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同城君先跟大家聊一个比较严肃沉重的话题,那就是——癌。
如果时间倒退三十年左右,“癌”这个字估计没多少人知道。可现在,就是问幼儿园小朋友,他们都听过“癌”这个字。“癌”就在这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已经成为社会上,比较火爆的一个字。
各种网络词汇也特别喜欢以戏谑的方式用它:尴尬癌、直男癌、手癌、语言癌……但真的、真的、真的,其实大家还是很怕它,因为目前面对它依旧无能为力。
你们知道吗?病理上解释“癌”:上皮组织发生的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就是说,癌是恶性肿瘤的一种。不过在大家通常都认为“癌”=“恶性肿瘤”。
而“恶性肿瘤”又是人体局部组织的细胞克隆性的异常增生,发展迅速且呈弥漫式增长。在“癌”面前,中医和西医都很默契的达成一致,真的可以和平的坐下来一起聊聊了——因为都没什么特效方法。
当然咯,在这里还是就给大家讲讲中药抗癌。这可不是王婆卖瓜一样,同城君不会把中药捧到天上去,因为真没有特效药。在这里只给大家聊聊——照例还只是一味药——白头翁。(别名:野丈人、胡王使者,毛姑朵花《本经》,特意摆上,名字都比较有个性)
前面说起癌,也就是想跟大家聊聊这味药。
白头翁在中药里的功效是:清热凉血,解毒。治热毒血痢,温疟寒热。据现在临床实践证明,白头翁为治疗阿米巴痢疾的要药,单用较大剂量,即有效果。一般临床常用成方白头翁汤,出自仲景的《伤寒论》,即以本品为主药,配合黄连、黄柏、秦皮而成,既可用治阿米巴痢疾,也可用治细菌痢。
看到白头翁治痢疾这个功效,会觉得,这又如何?痢疾和癌又不是一回事。这个想法也确实对,在方剂中提到“白头翁汤”的评价是“热毒血痢之常用方”,确实也没提治癌症的事。那这是在写什么?
不急,先考究一下古人对于癌症的认识。
“营卫不通,寒气克于肠外与卫气相博,邪气居其间。”
“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也。”
简单说明一下就是,在中医认为,肿瘤这个东西,是因为气血运行不畅,然后又逢治病的邪气“比如不当的饮食,不当的作息,心情不畅长期导致的气滞”等等之类因素共同造就的,特别还强调的肠胃的功能的损害。所以关于肿瘤,中医大致的治疗思路就是:活血化瘀行气,驱邪扶正。这样的话,白头翁就有它治疗肿瘤的价值了。
因为这白头翁入大肠、肝、胃经,性偏寒苦,在《本经》上提到白头翁:"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金疮。"这“症瘕积聚”就如同肿瘤。
古代医家这样解释道:因为白头翁苦能下泄,辛能解散,寒能除热凉血,所以对于这症瘕积聚就能起到治疗作用。加上,肿瘤细胞也是身体异常的增生细胞,白头翁所主的治痢疾,也是可以杀死不正常的细菌痢,这一拍即合,用白头翁攻癌细胞也就有一定效果了。
当然对白头翁治疗热毒痢疾的解释也是有的,中医界金元四大家的李杲说“张仲景治热痢下重,用白头翁汤主之,盖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痢则下焦虚,故以纯苦之剂坚之”简要的就是说白头翁的苦寒性能坚固肾气,入大肠,胃经能降泄滞留在肠胃的痢疾,能够做到驱邪不伤症的效果。
白头翁饮片
从两方面讲起来,在中药里白头翁治痢疾,治疗症瘕积聚的功效,是有理论依据和临床效果的。至于到了今天,在经过无数种抗肿瘤的西药研发,化学治疗无特效之后,目前确实有很多学者开始把眼光转向中药研发。
尤其是肿瘤猖狂的年代里,秉着不妨试一试的心态,像白头翁这样在中药里提过有除“症瘕积聚”效果的药,自然也成为了研究重点。
同城君也秉着好学的心态浏览了一下这些学术实验报告得出的结论:白头翁中一些化学成分确实可以起到抗肿瘤细胞成长,甚至杀灭某些肿瘤细胞的作用……
不禁感叹,古代中医的哲学理论是古人通过取象类比的方法和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为什么总会觉得只是迷信或者巧合罢了?所以非得要经过大量的小白鼠数据验证,然后才去相信它是正确的吗?
倒是有一点是可以说明:哲学思维还是具有超越性,靠实验证明是不可能彻底明白的。相信白头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相信中医的思维方式,总有一天会被更多人认同。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本文由 “中医同城” 原创出品,作者泽兰。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
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zyto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