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6年,年轻的曹睿终于结束了战战兢兢的生活登上皇帝的宝座,是为魏明帝。
当魏明帝还是平原王时曾先纳虞氏为王妃,曹睿继位后却立了偏爱的毛氏为皇后。
出身河内大族的虞氏因没能被立为皇后很是伤感和不平,于是便冲着太皇太后吵闹说:“曹氏从来好立出身卑贱的人为皇后,从未有过以德取人的时候。皇后管理六宫内事,皇帝执掌天下大政,两人的职责本是相辅相承的。如今皇上没有一个好的开端,也很难说会有好的结果。也许在他们身上会发生亡国丧祀断送江山社稷的灾难呢!”
魏明帝闻知此言大怒,遂将虞氏废还邺宫,永远不再相见。
《三国志》记载虞氏曰:“曹氏自好立贱,未有能以义举者也。然后职内事,君听外政,其道相由而成,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者也。殆必由此亡国丧祀矣!”
其实,不仅仅是皇后的册立凭借皇帝个人好恶,纵观曹魏,皇帝的选择也是各种个人喜好的偶然结局。
一、曹丕与曹植
曹操征战一生,其子嗣也很多,仅卞夫人就为曹操生了四个儿子: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个儿子。
曹彰粗莽好武,曹熊体弱多病,因此太子之位就在曹丕和曹植两兄弟间诞生。
曹植自幼聪明,出口成章。
曹操建铜雀台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曹植提笔而就作《登台赋》。
曹操对曹植寄予厚望,以为他是最能成就大事的人。
次年曹植便向父亲曹操请缨跟随父亲西征,一年多下来结束了西部一盘散沙的局面,为此曹植因功被封为平原侯,不久又升为临菑侯。
三年后曹操征伐孙权时候,还安排曹植留守大本营邺城。
当时曹操用自己的经历谆谆教导曹植:“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
于是《三国志》有记载“几为太子者数矣”。
不过曹操对曹植才子气太浓、任性而行、不修饰约束自己、饮酒毫无节制等很不放心,于是在曹丕和曹植之间摇摆不定,这时一段偶然的谈话决定了曹丕的命运。
曹操在立嗣问题上对两个儿子拿捏不好,有一天与贾诩商讨完政务之后斥退身边的人,单独与贾诩聊天问:“你看我俩儿子哪个人更好一些?”
贾诩站在那很久没有回答,曹操又问道:“哎,我问你话呢,你不回答我是什么意思?”
贾诩说道:“刚才我联想到了一些事情,所以没有立刻回答。”
曹操问“联想到什么了?”
贾诩说到:“我想到袁绍和刘表两对父子(废长立幼的事情)”。
曹操大笑不止,心中对太子人选有了答案。
《三国志》记载:“太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
一段偶然的谈话,决定了曹丕的皇位。
220年12月10日,曹丕代汉称帝,司马懿在边上看着~
二、曹睿与曹霖
曹睿生于公元204年,年幼时聪明伶俐,深的曹操喜爱,曹操曾任曹睿与侍臣们一起并列出席朝廷宴会。
曹操高兴的说道:“我基於尔三世矣。”
不过曹丕继位后,曹睿生母甄氏冒犯了父亲曹丕而被赐死,曹睿也因此被贬。
所以在立嗣问题上,曹睿尽管身为长子,却因为其母甄姬的原因没有得到曹丕的青睐。
相反,曹丕特别宠爱曹霖,后来还产生了立旧妾徐姬之子京兆王曹礼为嗣的想法。
为此曹睿如履薄冰,处理事务小心谨慎,避免遭到责罚,对父亲曹丕和郭皇后也努力尽孝道,以此博取曹丕与郭皇后的欢心。
有一次曹睿跟随曹丕打猎,恰巧见到母子两鹿。
文帝一箭射杀了鹿母,招呼曹叡赶紧射杀子鹿。
曹叡咣当一声跪在地上说道:“陛下已经杀掉了母鹿,儿臣实在不忍心再杀掉它的孩子。”
说完曹睿哭泣不已。文帝有感于曾经杀了其母亲,于是深感惊奇曹睿孝道,而确定了立曹叡为太子的心意。
史书记载:帝常从文帝猎,见子母鹿。文帝射杀鹿母,使帝射鹿子,帝不从,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因涕泣。文帝即放弓箭,以此深奇之,而树立之意定。
226年,曹叡开始了他12年的统治。
司马懿在边上看着~
三、养子曹芳
根据史书记载,魏明帝后宫庞大,后宫妃嫔人员共达万数。
然而曹芳的子嗣却不繁盛。
截止到公元232年,曹睿仅有3个儿子出生,分别为曹冏、曹穆和曹殷,但是不幸的是,三个孩子都早夭了,此时曹睿已经30岁了。
公元231年曹殷出生,早在前几年曹冏、曹穆二子已经去世。
此时的魏明帝曹睿非常高兴,下诏大赦天下。
可是不久不到一周岁的曹殷去世,魏明帝悲伤不已。
曹芳是曹操儿子曹彰的孙子,按说本来不可能继承帝位。
因魏明帝曹叡的亲生儿子全部夭折,所以曹芳与秦王曹询被曹叡收为养子。
当曹睿重病之时,无奈之下的曹睿下诏立曹芳为皇太子,不久曹睿病故之后继位。
曹芳239年继位,纯属明帝无后嗣带来的偶然。
254年被司马师废掉,在位15年,司马家已经掌权多年。
四、文帝后嗣曹髦
如果皇位顺延下去,永远不可能轮到曹髦,因为曹髦的父亲为魏明帝曹睿的弟弟东海定王曹霖,曹髦一生本可以做一个富贵王爷。
但是公元254年,曹芳与身边近臣意图废黜司马师,反而被司马师察觉。
于是主政的司马师借魏明帝的皇后郭氏(即郭太后)的名义废黜曹芳并提出立彭城王曹据,但郭氏处于自身利益坚决反对,郭太后认为曹据是魏明帝的叔父,如果立彭城王曹据则魏明帝无人奉祀,而且彭城王继位,自己作为新帝的侄媳也会造成身份尴尬,力主立魏明帝弟弟东海王曹的儿子曹髦为帝。
在254年的时候,纵观曹丕之下的子孙中已经凋零无几。
曹丕子孙几乎全部与曹丕一致,属于短命之人。
曹丕之下的诸子孙中,曹睿去世的时候只有东海王曹霖在世,而且其他兄弟都没有子嗣,于是东海王曹霖一脉成为当时最近的一支。
而在东海王曹霖的家中,“闺门之内,婢妾之间,多所残害”,本来人丁不旺,只有高贵乡公髦和幼子曹启两人。
根据《三国志》记载:“高贵公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之风流也”。
于是无论是论辈分、血缘还是才华,高贵乡公曹髦成为司马氏和郭太后能够同时接纳的人选。
曹髦就因为偶然的变故,捡到了皇帝的宝座。
曹髦值得多提一句,确实是一位少年英主。
在继位的254年,司马师暗中问钟会对新皇帝的评价,钟会对司马师评价曹髦曰:“才同陈思,武类太祖。”
可惜,260年,司马昭直接杀掉了曹髦。
在位16年。
从史料记载来看,曹髦在位几年间,经常造访太学和饱学之士,推崇少康并举办对贤者按照古人之礼节进行聘任。
五、胆小的曹奂
如果曹髦也能平稳的执政,也许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但是曹髦孤注一掷失败了。
权力威势日渐削弱而感到不胜忿恨的曹髦,终于于公元260年5月6日晚上在陵云台部署甲士并拔出了宝剑,高呼“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出兵开始讨伐司马昭。
曹髦对侍臣说道:“行之决矣!正使死何惧,况不必死邪!”曹髦冲散了司马昭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的军队,然而最终却被成济抽出的长戈刺死。
最终司马昭威逼郭太后下旨,以“情性暴戾,日月滋甚” “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祸”,应当“罪废为庶人,此儿亦宜以民礼葬之”。
于是曹髦死后被褫夺皇帝封号,其在位期间的年号均为高贵乡公。
经过司马昭和群臣商议,于是决定立燕王曹宇之子曹璜为皇帝,奉魏明帝曹叡之祀,改名曹奂。
立曹奂的原因很简单:此人胆小如鼠,绝对不会像曹操和曹丕父子一样英武。
曹奂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实际上手中毫无权力,在大臣和军队中也没有任何势力,完全是司马氏的傀儡。
曹奂继位后立即拜任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晋公,食邑增加两个郡(总共达十个郡),并加九锡之礼。
对司马家的子弟,尚未有爵位者皆封亭侯,赐钱千万帛万匹。
用司马炎的话说:“曹奂文不能经邦,武不能论道”。
曹魏皇帝继位全部充满了戏剧性的偶然,正如虞氏所说,国祚不会长久。
最终真的应验了,公元265年,司马代魏,曹氏政权灭亡。
(这里曹魏政权掐头去尾,算45年比较合理,也有算46年的)
曹奂这个人肉傀儡做了5年的摆设也终于解脱了,后面爽爽的活了47年,比司马炎还多活了12年,见证了八王之乱…
想想真是呵呵哒…
可是在曹魏宗亲中,有一个人从无帝王之念,却莫名其妙成了曹魏政权最大的获利者,他的四个儿子有3个封王,封邑均过几千户,其中一个儿子还入继大宗成为皇帝。
欲之此人是谁,请看下期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