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过半,大家都去看国庆档了吗?
其实,有一部电影,Sir心心念念了七年,就等着这个国庆档去一饱眼福。
但因为种种原因,它没能在这个国庆跟我们见面。
没错,《深海》。
这部“七年磨一剑”的作品,在田晓鹏导演深夜一声声的叹息中,沉入了“深海”。
所以,《深海》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在声称国漫崛起的当下,它又有着什么样的地位?
田晓鹏导演是带着什么样的理念,在用8年拍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后,又花了7年时间完成了一部这样的作品?
本以为,这些问题,会在《深海》上映后成为人们的谈资。
没想到变化来得太快,原本近在咫尺的故事,最后变成了江湖传说。
01
大圣归来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后称《大圣归来》)横空出世。
那年的暑期档,在《栀子花开》《小时代4》《道士下山》等片子的夹击下,作为一部国产动画,《大圣归来》首日排片率不足10%。
但它硬是在3天后实现了票房逆袭,直接破亿,最后收获9.56亿的票房,创造了当年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记录,直到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出现,才打破这个记录。
与其说这是一个奇迹,不如说这是《大圣归来》的实力。
在当时,国人对国产动画普遍存在两个误解:一是“拍给孩子看的”,二是“质量不会很好”。
田晓鹏导演也知道,所以他才决定花8年时间,做一部好的国产动画电影出来。
当年,《大圣归来》在豆瓣拿下8.7的高分(现在依然保持在8.3分),成为同时期的国产动画、华语片之最。
△ 现在的豆瓣评分
因为这份口碑,《大圣归来》还创造了一个互联网名词——自来水。
电影制作中,田晓鹏导演拒绝了投资方改剧本的要求,他被临时撤资,最后只能自己垫钱完成。
8年,电影制作好了,却没钱做宣传。
于是,《大圣归来》的粉丝组成了“自愿来点赞的水军”,在各大社交网站和自媒体平台主动为电影进行刷屏式的宣传。
这些没有收取任何报酬的“自来水”,成为现象级口碑传播的代名词。
有人说,这部电影标志着中国动画和美国日本动画的天文级差距,缩短到了10-15年。
对比之前的动画片来看,《大圣归来》确实有着巨大的进步。
这是全球首部西游题材3D动画电影,影片吸取了迪士尼、梦工厂等美式动画的优点,风格明快,人物造型夸张。
曾制作过《黑客帝国》《寂静岭》等诸多名片等好莱坞的著名制片人安德鲁·梅森看完后评论:“这个真的没有好莱坞参与吗?按我对好莱坞工业的了解,制作这样一部电影成本不会少于一亿美金。”
看这猎猎的红色披风,又燃又炸,显然是从未有过的国产动画观影体验。
但孙悟空的造型依然引发了一些非议,有人认为孙悟空太丑了。
这其实是田晓鹏导演刻意为之。
在《大圣归来》中,孙悟空的形象也参与了叙事。
田晓鹏导演曾在一个采访中说:
196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大闹天宫》对我影响很大,我们在《大圣归来》的片头段落也对它做了致敬。
但另一部叫《金猴降妖》的动画片对我影响更大,那片子里的悟空有侠气,也有更强的妖性,它其实更接近我从《西游记》原著中读到的悟空。
我关注的,恰恰是悟空、唐僧……这一系列人物的成长和信仰的建立过程,这也是我们这部系列作品要深度探讨的问题。
而《大圣归来》里的孙悟空,其实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形象:
孙悟空的个性其实不是猴子的,而是人的,而且是成人那种人性、佛性、魔性混杂的矛盾结合。虽然他长生不老,却被压了五百年,因此他看上去不可能还像十几岁的少年。我们把他所有的经历都外化到了容貌上,那么多褶子就是让观众觉得:“嗯,这个大叔有故事。”
田导的《大圣归来》,是一个失魂落魄的中年男人找回自我的故事。
这个孙悟空出场时,不再是那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齐天大圣,而是一个失败的、落魄的、被禁锢了法力的“罪人”。
连背景音乐都不再雄壮,而带有浓郁的西部色彩。
△ 就是这一段的BGM
《大圣归来》的音乐监制黄英华(香港配乐大师)和田晓鹏有过一场对话,阐述大圣出场时的BGM。
田晓鹏:悟空出场很有特色 像个“西部英雄” 有口哨声
黄英华:对 我也问过你 前面我觉得他真的像个牛仔
影片中也有大量的细节去表现孙悟空的脆弱。
一开始,他因为法力被佛祖封印而感到无力。于是,尽管知道江流儿把他当偶像崇拜,他也想躲开他——他觉得江流儿喜欢的是以前那个神通广大的自己,但现在的自己是失败的,连金箍棒都拿不起。
-大圣 大圣 你的金箍棒呢
-不许再提金箍棒的事儿
后来,江流儿以身犯险替他撕下山神的符咒,最终打败山神。出于感动,他也救下了跌落山崖的江流儿。
可他还是不想让江流儿看见自己的落魄。
他躲着江流儿,试图用石头解开手上的封印。
这一段,用喜剧的方式,将一个“中年男人”藏拙的小心思举重若轻地表现了出来。
而随着“师徒三人”走过越来越长的路,他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这个失意的中年男人被江流儿的崇拜和无条件的爱打动,逐渐转变为一个父亲的角色。
他对江流儿也有“父亲”的敏感和傲娇。
江流儿和猪八戒看到一户人家就兴冲冲跑下山去,孙悟空故意扭头不跟过去,直到江流儿喊他:“大圣,你们快点!”他才立马回头追上去——有一种“我就知道你小子不敢忘了我”的小心思。
慢慢地,他也会照顾江流儿的感受。
江流儿对戏文里的一切都无比崇拜,他本想戳穿,看到江流儿失望的表情,又赶紧改口哄他开心。
-对了 戏文里说那的桃子有碗那么大呢
-戏里的东西你也信
其实有脸盆那么大呢
而到了最后,他则成为一个要保护“孩子”、保护众生的英雄。
江流儿的“死亡”直接推动了他的蜕变,让他重新找回了自我,获得了和佛祖抗衡的力量。
田导以《西游记》为原型,写了一个中年男人蜕变的故事。
其中有孩子能看懂的童趣,也有成年人才能看懂的复杂心境。
至此,国产动画电影终于打破了低幼和难看的双重禁锢。
而事实上,《大圣归来》最大的意义,不全在电影的画面和故事本身。
这是一部带有实验性质的作品。
《大圣归来》改变了动画电影行业轻制作的惯例,开启了中国重工业动画电影的先河。
仔细看可以发现,《大圣归来》在大量使用西式特效的同时,又融合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括皮影戏、京剧等。
这让国内的制作团队和资本开始重新审视国产动画电影的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后来口碑良好的几部国产动画电影的诞生,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白蛇·缘起》等。
借鉴西方的先进技术,融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神话。
国产动画,该制作什么,讲什么故事。
《大圣归来》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
02
深海奇迹
《深海》的备受瞩目,自然有基于前作产生的期待。
但,它自己的表现也能打。
光是贴片已经惊艳。
有人甚至直呼牛x。
在不知故事全貌的前提下,凭什么?
视效。
《深海》的预算可以说是国内3D动画电影最高的,从NHK在2019年3月对田晓鹏导演的采访报道中可以得知,“不算前期宣传,3000万美元”,也就是2亿人民币。
△ 图源:B站up主翻云浪
成本看得见。
但单纯的美和震撼,不够它的野心。
它想拿捏的,还有全新的结合。
《深海》将首次呈现中国水墨“三维化”。
这个宣告吊足胃口。
在中国,做粒子动效的很多,中国的水墨动画也曾名冠世界。
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在影片完成后的十多年间,先后斩获第1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等5项国际大奖,并在1962年第一届中国电影百花奖上荣获最佳美术片奖。
而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8年出品的《山水情》,则是中国动画彻底商业化之前的最后一部艺术精品 。
△ 《小蝌蚪找妈妈》和《山水情》
水墨动画之所以珍贵,很大原因是制作工序的繁难。
繁在,水墨画的层次感,决定于施墨的浓淡。在手作动画的年代,需要进行分层着色才能达到“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的意味。
难在,动画需要连帧,但水墨晕染却难受控制,笔头功夫不到,你就无法保证下一张还能连上上一张。
△ 1982 《鹿铃》
那么,为什么不能将水墨和粒子结合来做呢?
没人提问过,更没人尝试过。
田晓鹏又想到了。
只是做这个完全没有捷径,也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参考。
用田导的话说:
其实没有什么秘密,就是熬
中国水墨是写意的,三维是具象又写实的,想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天然就有矛盾,何况是一部100多分钟的动画。
《深海》团队第一次将水墨做成三维的模型后,三维物体的边缘太过写实,把水墨画的洒脱写意之美完全掩盖了。
团队只好重新研究。他们发现水墨画的边缘充满颗粒感,于是采取了用粒子堆积的方式,将它们变成各种具象的东西。
为了找到最好的效果,《深海》团队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买很多元素进行实验。
丙烯、牛奶、洗洁精、色素等等,掺杂起来,让它们起化学反应,产生动态效果,再从中挑选合适的进行模拟。
为了体现整个画面的厚重感
有些镜头特效的制作层数
可能会达到上百多层
加起来就是有几十亿粒子
而从一张概念图,到最终动起来,一共花了这个团队整整两年时间。
这,是国产动画的工匠精神。
从预告片中也能看出,粒子水墨这一独特的美术风格,并不只是单纯用来博眼球的一两帧画面,它们被用到了电影中更多更大的场景里。
于是,这美轮美奂的画面,不止是电影的一种风格,还承载了电影的故事。
流光溢彩的深海世界,令人心驰神往。
视效够了,画面以外呢?
如果说7年前的《大圣归来》治了国产动画长期的“心病”。
模仿,低幼。
《深海》可能又一次切中了国产动画的“新病”。
重复,无聊。
田导显然也捕捉到了近年市场上动画电影视效内卷,剧情稀烂的问题。
他并不只满足于视觉效果的创新。
也不想中国动漫只停留在改编神话IP,才做了这个原创故事。
在制作《深海》的内部会议上,田导强调了创新对于他创作的意义:
创新是我整个导演生涯里头
唯一追求的
最原始的 最大的动力
就是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
可能我就不会去做电影
可见主创和投资人对这部动画电影的决心和信心。
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曾这样描述《深海》:在全世界的动画电影里没有看到类似的创意。
田晓鹏导演也表示,这是一个科幻悬疑的坑,自己是一个超级科幻迷,他的微博名就叫“深海异客”。
在国家电影局的备案中可以看到,《深海》讲述的是一个原创科幻故事。
“2045年,人类世界面临着来至大海深处未知生命的毁灭性攻击,一批由深海意识觉醒者组成的特殊兽兵战士,将代表人类进行反击。人类在一场争取存在的权力的战争中,反思着存在的价值。”
很显然,这也是一部适合成年人观看的动画片。
并且,有向人们发问,有向自身反省。
这一回,大概需要带脑子看。
03
国产动画崛起?
带脑看动画。
对国产动画观众来说,这是个久违的体验。
田晓鹏似乎一次又一次刷新着国产动画电影的历史。
人们总说,国产动画崛起,是我们从未做好过吗?
事实上,中国的动画曾经享誉世界。
1955年的《神笔马良》,获得了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
1956年的《骄傲的将军》,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花了一年时间打磨出来的作品。
这部动画片借鉴了京剧的许多因素,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在中国动画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而继《渔童》《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等动画片的发展后,有两部迄今影响着国人,也在世界动画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动画片诞生了,那就是1978年出品的《大闹天宫》和1979年出品的《哪吒闹海》。
这两部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动画片,不仅色彩鲜艳、人物性格鲜明,故事的情节和立意更是达到了深远的程度。
孙悟空对权威的反抗,哪吒对“孝道”提出的质疑,他们背后的悲壮感和反叛精神,无论什么时候回看,都能感到震撼。
△ 《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
但这种创作理念没被传承下来。
《大闹天宫》和《哪咤闹海》后,国产电影拒绝了“动画片全龄化”的定位和方向,开始低龄化,进而商业化。
1983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天书奇谭》,在《平妖传》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原创情节,正反派设计得各有特色,兼具娱乐性和复杂性,仍保有讽刺意识和反叛精神。
但到了1985年的《金猴降妖》,没错,就是影响了田晓鹏导演对孙悟空理解的那部《金猴降妖》,因为被认为“不合少年儿童的欣赏口味”而遭到了评论界的猛烈批评。
△ 《金猴降妖》剧照
中国动画便走上了画风简单、剧情低幼的下坡路。
直到《大圣归来》,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国产动漫的希望。
而《深海》,从现有资料来看,显然也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田导也从不满足于做低幼粗糙的儿童片:“那时候市场上充斥着日本、美国的动画,国产动画内容低幼、粗制滥造,观众把中国原创动画当成了笑柄。”
不过,真正让他下定决心做出改变的是他的儿子:“八年前,我的孩子逐渐长大,看着两岁的他津津有味地欣赏奥特曼和蝙蝠侠,我确实感觉有点儿受伤。也是从那时开始,我意识到自己必须做点什么,最起码让儿子在看动画片的年纪,能看到老爸的作品!”
没错,这是田导做给他儿子看的动画片。
站在父亲的角度,他不避讳向孩子展现成人世界的复杂。
田导在采访中曾说:
我一直喜欢大尺度的东西,也相信儿童的理解能力并不像大人想象得那么简单。
我喜欢的优秀动画作品的共性:它不应该是幼稚的。好的动画作品一样可以探讨宏大、深邃的主题,比如爱、信仰、成长等这些人类共同的母题。
原来,一部好的动画作品,本质上,是相信孩子,也相信大人。
在大圣归来之前,国内几乎没有动画电影的容身之所。
没有人写适合全年龄段看的动画电影,也没有投资人对国产动画电影感兴趣。
幸好,《大圣归来》8年的豪赌,赢了。
换来了投资人对《深海》的无限信任。
当然,也换来了《深海》创作团队的精益求精。
《深海》的总制片人易巧说:
每一天都在想我们能不能做得到
是不是在不自量力
要不要放弃一点东西呢
但却发现不可以
我觉得只有做到这样才有可能
中国的动画可以放到全世界的舞台上面去
被人看到
这条路我觉得我们不会变
永远都会做最前沿的作品
Sir信任《深海》。
期待《深海》。
但,也不能现在就说,它会标志着“带脑看动画”时代的回归。
只能说,庆幸有它们。
《大圣归来》也好,《深海》也好。
它们可能都只是一次次值得欣喜的“提醒”。
提醒我们可以带脑看这回事。
而,恐怕要等到发行和观众,都对此习惯、默认。
到那时,才能真正有底气说一句。
国产动画崛起。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哆啦K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