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跑龙套,到主角,到导演,
这个奉献了无数经典的“喜剧之王”,
一直努力让世人快乐,
却也终究没被岁月饶过。
周星驰拍出一部又一部好电影,
搞笑中又带着小人物的奋斗和励志。
干净又有温度。
有人说,小时候看周星驰的电影,
看完了会笑。
长大了再看周星驰的电影,
回过神来,泪水早已爬满脸庞。
这些电影里的人也是曾经的周星驰,
他经历过家庭的破碎,
体会过生存的艰难,
见识过人情的凉薄。
他在戏里笑的那么开心,
别人就以为他真的不会哭。
其实,他一直活在不被人理解的世界里,
正如周星驰自己作词作曲的那首歌,
“无敌是多么寂寞,无敌是多么空虚,独自在顶峰中,冷风不断的吹过。我的寂寞,谁能明白我。”
真正懂他的人,在哪里?
这么多年也不过一句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很多人说周星驰拍电影的时候,
十分苛刻、脾气差,
可实际上,真正能懂他的人,太少了。
《心是孤独的猎手》里说道:
人越是明白,越是有追求,就越孤独。
筹备《少林足球》的时候,
周星驰给罗家英打了个电话:
“家英哥,我要拍一部电影,
你能来演一个角色吗?给我留几天档期。”
罗家英一听是周星驰,当即就同意了。
定装什么的都做好了,但结果电影开拍了,
周星驰突然说:
“不好意思,家英哥哥,
你的戏份被删掉了,
你不用拍了,对不起啊!”
罗家英气得直跺脚,他为此推了很多戏,
生气道:“你把我当哥了吗?”
后来再提起当年事,罗家英说:
“我们曾经很要好,但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联系了,
我觉得他为了拍出好电影心理变态,
简直走火入魔…… ”
周星驰向来是“对事不对人”,
他的脑子中只有他的作品,
他好像是不属于这个社会中的人。
周星驰的“强迫症”在电影创作上发挥到极致,
打一拳发出的是“嘭”还是“嗵”,
也要选一个最合适的。
在片场事无巨细到被称作“太上皇导演”,
杜琪峰就是因此和周星驰分道扬镳。
当年拍完《济公》之后,
杜琪峰公开指责周星驰,还放下话:
“这是最后一次,永远不会再合作。
这个人太难搞,拍的时候一直要改东西,
拍摄特别难推进!”
不仅导演“怕”他,演员也怕他。
周星驰只要进入状态,
好像不知道累一样,
甚至忘了别人也是需要休息的。
拍《少林足球》时,
大师兄铁头功那个镜头逗笑了无数人,
但拍摄现场一点也不好笑。
大师兄黄一飞连续被8个玻璃瓶加上水敲在头上,
周星驰还是不满意:“力度看起来不够真实,
碎片飞得不好看,还有没有瓶子?”
这时候黄一飞的脑袋真是又肿又出血,
道具组看着都揪心,谎称:“没有了。”
之后又拍,黄一飞被打昏过去,
一醒后,周星驰开口便问:“可以开工了吗?”
没有偏执,哪来经典。
1992年,香港票房前十名电影中,
有七部是他的作品。
他主演的包揽了前五名,其余五部中,
也有两部是他主演。
这是前无古人的票房成绩,至今无人打破。
越孤独的人,越优秀。
别人最重的是人情,最怕负的是义气;
但星爷最重的是电影,最怕负的是戏。
他是一个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
宁愿得罪导演、演员,
也绝不会辜负观众。
香港娱乐圈每隔几年
就要出现一次“倒周运动”。
这些年,人们眼看着他的身边人一个个离他而去,
他们这样评价周星驰:
罗家英:天才跟那白痴,那个分隔是一线之间。
元华:就很多人说他经常都很大脾气。
黄一飞:他对价钱看得很重。
林子聪:就不停要求更高更高,更好更好。
王晶:“周星驰的沧桑和忧郁是从头至尾的,
好像生活中你想看见他笑就得先付钱一样。”
但是,从结果来看,
“倒周运动”每次都是不了了之,
因为骂的人只管骂,
周星驰那边如幽谷深潭,毫无回音。
就连黄秋生都说:“你们只看见别人说周星驰,
你们看见周星驰说过别人吗?”
周星驰不回应,记者便要去问,
他答道:“我不愿意说,只愿意做,
因为别人不会听你说什么,而会看你做什么。”
或者淡淡的回应道:
“只想跟大家说一句:对不起,我老了!
我不喜欢响应,只想默默拍自己的电影。”
2013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邀请他出席。
星爷拒绝了:“我就不参加了。”
组委会不死心:既然本人不参加,
那就提供个宣传资料来充场面吧。
星爷的团队办事很讲究,
直接做了三种方案:
一是他作为演员的成绩;
二是他作为导演取得的成就;
三是他的电影取得的票房伟绩。
按理说,很全面,也可很客观。
但是,星爷说:不!不需要!
助理为难了:“那用什么啊?”
星爷平淡的说:
“就用‘电影工作者’五个字就可以了。”
助理给组委会打电话:“就用‘电影工作者’。”
组委会问:“然后呢?”
助理说:“没有然后了。”
组委会评委愣了,
反应过来,说了一句:“牛!”
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
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
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
孤独,是为了更清醒地活着。
叔本华说:“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
就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
周星驰不想解释,也不屑于解释,
他的人生中,做好拍戏、演戏这一件事就行了。
那些攻击性的言论,
那些是是非非交由时间来评判。
周星驰的“形单影只”是因为过于专注。
一直不断思考着人生,思考着问题,
把这些表现在作品中。
著名的“一万年”的台词,
是在西安坐公交车时想出来的,
甚至旁若无人的呐喊出来。
星辉公司曾有位工作五六年的会计,
但周星驰居然连对方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在他的生活里,除了思考电影,
就没有娱乐,不去旅游不去享受。
香港媒体都知道,
周星驰没什么好偷拍的。
“最多也就是吃个饭,
或者自己出去骑自行车,
跟拍他好无聊,都是做同样的事情。”
有记者问他跑车和单车,你更热爱哪个?
周星驰:骑单车,开跑车太快了,
你看不到周围环境,骑单车你真的看到,
还可以到一些很险的路。
你可以随时停下,
到一个小店吃一碗粥,还能继续走。
最重要的是,
你可以真的去很深入的看每一个地方,
每一个世界,开跑车什么都看不见就没了。
他喜欢自行车,还真的不是装。
周星驰有一辆古董法拉利,
因为很少开车,车技非常烂,
有一次,停个位置都停了8分钟。
与其放在车库里吃灰,不如送人。
他知道配乐师非常爱车,
便问他:“你是不是很喜欢我那个古董法拉利?”
“是啊,我可不可以去看?”
“看什么看,你拿去玩”
“哗,玩多久?”
“就放你那里了,有什么问题修好拿单子给我。”
很少见到周星驰穿着华贵的样子,
大多时间都是白T恤配上一双运动鞋,
导致香港狗仔每次写稿子的开头都是——
星爷又穿着他最爱的白汗衫和运动鞋。
遇到重要场合多一件休闲的西装外套。
《功夫》首映礼,
他很委屈的说“十年来我第一次穿上了皮鞋”。
这些年,他默默捐款,金额也不是小数目。
曾经0片酬参加《百万富翁慈善之夜》,
一举拿下一百万捐给玛丽医院做慈善。
汶川地震的时候也不手软,一下子捐了3000万。
可偏偏记者总爱说他小气抠门,对人吝啬。
大部分的事情,
他从未在有钱之后改变过,
这是很难得的一点。
一个人在巨富之后仍乐于过简朴生活,
正是因为从精神生活中获得更大的快乐。
2005年他宣传电影,
接受央视《面对面》主持人王志的采访,
王志问:“你这么有钱过不了普通人的生活。”
周星驰说:“拍电影是出于喜欢,
但平时过的就是普通人的生活。”
王志又问:“难道你这么有钱了,
还会回去吃方便面吗?”
这其实是个非善意的问题,
但周星驰却很认真地回答:
“其实我不但喜欢吃方便面,上海拉面我也喜欢,
我还喜欢吃牛排……”
有人认为他是故意装不懂,
但柴静采访他时提到,
“周星驰“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会管””。
周星驰说:“乱说,是谁说的?”
柴静说:“这是夸你认真。”
他才高兴地说,
“夸我认真吗?那就好啊。”
单纯可爱,不谙世故,
周星驰还是当年的周星驰。
从一头黑发到银丝,始终如一,
就像他始终亮闪闪的一双眼。
周星驰的心里就像住了一个长不大的小孩,
喜欢看漫画书,棒棒糖,喜欢功夫。
这个平日少言寡语的男人,
谈到童年和动画片滔滔不绝。
世事万象在他的脑海中只剩下四个字:
返璞归真。
他把这些可爱真实的童心投射到电影里,
《美人鱼》里姗姗为了挽留刘轩说,
“我唱歌给你听啊”,然后真的唱了起来。
哪个成年会搭理这些呢?
《西游伏妖篇》中,
玄奘用来降妖伏魔的法宝
是一首幼稚可笑的儿歌,
这是哄孩子的把戏不是吗?
但却很管用。
周星驰头发苍白,
世人总爱心疼他的衰老,
我却惊喜于这么多年是是非非,
他初心未变,依旧纯然充满生命力。
天才总是孤独的,孤独到最后,
也总是让人心疼的。
他有过几段外界盛传的感情,
但至今没有成立家庭。
28岁他才有了初恋罗慧娟,
后来是朱茵、莫文蔚、于文凤……
但这些人都相继离他而去。
初恋罗慧娟曾经这样评价过他:
“一个沉默的男人,面对爱人同样是缄默,
绝大部分女人,是没有耐心去了解他的,
不会哄人,不懂得宠你,
揭去才华的光环,这样没有温度的灵魂,
她们没有太多青春去焐热了。”
朱茵也说过:“他面对爱情的心智不太成熟。”
周星驰和罗慧娟
《西游降魔》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唐僧:我第一次看到你就爱上你了。
段小姐:爱多久。
唐僧:一千年,一万年。
柴静问:为什么要用多年前的这几句话?
周星驰:可能我对这几句话有情意。
柴静:我可不可以理解说这是一个不由分说的想法,
我就想在这个时候说出我一生中想说的这句话。
周星驰:对对对,你有这样感觉吗?
柴静:对。
周星驰突然有些怔住,喃喃自语说:
“谢谢你,谢谢你。”
他很孤独,
但他从未放弃乐观、追求浪漫与美好。
周星驰,56岁孤身一人,
但他却做好了我们最好的周星驰。
星爷,
谢谢你带给我们那么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