为书作序祝贺,对李欣11年的努力颇为赞赏:"诚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而为之始能有道,有道始得增益,实在是可圈可点的一份业绩。"她处在一个交易平台,却承担了部分教育的职责。她完成了自己幼时的梦想,将她祖孙三代的书一起摆上了各大图书馆的书架子上。
在影像艺术品仍处于初级阶段之时,作为市场经营者的李欣,还创建出义卖作品的方法帮助摄影人。在得知曾获"建国以来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的纪实摄影家赵铁林患病无钱医治的消息后,李欣动用了全部资源,组织一众好友整理摄影家的经典传世之作,发起了无偿义卖。短短三天 100幅摄影作品很快售罄,为赵铁林募集20多万的救命钱。这次活动,不仅唤起社会各界对独立摄影师命运的关注,还建立起了业界切实可行的一种互助模式,为后来者广为采用。
2016年艺术北京(右二为李欣) 华辰影像供图
李欣在艺门画廊 华辰影像供图
展望未来,续写传奇
经过11年艺术品市场的磨砺,华辰影像拍卖团队在李欣的领导下,不仅在亚洲影像拍卖界取得了难以撼动的领先地位,也逐渐体现出了虹吸效应。自2013年华辰影像已成为国际上最大的中国题材影像艺术品交易平台。华辰影像作为重要的交易平台和枢纽,每一次的拍卖都为收藏界和摄影人带来新的内容和新的学术研究素材,补白或修正中国的影像史和摄影史。现在的华辰影像,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实体,它还是中国摄影文化和构建世界摄影文化交流的一个推动者和润滑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一步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
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在文化领域投入的增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包括政治、军事上的综合发展,无论是中国题材的当代影像艺术品,还是反映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影像,都很受关注,在全世界也出现了中国历史影像研究蓬勃发展的趋势。
"如何在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在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摄影界和影像艺术品收藏领域提出中国主张,构建中国摄影文化的学术脉络和市场价格体系,树立中国摄影文化收藏的标准?"李欣坦言,"中国应有自己的理论团队,根据中国的文化历史背景, 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当代艺术史,掌控自己文化艺术的话语权。"李欣期盼着在当代理论学者帮助下,共同梳理当代摄影史,建立评判体系。只有这样,中华文化影响力才能持续扩大,中国故事、中国声音才能广泛传播,我们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才能进一步增强。
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的摄影收藏市场能够有进一步的发展,李欣的中国梦早日照进现实。
罗兰·巴特说过"历史意味着我们出生之前的一切",无论是历史影像还是当代影像艺术,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和21世纪最活跃的艺术形态,不仅是历史与岁月的收藏,也是某一段历史和某一时期人物重要的参考环节,更可以帮助我们改写或更正或补白历史。
采访手记:
李欣在采访中提及最多的两个词是"责任"与"贡献"。这位干练的女性以她丰富的经历、专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带我领略影像艺术品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她坚信影像是21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形态,而她也做好了准备迎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国的摄影收藏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本文发表于《中华英才》杂志二月刊,由华辰影像在今日头条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