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国际比赛,“反兴奋剂”总是绕不开的话题,本届奥运会也是如此。
本届奥运会开幕前,俄罗斯人收到了一份文件,证明来里约的机票可以直接取消。这几天俄罗斯残疾人奥运会代表团又全面禁止参加后续里约残疾人奥运会。另一方面,国际奥委会对服用兴奋剂的态度坚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
对奥运会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比赛开始不久,我国游泳运动员孙杨也卷入了“禁药”风波。当然不是药物投药,而是在“药”——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后,澳大利亚游泳选手霍顿嘲讽孙杨是“药骗子”。这可能激怒小伙伴们。
(颁奖典礼后和霍顿握手的样子)
为什么霍顿要陷害孙杨?一方面来自不齿的心理战,另一方面来自“偏见”。
在霍顿看来,孙杨之前服用过禁药(小伙伴们都知道是五福),国家游泳队也说过“黑死病”,所以出言不逊。这么说,霍顿的逻辑是,运动员或运动队一旦出现“污点”,每天泡在水里也洗不好。既然盯着眼睛看,长安君今天跟着霍顿的“回头看”事故,挖掘了“兴奋剂”的黑色历史,找出最先玷污这个池塘清水的人是谁。
回到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第三届奥运会马拉松赛上,美籍英国人托马斯斯是众多参赛选手之一。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教练查尔斯卢卡斯拿着注射器跟着他。快到终点的时候,雅思体力几乎空了,注射器给——卢卡斯打了一针“曼宁”,让他喝了一杯威士忌。因此,雅思在原地满血复活,获得了冠军。
据说雅思是现代奥运会上第一个服用兴奋剂的人。
但是那个时代的价值观与今天大不相同。使用兴奋剂并不显眼,人们以使用兴奋剂为荣。斯赢得比赛后,官方报道甚至说:“马拉松比赛从医学上证明了药物对长跑运动员的重要性!”肯定了。
“兴奋剂”在医学上是指中原刺激和兴奋人体神经系统以提高功能状态的药物。之后在体育界,一般指可用于人体功能的药物,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成绩的药物。这个恶魔来到地上时,其真面目还不为人所知。随着兴奋剂的广泛使用,兴奋剂的“恶”面逐渐显露出来。例如,某些兴奋剂会导致肝脏、心血管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灾难性后果,甚至导致运动员死亡。
视线于1960年转移到罗马,100公里自行车计时比赛正在紧张进行。在车队中,丹麦选手裸体杰森突然失去平衡,严重摔倒在路上。人们上前搀扶时,不料发现他已经死了。本来,比赛前杰森过量服用苯丙胺和酒精的混合剂,导致猝死。这个结论震动体育界。从此兴奋剂魔鬼的属性广为人知。可怜的杰森成为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因服用兴奋剂而在赛场上猝死的案例。
(照片:杰森被员工转移的样子)
正是发生了“Jason事件”,国际奥委会(IOC)()才高举反兴奋剂旗,担任了国际体坛反兴奋剂的先锋。反兴奋剂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既是对公平竞争的诉求,也是对科学规律的尊重。但是真正的错误在于明明知道兴奋剂的恶魔脸,但有些人选择逆流而上。其中有研究机关、官员和运动员本人。
兴奋剂“研究机构”中最臭名昭著的是美国的巴尔科实验室。1984年,巴尔科研究所推出了ZMA,这款强力兴奋剂自成立以来一直穿着营养品外衣。如果匿名田径教练没有把JMA留下的注射器送到美国反兴奋剂局,这个产生了无数冠军的恶魔还不知道该隐藏多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事实上,ZMA是一种伪装的新型类固醇-THG,可以刺激肌肉和骨细胞产生新的蛋白质,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肌纤维的生长,加倍睾酮的作用,很多人依靠获得金牌。
从1984年上市到2003年曝光,这段时间的黑幕有多少?从2003年巴黎世锦赛百米冠军柯林斯可以看出,——对电视摄像机摄像机说“谢谢你,ZMA”。此外,美国田径“女飞人”琼斯、男子短跑名将加特林、蒙哥马利、美国棒球本垒打王本兹和ZMA都脱不了关系。
(照片是巴尔科研究所推出的ZMA)
兴奋剂的发明和使用已经足够令人震惊,但更可怕的是,官员们借用公共权力,帮助兴奋剂继续“作恶”。
美国奥委会前反兴奋剂官员埃克森证实,美国奥委会曾庇护刘易斯等众多美国体育明星服用兴奋剂。从1988年到2000年,超过100名美国运动员在未通过兴奋剂检查后仍然获得了参加比赛的机会。请看9枚奥运会金牌得主卡尔刘易斯接受采访。
时是怎么说的吧——他说,“自己曾被检测出服用三种违禁药品,但都被美国奥委会网开一面,自己当时得到了与‘数百位其他选手’一样的对待。”抛开兴奋剂发明创造、官员营私舞弊不谈,运动员是兴奋剂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不是所有运动员都能够守住自己的底线。伦敦奥运会期间,澳大利亚13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本土运动员表示会考虑使用兴奋剂。
实际比赛中,就连一些著名的运动员都在兴奋剂面前自我放弃,例如,2007年,美国女飞人琼斯交代出自己的丑恶行径,从荣誉巅峰重重摔下。而奥运会最大的兴奋剂丑闻,莫过于美国短跑明星约翰逊。自1981年开始,约翰逊就开始服用兴奋剂,以确保自己在跑道上独领风骚,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约翰逊在第一天百米决赛中创造了9秒79的新世界纪录,但第二天就被查出尿检呈阳性。小小尿瓶,让他由英雄变成恶棍。
(图为琼斯承认服用兴奋剂)
由此可见,西方运动史“黑”的不堪回首。从最先发明、最先使用,到主动投入研究、官员帮助作弊,再到运动员主动寻求兴奋剂。这一路走来,有多少金牌是干干净净的呢?诚然,金牌能够换来无上的荣誉与大笔的财富,但纸里包不住火,“作弊”换来的成绩,终有一天会真相大白。
回顾我们国家的运动史,也可以看到兴奋剂染过的历史。1994年的广岛亚运会,中国队被剥夺了12枚金牌,这是因为我国运动员的尿检样品中检测出合成类胆固醇——一种能促进肌肉生长的人工合成物,与人体雄性激素类似。此事在国际上被称为"近代运动史上最大的药物丑闻",甚至中国游泳队被禁止参加1995年的泛太平洋游泳赛。后来,国家游泳队接连爆出携带、服用兴奋剂的丑闻。1999年,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向兴奋剂宣战。
但是,我们国家向兴奋剂宣战的决心是坚决的。
一方面,兴奋剂检测硬件条件大为改善,中国兴奋剂检测实验室检测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为了保持中国兴奋剂检测实验室的检测水平,国家体育总局不惜投入大量经费购买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打造出一流的兴奋剂检测实验室。
另一方面,兴奋剂检查数量逐年递增,1990年检查数量仅有165例,而如今保持在每年15000例左右,无论是优秀运动员,还是普通运动员,都被纳入这个反兴奋剂监管的大网之中。与此同时,反兴奋剂法制建设日趋完善,《体育法》、《反兴奋剂条例》、《反兴奋剂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都将“反兴奋剂”作为打击对象明确提出。
也许不少国家,或多或少都走过兴奋剂的弯路,但重要的是,是否能够痛定思痛、回到正途。在这方面,我们国家做出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历史上曾有过污点而全盘否定如今的运动员,不仅是对运动员的不尊重,而且也是一种无知的偏见。
回顾历史,澳大利亚在“嗑药”这条路上走的也很远。1988年,澳大利亚现代五项运动员Alex Watson,因过量的咖啡因含量在汉城奥运会被取消资格遣返回国,遭停赛2年。2013年,澳大利亚自行车赛传奇人物Stuart Ogrady承认自己在1998年环法自行车赛前使用了兴奋剂。
鉴于这些,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质疑,因为澳大利亚曾有过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所以今天在里约的澳大利亚运动员就一定会再次服用?这个逻辑显然无法成立。有的时候,“向前看”比“向后看”更有意义。
(图为里约奥运圣火点燃)
《奥林匹克宪章》写道:“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公平竞争,反对歧视,建立友谊,是举办奥运会的初衷。在抗击兴奋剂的这场战斗中,我们国家的行动有目共睹。而现在,需要看西方国家怎么做了。
长安剑致力于创作精品好文,欢迎小伙伴分享转发,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需标注“转自长安剑微信公众号ID:changan-j”并标明作者,否则视为侵权。
有想向长安君投稿的小伙伴,可以发至这个邮箱喔:changanjwj@163.com 等你!
互动区
昨日文章:《快乐奥运!终于,我们可以用温暖的眼光看待遭遇的“不公”……》、《【穿越之“法”】与狄仁杰齐名,连CSI都提到的中国“法医”鼻祖,竟是他!》、《致法律界有辞职想法的朋友……》、《【三分钟法治新闻全知道】伊朗前总统致信奥巴马,催其“还钱”》
@“Mr. Vic”:希望这种理性,这种温暖,可以继续传递下去。
@“赵先生”:感觉挺不错的一篇文章 其实是我们好像真的不太在意奥运了…… 国家已经强大到不需要通过奥运来体现什么了。
@“无名氏”:刘翔永远都应该得到尊重和赞扬,他是中国男子田径项目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金牌,以往中国连决赛都进不去,他也是黄种人短跑第一个金牌,整个亚洲都以他为荣也就在中国被人喷,他的功远远的大于过
@“那年冬天”:其实运动员辛苦拼搏了那么多年,等待的就是这一刻,他们比我们还想得到奖牌,得不得奖都应该值得我们尊敬!
@“、﹏天涯°”:给个赞,满满的正能量,中国网络需要这种文章,让网友更理智的看待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成为黑子!
@“司柏思”:不以金牌论英雄,能踏上奥运赛场的都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