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春秋十二郎
4月8日凌晨,“春晚之父”黄一鹤先生去世了。
消息传开后,许多人在震悼之余,也在心里默数了下时间。距离第一场春晚的开播,不知不觉竟已过去了36年。
记忆中的陈小二早已告别了央视,“freestyle王者”赵丽蓉老师也驾鹤西去,就连“小品王”赵本山也已离开舞台多年。
30多年的时间里,春晚总导演前后有过几十位,但从未有人能像黄一鹤这般在群众心里拥有特殊地位。提起他的名字,很多老人都会想起那年除夕夜全家在电视机前度过的欢乐时光。
对于国人来说,他已不仅仅是一位文艺工作者,而更像是家中的亲人、长者,甚至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在一年中亲情最浓、传统气息最重的日子里,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将天下中国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是改革开放新时代下的第一批文艺开拓者。他打开了内地流行音乐的大门,创立了晚会的基本形式,甚至让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今黄一鹤走了,可他留下来的,却绝不仅仅是一台春晚那么简单。
2009年,有媒体举办了评选历年来观众最喜爱春晚的活动。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年代最久远、技术最落后、准备最仓促的83年首届春晚,以最高的票数问鼎榜首。
对此,黄一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道:
“20多年以前的事情,观众们还不忘,还想着投它票,我非常感动。但另一方面,现在科技和演员实力都远胜之前,条件这么好,为什么观众还忘不了第一届呢?”
这场时隔了36年的晚会,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似乎确实有些简陋,甚至可以用“寒酸”来形容。
600平米的演播厅、全场演职人员和观众加起来不过60人,只有5台摄像机。台上的主持人和演员各种随机应变,台下的观众恰着瓜子唠着嗑,莫名中给人一种草台班子搭戏的喜感。
就连黄一鹤自己也亲口承认,83年春晚的准备工作太仓促。从确定演出到大年三十,只留了一个月的时间。开播之前没有宣传、没有预告,全国的观众根本不知道央视还憋了个大招。
只是那年除夕夜,以往北京城大街小巷里叮当乱响的鞭炮陡然平息。偶尔几声爆竹声传来,似乎提醒着世人,过去习惯于大年夜上街放炮仗的人们,此刻全都聚在家里盯着电视机。
“只想办一个联欢会”的黄一鹤,根本没料到他最后能开辟中国电视史上的新纪元。
83年春晚成功的原因,在许多年后,被陈佩斯道出了个中原委:
“我觉得当年春晚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明确地传达了一个信息,就是把快乐还给人民。”
然而这份快乐的诞生,对黄一鹤来讲,却很厚重、很坎坷。
1983年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之初,无论是文艺形式还是欣赏意识都停留在一个“百废待兴”的阶段。当黄一鹤在研讨会上提出“搞直播”的想法后,立刻招致了与会人员的一片声讨。
人们的担忧大多集中在意识形态方面。4个多小时的晚会,这么长的时间里一旦有人说错话,立刻就会在全国观众的面前被放大,想弥补都来不及。
为此,黄一鹤在挑选主持人时,特意给台上的主持人组合“掺沙子”。相声演员出身的马季和姜昆负责抖包袱和串场,为了防止他俩无意中斗贫、格调出现偏差,他又安排了“学院派”的喜剧演员王景愚来“中和”二人。
至于刘晓庆,则是黄一鹤找来的“流量担当”。前者刚在电影《小花》中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