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马营乡君子堡村有抗日的俩兄弟,哥哥叫刘瑜,弟弟叫刘瑸。
刘瑸年轻英俊,二十岁左右年纪,高高大大的个子。他机智勇敢,活泼乐观,当地小曲常不离口,是区游击队里的骨干。后来派他到平北抗日根据地去学习抗日救国的道理及军事知识。回来后不久,当了区游击队队长。他带领游击队,割断敌人的电话线,破坏公路,埋地雷,打伏击,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保护了群众。
一九四四年初,要过春节了,日寇要骚扰,不让百姓过太平年。刘瑸接到上级指示,带领几个游击队员,在日伪从独石口进犯君子堡经过的朱家沟梁上埋下了地雷。后来又得到消息:敌人改变了进攻路线。当时武器十分缺乏,必须马上起出地雷,再迅速埋到敌人必经的路上。刘瑸同志在起地雷时,地雷爆炸,壮烈牺牲。和他一块去的游击队员,哭喊着扑到埋地雷的地方,想找到他的尸体,可是连一只手、一只脚也没有找到,只找到了他的几个指甲盖。刘瑸同志为抗日救国,粉身碎骨,为国捐躯了!人们再也看不见他那矫健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他动人的歌声了!
游击队员们捧着刘瑸同志的指甲盖,一路哭着回了村。乡亲们得知刘瑸牺牲的消息后,痛哭失声。乡亲们有的包了荞麦面、酸菜馅饺子,准备过年。这一来,谁也吃不下去了。刘瑸老父亲,因为耳朵聋,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比谁都吃得香,人们见了,更加肝肠寸断。乡亲们含着泪,找来一根木头,用白布缠住,把那几个指甲盖也裹在里边,算作刘瑸同志的遗体,装棺埋葬了。
刘瑸、刘瑜母亲死得早,哥俩相依为靠,刘瑜十分喜爱他的弟弟。他常夸弟弟聪明能干,比自己强。刘瑸牺牲时,他不在家。弟弟死得那么惨,怕他挺不住,人们不忍心告诉他。可是最终还是有人告诉了他。他的表现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他表现得很坚强。不知是因为人悲痛到了极点,欲哭无泪,还是他用坚强的意志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他当时没有掉泪,只是冷笑一声说:“嗨嗨,抗日嘛,这是难免的,我这条小命儿还不知哪一会儿哩!”
从此以后,刘瑜同志的抗日意志更加坚强,行动更加积极。他腿有毛病,拐得很厉害,人们叫他刘拐子。他拐着一条腿,东村进,西村出,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这家出,那家进,动员群众做军鞋,交公粮,支援抗战。我们的军队来了,他又东跑西颠,安排吃住。他拐着一条腿,行军作战,爬山过沟。要是在太平年月,象他这样情况,拄着拐杖走平路还吃力呢!可他却奔走在抗日的战场上,这要付出多大的艰辛啊!他识几个字,看过《三国》、《水浒》,爱说古比今,遇事沉着,不慌不忙,工作有办法。他任过区组织委员等职。
解放后,刘瑸上了烈士亭英名录,刘瑜当了农民,一九七二年去世。他们都已离开人世,可他们的业绩,与世永存。
作者:刘兆祥
来源:赤城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