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清华大学终于确认,世界顶尖结构生物学家、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颜宁近日已受聘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将于近期前往该校任教。
在美国,教授评级次序依次为助理教授、副教授、正教授和讲席教授,讲席教授(Chair Professorship)是位于正教授之上的一个头衔,获此头衔的学者都是在各自领域特别杰出且成就非凡的教授。
对于此,颜宁表示,“当一大批清华北大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博士后,以及我们这些从这里起步的年轻学者成为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哈佛、耶鲁这些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争相聘任的人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骄傲地宣传我们的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了。”
长安街知事APP了解到,在聘期内,颜宁将在普林斯顿大学继续从事高水平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也会保持与清华的联系,在符合两校规范的情况下,安排出时间在清华继续从事一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推动两校和中美两国间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
颜宁,2007年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刚满30岁就成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9年时间里,她一次又一次展现着自己的实力。
2016年6月《科学》杂志评出十大中国科学家之星,颜宁和清华原校长、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一同入选。同年9月,世界顶级核心期刊《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又相继刊发这位清华大学女教授的两项科研成果,全球瞩目。
一月之内两篇重磅文章,已经不是第一次。2015年7月,颜宁就曾连发《自然》《科学》,这节奏一度把科研界群众震惊得缓不过神儿。此外,她还登上CCTV“开讲啦”节目,被大家奉为新一代学术女神。
对于颜宁来说,受聘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其实是一个不容易的决定。她表示:“因为过去10年我在清华大学获得了极好的支持。清华有优秀的学生,有给我动力和压力的优秀又友好的同事,有给我全力支持的学校和学院管理部门等等。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软硬件支持下,我取得的科研成果甚至超过了自己回清华之初的预期。”
为何离开?颜宁用“居安思危”解释:“我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故步自封而不自知。换一种环境,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新的压力,刺激自己获得灵感,希望能够在科学上取得新的突破。”
“另一方面,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都是我的母校,能够在这两所让我骄傲的母校任教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颜宁说,我很开心10年前清华大学向我伸出了橄榄枝,两年前普林斯顿大学也同样向我伸出了橄榄枝,让我得以梦想成真。我也会凭着对清华的热爱,尽己所能,促进普林斯顿等国外一流学府与清华的交流合作。这也是我在这个阶段回报母校的一种方式。”
1996年,颜宁从黄村一中(现大兴一中)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她兴趣广泛,明星八卦、书籍电影、网络小说,聊起来都能滔滔不绝,大二时还当选了学生会主席。在一次接受采访时颜宁说,她当时“从未想过当科学家”,出国留学的想法最初只是为了开阔眼界。
颜宁大四那年,已经是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的施一公来清华演讲,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施教授也是当年负责面试亚洲学生的面试官。
准备赴美留学的颜宁写信给施一公,坦言“我觉得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已达到贵校的要求,我希望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但申请出国太浪费时间和金钱了,如果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我,我就不用再花精力申请别的学校……”
第一次收到如此“牛”的来信,施一公感到非常好奇。亲自面试颜宁之后,她成了普林斯顿大学录取的首届中国学生,在这小镇上醉心于科研,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
科学发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因而颜宁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攻关期间,清早就去实验室,一直连续工作到次日凌晨五六点,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眯一会儿又爬起来继续工作。
一位熟悉颜宁的学生告诉长安街知事APP,清华常常举办论坛、讲座,但名声在外的颜教授几乎不露面。在科研最紧张的时候,颜宁心无旁骛做实验,“手机会直接关机,只有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