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正是踏青好时节
人们走向山川河畔
沐浴温暖的春风,呼吸清新的空气
欣赏春天的美景,品尝春天的味道
此时,佛坪的春季野菜也上市了
趁着清明小长假
来佛坪享受一年一度的饕餮盛宴吧!
Part 01
树花菜
树花菜,别名水条、珍珠花,学名“省沽油花”,其树为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是中国稀有的木本油料、可食用灌木和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嫩叶、嫩梢和花蕾中粗脂肪、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质量分数很高,是一种纯天然绿色山野菜。春季采摘其鲜叶、嫩梢及花朵,开水焯后,凉拌着吃,也可以凉晒加工成干菜,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用之炖鲜猪肘、鸡肉或烧鱼汤等,油而不腻,香气扑鼻,风味独特,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干树花菜炒腊肉
Part 02
香椿
香椿,是香椿树的嫩芽,香气浓郁,营养丰富,且可入药,具有涩肠止血、健胃理气等功效。早春是采集香椿的时节,香椿大量上市,在菜市场、超市和餐馆都能见到香椿,很多人都十分喜爱吃香椿,清香扑鼻,唇齿留香。其吃法主要是焯水之后,切碎拌豆腐、拌香干、炒鸡蛋、做饼,加上人们各自爱吃的调料,无论哪一种吃法,都令人享受美味,回味无穷。
香椿炒鸡蛋
Part 03
鱼腥草
鱼腥草,又名折儿根,全草入药,其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可防治胃癌、贲门癌、 肺癌,亦可凉拌食用,口鼻生香,是养生保健的食疗佳品。
凉拌折耳根
Part 04
荠荠菜
荠荠菜,焯过后可凉拌、蘸酱、做汤、炒食,可包荠菜水饺、荠菜馄饨、荠菜春卷,还可以做成鲜美的荠菜粥,是春天不可缺少的美味,具有凉血止血、补虚健脾、清热利水的功效,因此民间有“荠菜当灵丹”的说法。
凉拌荠荠菜
Part 05
茵陈
茵陈,又名白蒿,在农村流行有这样一句话,"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正月的白蒿味道是最好的,药效也是最强的。白蒿有极大的药用价值。可以清热利湿,凉血益气,可以治疗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等疾病。
炸茵陈
Part 06
竹笋
笋,即竹子的幼芽,古人称之为“竹芽”、“竹肉”、“竹胎”等。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唯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其外形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
干竹笋炖乌鸡
干竹笋焖鸡
Part 07
刺架菜
刺架菜,也叫刺儿菜,因其叶片边缘带刺而得名,学名叫小蓟,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钙,全草可入药,含有生物碱、皂甙,有止血、抗菌、祛淤的功效,可治疗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等症。食用前,先将刺架菜嫩苗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挤干水,加调料凉拌食之,味美可口。
Part 08
蒲公英
蒲公英,又名黄花苗,开着小黄花,待种子成熟就变白,风轻轻一吹,种子就漫天飞舞,很有诗意。蒲公英全身都是宝,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枝叶中则含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抗菌、消肿利尿、清热解毒的作用,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利胆和保肝的作用。其主要成分为蒲公英素、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苦素、果胶、菊糖、胆碱等,可防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多种肿瘤。因此,可以将其根、茎、叶晒干,用来泡茶喝,保健养生效果很好。此外,蒲公英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作用十分强大,吃法多样,可以用开水烫后凉拌吃,也可以直接拌佐料生吃,还可做汤或炒吃。
Part 09
马齿苋
马齿苋,又名长寿菜,生长于田间地头,是非常好的野菜之一。马齿苋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很难将新鲜植株晒干,即就是放在太阳底下很多天都晒不死,作为食物,有益人类健康长寿。其吃法,分为凉拌鲜菜和干菜烧肉两种。凉拌鲜菜,用开水将马齿苋烫熟后,佐以调料,凉拌着吃。干菜烧肉,先将马齿苋用开水烫两分钟后,放到太阳下晒干制成干菜,烧肉加入干菜,待干菜充分吸收油脂变软即可,食之味美,无可比拟。其药用功能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Part 10
槐花
当槐树花还没有完全开放,摘取花骨朵儿就可以食用,槐花当菜的吃法有多种,主要用来蒸着吃,就是将槐花洗净拌上面粉,放在蒸锅里蒸熟,放凉后加蒜泥、盐、鸡精、香油拌匀即可。此外,也可以用槐花炒鸡蛋,或者将槐花用开水烫一下,切碎、加入面粉、鸡蛋,做成饼子食用。
Part 11
小蒜
小蒜,又名野蒜,长相和大蒜差不多,只是外形上比较细,蒜头也比较小。民谚曰:“三四月的小蒜,香死老汉”,可知其香。小蒜的吃法五花八门,可以用来拌水辣椒,炒鸡蛋,切碎做饼,也可腌制野蒜,还可以将野蒜切碎,洒在汤中或烧好的菜上用来点缀美食,以及用来蛋炒饭,味道极香,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野菜佳肴。
Part 12
蕨菜
蕨菜是野菜的一种,烹制的菜肴色泽红润、质地软嫩、清香味浓,富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还包括蕨素、蕨甙、甾醇等特有的营养素,被称为“山菜之王”,是不可多得的野菜美味。
凉拌蕨菜
没有野菜的春天是不完整的
你最喜欢的春季野菜是哪种呢?
欢迎留言分享!
本文所发布的部分文字、图片作者姓名来源不详,如有涉及相关事宜敬请与本平台编辑部联系(编辑部微信:hzzls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