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上映的《我在伊朗长大》,堪称是个人观影清单中必推的一部电影。
诙谐与沉重并存的动画影像,让大众有机会见识到了伊朗的动画技术和超高的编剧水准。即使把这部动画电影放在全世界的动画电影中进行PK,它也是那个能挤进排行榜前十的佳片推荐。
这片不给个十分,还真的有点嫌少。
《我在伊朗长大》是一部反衬伊朗社会现状的动画电影,它取材于现实的社会题材,讲述的是伊朗近几十年来所遭受的国内混战、两伊战争和因西方经济制裁而导致的伊朗国内民不聊生,人民常年处于惶恐不安的战乱情绪下的真实状况。
战争对于伊朗人的生活,已经造成了一个沉重的枷锁。
而伊朗这个国家,就是我们如今经常在新闻上听到的中东国家之一,它也是在古代经由“丝绸之路”和我们国家在商贸往来极为友好的波斯。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先特意看了一些土生土长的伊朗人对于伊朗的一些介绍:按照1979年伊朗国内发生的伊斯兰战争来算,伊朗的动乱到今天已经持续了四十年的时间。
《我在伊朗长大》这部动画电影,就是从1978年伊朗发生的伊斯兰战争开始的。
从玛姬的视角中,我们可以看到伊朗首都德黑兰跨越过的伊朗国王沙的暴政时代、伊拉克袭击伊朗的时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伊朗进行制裁的国际紧张关系时代。
在影片中,所有的时间线都是以小女孩玛姬的成长时期作为明确的节点,从玛姬只有几岁的年纪成长到大约21岁的年纪作为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让我们能透过玛姬的成长,看到伊朗人民在专治制度下生存的艰辛和不易。
在这里有必要略微提一下伊朗的背景: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让伊朗在过去的时间里曾经富裕过,但在常年的混战形势下,如今的伊朗变成了收入下降,个人自由被明显地压制着的国家。
很多对伊朗并不那么熟悉的人,通过这部动画电影,会逐渐了解到伊朗人生存的真实情况。
影片里的女孩玛姬出生于一个ZZ氛围浓郁的家庭,在爸爸和奶奶讲给玛姬的故事中,玛姬知道了自己的爷爷是卡嘉王朝的王子,但是却因为参与反抗旧党派斗争,被投进了监狱。幼年的玛姬经历过旧时独裁统治者伊朗国王沙的倒台,玛莎的叔叔艾诺在此期间一直在为无产阶级的专政而努力,但最终却在那个动荡的时局下被以“反革命“的罪名枪杀。
ZZ和暴乱的话题,几乎是玛姬的家人每天都在谈论的重要话题。
玛姬的ZZ敏感度,正是由此而来。
伊朗国王沙的时代倒台后,伊拉克袭击伊朗,萨达姆趁虚而入,再次让伊朗国内的局势动荡不止,人民伤亡的人数总是在持续地增加。
伊朗女子甚至被要求戴上面纱,禁酒盛行。猪肉、酒、扑克牌、音乐、电影、时装、X色书刊全部都是违禁品。伊朗内乱持续中。
也许是因为影片中所讲的事件都太过于沉重,并且多是以主角玛姬的视野来回忆的,所以选用了大量的黑白动画来讲述。影片中只有少数时刻出现的是彩色画面。
进入青春期的玛姬在国内封闭的环境中,开始对朋克、流星音乐感兴趣,但是这些流行元素在当局是被禁止的。
玛姬在国内成长的阶段,时常会看到或听到家人在谈论身边的人被逮捕或是绞刑的消息,从父母、奶奶及身边的叔叔阿姨口中,玛姬听到以及感受到的是他们对于生活在动乱的伊朗毫无安全感的不满情绪。
因为从小到ZZ的耳濡目染,玛姬也拥有了像叔叔艾诺一样敏捷的ZZ思辨能力和强烈的自由民主意识。
从沙时代关押的3000反抗者,到如今被当局高压政策管理制度下关押的30万人民,在学校教育中也显出一味的袒护当局“出色成绩“的偏激教育,是玛姬看到的社会现状,然而玛姬在一次因为和袒护当局的宗教老师起了争辩之后,父母极度担心她也会像叔叔艾诺一样被抓走出现不测,出于保护玛姬人身安全的考虑,玛姬被父母送到维也纳的法语学校去接受西方的教育。
就此,玛姬开始自己一个人在异国他乡生活、学习的经历。
伊朗的社会带给了玛姬多大的伤痛,玛姬的家人就带给玛姬多大的爱。
在离开家的前一夜,玛姬的外婆给予了玛姬一个永远适用的忠告:“你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小人,把他们逼得狗急跳墙是很愚蠢的,会让你无法以直报怨,再没有比怨恨和报复更糟的了。永远保持自尊,忠于自我。”
这是外婆对玛姬的人生教导。
即便是在糟糕的大环境下,但是外婆通透的人生观是对玛姬内心世界强有力的保护。
玛姬在维也纳求学的生涯中开始看巴枯宁、茨威格、佛洛依德的书,在学校里开始交“朋克族”的朋友,但是玛姬对自己安全地在国外生活,而家人留在伊朗忍受战争带来的动荡生活表示不安和有所内疚。
在感情生活上,玛姬先后遇到过费南多,他是一个突然意识到自己是gay的朋友,还有马库斯,最终背叛了她的男友,玛姬经历了失恋和与房东大吵一通后的离家出走,露宿街头。
玛姬开始意识到在国外,即使是死在路上也没有多少人关注。而且无时无刻不被关注的“伊朗形象”和在人群中感受到的较为淡漠的感受,让玛姬的内心感到受伤与失落。
因为失恋大病一场的玛姬想要回国,在机场过安检的时候她照例被问道有没有带违禁品:猪肉、酒、扑克牌、音乐、电影、时装、X色书刊。
回到国内,爸爸开始迫不及待地告诉玛姬国内的局势:西方世界向两边提供武器,打了八年的战争,牺牲人口有100万,但是人们已经不记得为什么而开战了,战争显得荒谬、可悲和无谓。
时隔多年回到故乡,这个国家战争的状况并没有太大的好转。“在德兰黑行走,就像是走在公墓上一样。”这是从维也纳再次回到伊朗的玛姬,对于家乡的切身体会。
“90年代初,伟大理想的时代完结了。大革命结束后,政府把很多学生抓进监狱,所以我们不敢再随意谈论政治,战争也终于成为过去。我们总在寻欢作乐,甚至忘了我们并不自由。”重回伊朗校园的玛姬如是说道。
回到伊朗校园之后,玛姬所在的学校以正值的教导、维护革命烈士为由,“要求所有年轻女士穿着窄裤长袍,头发必须遮盖住,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妆品”,不允许女性展现自己的身材曲线,压抑和教条化式的教育笼罩在整个社会大氛围下。
谈恋爱的青年男女在街上不能随意地牵手,否则就会被不停巡视的警察逮到可能会动刑被抽鞭子。
21岁的玛姬决定结婚,但是妈妈很伤心,她告诉玛姬:“我总想让你独立、受教育、有文化,我想让你离开伊朗,自由自在。“
在足够年轻的年纪,已经经历了足够多的事情,玛姬知道“自由是有代价的“。
玛姬因为在一家酒吧经历过被警察追赶的朋友尼玛坠楼死了之后,决定离开感情破裂的丈夫,去往法国。
而这次,妈妈要求玛姬再也不要回来,这一次也是玛姬最后一次见到外婆。
这是玛姬第二次离开自己的国家伊朗,也许是永远的离开。
玛姬先后两次离开伊朗,在于她无能为力去改变这个国家的现状,她爱伊朗,那里有她最爱的家人和朋友,但是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国家,她没有足够多的安全感,只能选择离开。
看过玛姬成长到21岁的经历,于荧幕之外徒生许多感慨:个人自由主义来之不易,战争是破坏自由的最大影响,愿全世界不再有战乱,而是有永恒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