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胡子》:人格不健全的孩子,童年缺少一头引领他成长的狮子
导语:
现如今,中国孩子普遍被父母宠爱过了头:在孩子1—2岁本应该自己探索世界的时候,他们却在父母或老人的掌心里转来转去,怕孩子磕着碰着,怕不安全、怕不干净,总是尽可能地把孩子呵护在长辈身边,即使孩子稍大一些,也是各种不放心,真正是把孩子养成了温室里的花朵。
待到孩子稍大一些了,那些本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也被长辈们包办了:不会整理床铺、不会洗自己的小内衣,不收拾书桌、也不会整理自己的书包,就连吃鸡蛋也是父母剥好了壳直接吃。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他们的学习任务也重了,这时父母更不会让孩子做任何家务,生怕耽误了孩子的学习。经常听到父母这样对孩子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都不用你操心。于是,孩子就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一点点长大。
然而,在孩子长大成人以后,才发现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应变能力、以及生存能力是那么令人堪忧,一次次碰壁后,他们选择躺平、啃老,以至于完全将自己封闭起来。
面对这种状况,李跃儿的《卡通胡子:人格影响一生》,为我们揭示了影响孩子一生的人格,其实早在孩子幼儿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卡通胡子:人格影响一生》
一. 孩子行为怪异不是他的错
很多时候,人们面对行为异常的孩子,总觉得是孩子性格不好,是天生的,其实不然,孩子性格的好坏很多时候是与孩子成长的环境密不可分的。
《卡通胡子:人格影响一生》是一本引人入胜的奇书,内容有趣而又极具教育启发意义。书中李跃儿以她的丈夫胡子为成长个案,时间前后跨越超过40年。故事情节源于夫妻生活的点点滴滴,文字温暖、诙谐,极具画面感。作者从一个男人怪诞的成长史中发现其童年的秘密,进而揭示了人格建构的不可或缺。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说,“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等方面,关键不在于数量多少而在于平衡。”
《卡通胡子》
李跃儿的丈夫胡子,出生在一个有文化传承的家庭,上有二个姐姐,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由于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再加之身处偏远的山村,胡子从小是在精心呵护下长大的。小时候他一旦感冒发烧,那就是天大的事,全家人就会围在他身边,并且每次都必须输液才能好。
后来,胡子即使走出大山,踏进艺术院校,他的行为也表现出怪诞、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在校园里,他头顶着一个“黑碗”(酷的头型),穿着久未洗过的黑棉袄,半跪在地上将大碗放在膝盖上吃面,旁若无人的行走在校园里。
在经过有障碍的地方时,胡子总是无法确认自己和周围物体间的距离,以至于在教室里穿行时,身体会不断地与周围的桌椅发生碰撞;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当胡子抱着新娘准备入洞房时,居然横抱着李跃儿,致使两人怎么也进不了门,不是碰到妻子的头,就是碰了妻子的脚,让妻子苦不堪言。
然而,不得不说,胡子却是一个很有艺术天分的人,当他把校园一角用木板围挡起来,把自己也封闭在里面,谁也不知道他在里面做什么。
等到打开围栏时,人们惊奇地发现,胡子完成了一幅人体雕像:是总理的塑像。这幅艺术品不仅当年获奖,作品还被珍藏(他以前从未学过人体雕塑,可见他的艺术天分之高)。
李跃儿在《卡通胡子》里说:“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就像给孩子预备了一头美丽的红色狮子作为坐骑,这头红色狮子能使孩子完全胜任人生的任何状况,并且能够既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我们无法培养出人格完美的孩子,但是至少可以尽可能地给我们的孩子预备一头红色的狮子,这是做父母的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也是对孩子最大的爱。”
《卡通胡子》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让我们在忍禁不住想笑的同时,内心也被深深震撼:原来孩子的许多怪异行为并不是他想要那样,而是在成长过程中,父母没有为孩子准好让他可以自由驾驭的大象。
二. 有些事情孩子做不到,其实问题不在他
李跃儿在书中指出:
“家长生下孩子,起码要给这个孩子配备一匹有能力载着他走过一生的坐骑,所以在养育这匹坐骑时要非常认真地设计,看看要它具有哪些特质,如善良、勇敢、勤劳、有同理心、有感受力、有抗挫折能力、有敬畏心、有质疑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自律的能力、有学习能力、热爱学习和探索、有创造力、有想象力、有幽默感等。”
“计好了蓝图,家长就要非常耐心地塑造孩子的这些人格特质,而这个工作依靠说教、抄写、问答完全不能达到目的,所以家长们必须学习为孩子养育这匹坐骑的方法。这样,随着孩子物质身体一天天长大,他们的人格也慢慢形成,到人格建造完成的那一天,这个世界上就具有了一个有着闪闪发光人格的人,这种人会使接近他的人无不获益。”
然而,很多父母并不懂得这些道理,而是凭着母爱的本能去爱孩子。邻居安静结婚后,她和爱人都忙于各自的事业,谁也不想让孩子拖累自己。直到35岁,安静才怀上宝宝。
宝宝出生后,孩子奶奶早早就过来帮忙带孙子。奶奶疼爱孙子,不仅源于隔辈亲,更是出于对独生儿子的爱。奶奶全程带孩子,怕孩子母亲照顾不好宝宝,奶奶晚上也让孩子跟她睡。
对于这个迟来的宝贝孙子,老人不仅在营养上精心喂养,在日常护理上更是不让宝宝受一点委屈。宝宝长得胖,一岁多了还不会爬,更不会走路,奶奶说有的孩子走路就是晚,没有关系。后来,直到孩子都快2岁了才开始学走路。
由于孩子走路晚,也没有训练过爬,直到后来上了幼儿园,才发现孩子身体运动协调能力很差。与同龄孩子相比,能力差了一大截。
看着孩子笨拙的行为,父母也很着急。每天晚饭后,就带孩子去操场玩踢球、跑步游戏。
一段时间下来,尽管父母做了很多努力,但孩子在运动协调能力方面,总是不尽人意。以至于孩子变得不合群,也不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常常一个人在角落里发呆。
后来,父母向专业人士请教,咨询如何才能让孩子获得与同龄孩子相同的能力。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父母带孩子参加了一些体能训练课。
就比如说跳绳,别的小朋友一分钟可以跳100个,而这个孩子只能跳10到20个。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尽最大努力了。
孩子不仅运动能力差,动手能力也不行。小时候,奶奶怕孩子有危险,总是这也不让孙子动,那也不让孙子摸,在孩子想要探索世界的年龄,被老人限制着只能在小范围里玩。慢慢的孩子就失去了亲近大自然、探究周围环境秘密的欲望。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会有所侧重的,过了那个年龄段,孩子的兴趣就会转移,以至于后来想要弥补上那些缺憾,都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
李跃儿说: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我们知道了儿童在2岁左右要发展人格深处的一种对自然空间、生活事物因果关系和永久客体等的认知,要把这些概念建构为人类精神的内涵,使其成为精神的一部分。而建立起来一种灵魂深处的对于事物因果关系的判断和处理,这将成为这个人长大后不用专门思考也能反射性使用的能力。
然而,许多家长在面对孩子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总以为等孩子长大了,这些困扰他们的难题就会自然解决了。殊不知,如果幼儿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没有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没有形成独属于自己的处事应对策略,等到独立面对生活难题时,他们的人生短板就显露出来,从而让他们对人生充满恐惧。
《卡通胡子》
三.李跃儿和她的《卡通胡子》
书作者李跃儿,不仅是儿童教育家、美术教育家、油画家,还创办了跃儿教育,李跃儿芭学园。她通过自己40年来的深入探索,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教育理念,为父母和孩子提供指导。
李跃儿曾先后任北京市女园长协会常任理事;清华大学幸福校园教育工作者;获第三届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华表奖”和“形象大使”称号、“2006年中国幼儿教育百优十杰”称号、搜狐教育盛典“教育木兰奖”等;2018世界园长大会(wpc)特邀专家;曾为《父母》杂志教育答疑专家、央视少儿频道签约专家。
李跃儿先后出版了《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2》《关键期关键帮助》《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和《卡通胡子》等极具影响力的作品。
这本《卡通胡子:人格影响一生》是由青葱岁月、婚姻生活和挑战与修炼三部分组成。
《卡通胡子》
在面对婚姻生活时,李跃儿说:
“这个人不但有很多让我想不通的奇怪行为,还这么愚笨,这么不勇敢,那我为什么要选这个男人做我的老公呢?当时我就有点儿后悔,为什么他追我,我就非要嫁给他,他追我,我可以不嫁给他呀。这是我结婚以来第一次发现,自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却嫁错狗了。”
但同时,李跃儿发出这样的感慨:
“两个人已组成了家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对彼此不满,认为凭什么他就命好‘娶了我’,我就命不好‘嫁给他’。作为一个女人,一直委屈,一直伤心,一直不满,那么毁掉的就是整个家庭的幸福,同时我们不仅无法让自己得到幸福生活,也可能把对方的好运变成霉运,因为他有一个不幸福的老婆。”
“如果生活中出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的心,改变自己对事情的看法,不要盯着那些让自己不满意的事情,让它成为植在心间的一颗有毒的‘种子’”。
这就是李跃儿的人生智慧,这也是作者的过人之处。在她面对一个不懂生活常识、缺乏基本生活技能的丈夫时,她从一开始的不理解、质疑,到后来的包容、理解,以至于最后完全站在丈夫的角度看问题。在她真正理解了丈夫以后,把自己变成了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卡通胡子》
正如李跃儿所言:
婚姻可以让我们练习如何转变视角,去包容对方的不完美,如何把不幸福转变为幸福。保护我们的家庭使它变得其乐融融,使它保持一定的温暖,使它成为每个人舒服的窝。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尝试做这件事,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人生体验。不是吗?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孙云晓说:
“我们无法培养出人格完美的孩子,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尽可能地给完我们的孩子预备一头红色的狮子,这是作为父母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也是对孩子最大的爱。胡子的卡通说明胡子没有一头这样的红色狮子,于是才缔造了那么多卡通故事。”
#读书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