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礼
1933年2月川陕苏区建立后,昔日受压迫最深、生活最悲惨的巴山劳动妇女,在党和苏维埃的政策法令保护下,获得了平等自由,享受了和男人同等的地位,其革命热情空前高涨。她们豪迈地登上政治舞台,打土豪,分田地,推举优秀代表,参加党政军群组织。从省到县、区的各级党委都设有妇女部,配备了妇女部长及妇女工作干部,各级苏维埃的内务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大都由妇女担任,在各级党政机关、部队、医院、工厂有一万余名青年妇女。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一大批优秀妇女,拿起刀枪,积极参加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独立团、独立师,谱写了川陕妇女解放史的新篇章,标志川陕劳动妇女作为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登上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为全国妇女解放运动树立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
一、妇女独立营、团、师的建立与发展
红四方面军由鄂豫皖西征入川时,有40余名女战士,她们能征善战、能文能武,为川陕妇女树立了榜样。在她们的影响和带动下,一大批川陕劳动妇女走上了翻身求解放的革命道路。
红军解放各地后,妇女获得了平等自由,她们冲破层层羁绊,纷纷走出家庭,参加革命。在通、南、巴等红军最先解放区域,不少优秀青少年女性在建立红色政权组织过程中参加了地方武装,拿起刀枪,投入保卫根据地的斗争。赤江、红江、巴中、南江、长赤、万源等县,都先后成立了妇女营、连。1933年2月中旬,红军第一次解放长赤,率先成立妇女独立营,她们宣誓“保卫赤区,战斗到底”,全营约有300名女战士,下辖4个连,全是16~20岁的穷苦女青年。这支妇女武装,从反三路围攻的中魁山战役开始,就承担起战地宣传、护理伤员、转运物资、侦察敌情等任务。赤江县妇女参加赤卫军的人数很多,编制也很大,如第五区(永安区)单独成立了妇女营,下辖3个连。这些妇女武装,平时生产、支前,轮流参加洗衣队、慰问队、看护队,还进行了一些基本军事训练。遇有敌情,即拿起刀枪,跟随红军和游击队执行战斗任务。各地优秀女青年踊跃参加武装斗争,为方面军建立一支正规妇女武装提供了良好的兵源基础。
1933年3月下旬,在反三路围攻收紧阵地中,为了加强后方保卫,方面军总部决定抽调机关女同志和随军后撤的妇女积极分子300余人,组建“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下辖三个连,营长陶万荣,政治委员曾广澜,驻扎通江县城,直属方面军总部领导。徐向前总指挥鼓励陶万荣“好好去工作”,并派方面军总部参谋秦基伟担任军事教员。
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遗址
川陕苏区第一支红军正规妇女武装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赤区翻身解放妇女。营渠战役后,巴中鼎山地区成立独立营,辖5个连,其中女兵连2个,营长由少共省委妇女部长吴朝祥兼任。同期,苍溪、嘉陵等县也成立了妇女独立营。1933年12月中旬,中共川陕省第三次党代会在巴中召开。为粉碎敌人新的更大规模的围攻,大会决定迅速扩大红军。号召在“‘二·七’(指1934年的‘二·七’纪念日)前完成二万新红军和30个独立团”的同时,“切实完成工人师、少先团和妇女独立团,武装全苏区的工农群众到前线作战,实现全赤区的军事化”。巴中道苏维埃政府,向各县及时传达和布置了组织妇女武装的任务,特别指出“妇女侦探队、妇女独立营、独立团,一律脱离生产,马上拿起刀矛到前线去同敌人作战。”随后,城口等地又建立了一批妇女独立连、独立营。陕南镇巴县范家窝塘区、简池区分别建立了妇女游击队和妇女侦探队(队长田善珍)。
随着反六路围攻西线收紧阵地,阆、苍、南、营、宣、达等县的妇女干部纷纷转移到通、南、巴等中心区域,她们迫切要求武装起来,直接投入到保卫苏区的斗争。这时,扩建一支规模更大的红色妇女武装的时机完全成熟了。
1934年3月,方面军在南江以西地区成立了妇女独立团,主要领导人曾广澜(后为张琴秋),团部驻长赤县苏维埃驻地张王庙。
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遗址(南江长赤镇)
据当事人曾广澜1961年7月20日回忆:“营是在通江成立的,团是在南江什么寨子成立的。”该团后来发展到4个营、12个连、1000多人。
1934年底,方面军贯彻清江会议依托老区、发展新区战略方针,部队、机关、地方武装中的女同志,不少也随军向西转移。这时,组建了妇女独立第二团,下辖3个营,成立之初只有300余人,多系党团员骨干,由曾广澜担任团长兼政委。1935年初部队开赴旺苍坝,扩大到1000余人,直属方面军总部,军需物资由总经理部供给。据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领导人张琴秋1961年6月21日回忆:“关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成立妇女独立团的时间、地点,凭我回忆是在1934年秋季,地点在长赤。我是在长赤去工作的,那时已经组织起来,共有3个团,每团3个营,对外号称师。”
1935年2月,方面军在旺苍坝将机关的女同志和原来的二个妇女独立团,合编为妇女独立师,下辖两个团,2000余人,直属方面军总部,张琴秋兼任师长。但不久即取消师的建制。据原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副主任傅钟回忆:建立妇女独立营、团,“以至后来发展成为川陕边妇女独立师。”据妇女独立团女战士伍兰英1961年6月20日回忆:“当时有两个团,由一个团部兼师部,有一面师旗,两面团旗。”但也有著述认为“方面军领导曾考虑在此基础上建立妇女独立师,后因主力红军渡江作战,情况发生变化,未成事实。”
张琴秋
川陕妇女独立武装除上述正规妇女独立营、团外,还有省妇女学校的妇女连,总保卫局的妇女看守队,以及各军直属的妇女独立连,等等。另外,方面军的经理部、医院和政治机关,也有为数不少的女军人。这些不在独立团建制内的女红军约有1000余人。1935年4月,共约8000名川陕女红军,随方面军渡江西进,后来在川西与中央红军会师。其中,妇女独立第一、二团2000余名;妇女工兵营500余名;总政剧团及3个分团女战士及各军宣传队女队员1000余名;总医院及各军医院女战士1000余名;省委妇女学校学员约500名;其余为各机关女干部、后勤部门女战士及少数红军干部家属。她们的年龄一般为十七八岁,最小的仅有八、九岁。
妇女独立营、团直属方面军总指挥部,其党政、后勤工作,直接由方面军政治部、总经理部领导。组织编制上,团一级领导有团长、副团长、参谋长(参谋主任,参谋),团机关设政治处、经理处。直属分队有传令排、司号班、马夫班、伙夫班等。各连设连长、政治指导员;连部有文书、传令兵、号兵等勤务人员。各连均建有党、团支部。指导员挑选出身工农、政治觉悟高的党团员担任。团一级的领导,都是鄂豫皖过来的老同志,营、连干部都是从各地各部门担任过领导职务的女干部中选拔的。战士全系川陕根据地各地入伍,大部分年龄在16岁至17岁左右,革命坚定,作风泼辣,体魄健壮,吃苦耐劳。
二、妇女武装的教育训练
川陕苏区妇女独立武装的武器装备是逐步充实的。主要配备有步枪、马枪、大刀、梭标等,参差不齐。服装也不整齐,其它装备更缺。这支妇女武装成立之初,比较散漫。为此,入伍教育着重整顿军容风纪。不许留长发,领导干部带头,一律剪成短发或剃光头;要求着装整齐、佩带符合规定;集合站队,禁止吵闹、耍笑。经过短期教育,部队精神焕发,军容整齐。指战员戴八角帽,缀红领章,着灰军服,扎腰带,打绑腿,穿草鞋,挎武器,个个英姿飒爽,俨然和主力红军一样。部队集合,常常吸引人们聚观、艳羡,夸赞她们是红色娘子军。
妇女独立武装建立之初,方面军总部明确规定的任务是:保卫后方机关、医院、仓库;清剿土匪;运输武器弹药等军需物资;转运伤病员。为了完成这些光荣任务,指战员开始了紧张的政治、文化、军事、体能训练。
政治教育每天上一两小时的政治课,由团、营、连领导讲授。内容有《红军须知》等一般常识,还有妇女在革命中的地位作用。通过回忆对比教育,提高大家的政治觉悟,树立崇高理想、坚强信念和勇于献身精神。
鉴于部队中文盲占了绝大多数,开展了定时上课、结对包教包学等识字活动,使大家普遍提高了文化水平。许多原来目不识丁的干部,从不会识名册、看口令,到能够初读书报了。
军事训练方面,总部选派了一批熟悉军事、懂得带兵打仗的干部担任教员。除了必要的上课讲解,大部分时间都进行实地操练。练投弹,很多人胳膊都肿了;练射击,因人多枪少往往人歇枪不歇,夜深人静时,还有人对着星星瞄准;练刺杀,战士们在草靶上画上军阀的头像,带着对敌仇恨,杀声震天,苦练猛刺,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
为适应严酷的战斗环境,部队十分重视体能训练。各连自制简便器械,进行爬杆、赛跑、跳跃、木马(用几条长凳并列)和武装登山训练。大家对这一切感到新颖、别致、饶有兴趣,做起来格外带劲。总部首长对她们别开生面、生龙活虎的训练,常给予支持、鼓励。
一次,战士们正在营地训练爬杆,徐向前总指挥来了。他指着树上高高低低的竹竿说:谁能一口气爬完,我奖给她葛布。这对大家促进很大。
经过教员耐心讲解示范、大家刻苦认真训练,女兵们从单兵到班、排、连,步伐整齐,技术熟练,纪律严明,军威雄壮。不但有同于主力部队一般的军政素质,还体现了红色女兵的特色:生活起居井然有序,营区清洁卫生,内务整齐划一;武器擦拭得干干净净,枪口上塞着色彩鲜艳的绒球,既防尘,又漂亮;训练场上、营房内外,到处热火朝天,欢歌笑语。当时流行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妇女革命歌》、《十把扇儿》、《送郎当红军》、《刘湘罪恶歌》,以及各种家乡小调、山歌、秧歌,洋溢女兵军营内外。
在这个战斗集体里,充满了阶级姊妹的情谊,官兵之间、同志之间,互爱、互助、互帮、互学,彼此休戚相关、同甘共苦,充分体现了革命大家庭的温暖。
三、妇女武装的卓越斗争
根据方面军总部的指示,妇女武装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战勤工作。平时,大量的是执行警卫任务,保卫后方机关和重要目标的安全。1933年3月,妇女独立营宣告成立后,即一面训练,一面接替主力部队负责通江县城防务:把守城门,警卫首脑机关、要害部门,组织巡逻,严查坏人,侦缉奸细。指战员严守岗位,警惕性很高,多次拿获敌探,出色完成了任务。
运输物资是妇女武装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1934年春,反六路围攻西线红军主力从广元撤往南江。妇女独立团奉命将旺苍地区储存的大批武器、弹药、棉衣、粮食和盐巴运往长赤、南江。当时,敌第一路军气势汹汹由快活岭、真武宫向旺苍坝推进,情况紧迫,稍一迟延,全部物资就会落入敌手。全团上下紧急出动,团结奋战。每人负重七八十斤,来回一趟近200里,按期抢运完毕。在反围攻的紧张阶段,女兵们频繁往返于前线,昼夜兼程向前线运输急需的军用品,有力地支援了主力作战。强渡嘉陵江前夕,方面军总经理部和川陕省苏维埃在旺苍坝囤积了大量军需物品、贵重物资和重要设备,急需向西转移,时间紧迫。妇女独立团紧急动员,肩扛背托,负重前进。途中山岭重重,小道坎坷,又逢阴雨。战士们摔倒了爬起来继续走,肩膀压肿了不叫痛,饿了吃把炒米,渴了喝口溪水,终于将大批物资运到140里外的苍溪永宁铺,出色完成任务。
转运伤员是妇女武装承担的又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反围攻和渡江西进及长征途中,指战员多次参加这项工作。川北一带到处大山横亘,沟深坡陡,道路泥泞。为了尽量让伤员在担架上安全和舒适,女战士们借鉴川北方言调,编了许多号子,一前一后,有呼有应。如上坡时喊:“陡上又加陡”,“越陡越好走”;下坡时喊:“眼前滑滑坡”,“小心慢慢梭”;拐弯时喊:“前头一道拐”,“前摆后不摆”(意即前面转过后面直跟);平路上喊:“天上一朵云”,“道路展展平”;平坝上喊:“阳光大坝”,“扯起两下”(意即迈步疾走)。这些呼喊声,不仅传递了前后道路信息,统一了彼此间的协调动作,也却实让伤员在险途中感受到了舒适愉悦,增强了战胜伤痛,早日奔赴前线杀敌立功的信心。
1935年3月方面军渡江西进前夕,妇女武装接受了将总医院一万余名名伤员由旺苍坝庙儿湾转运到昭化地区的任务。方面军政治部为此专门召开两个妇女团排以上干部会议作动员,要求必须绝对保证安全,不许丢掉和摔伤一人。大家纷纷献计献策,表示决心,保证圆满成任务。立即进行了紧张的组织和物资准备:用青杠树、竹子和葛藤自制担架;根据体力强弱三至五人编成一组,每组负责抬一副担架。为确保安全,先由有经验的同志示范,然后分组到野外练习。队伍出发后,大家对伤员体贴入微,把自己的被单铺在担架上,衣服盖在病员身上,喂水喂饭,问寒问暖,关怀备至。为了减轻伤员的痛苦和保证安全,上陡坡时,前面的双脚跪地,用钩子钩住石缝或树干,后面的双臂伸直,将担架举起,吃力地攀登。许多同志脚板血泡连串,膝盖和手肘破皮血流。就这样,女兵们以高尚的革命情操和百折不挠的毅力,经过长途跋涉,战胜重重困难,终于胜利完成了任务。
妇女武装在转运伤员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一次,担架队在川西马塘坝遭遇空袭。战士苟秀英在炸弹呼啸而下时,毫不迟疑地扑向担架,伤员保住了,自己却倒在了血泊中。过草地时部队靠吃野草充饥,女战士蒲秀英为了给伤员补充营养,四处收集马牛粪便,经过细心淘洗,选出其中未被消化的青稞,捣碎和着野菜煮烂喂伤员,自己却几天颗粒未沾,加上劳累过度而饿死途中。
妇女武装还担任作战剿匪、抢修桥梁道路任务。红七十三师妇女独立连,在南江的三江坝、板凳垭、官路口等地,都积极协助主力红军作战。1933年4月下旬,师主力反三路围攻后撤至通江平溪坝,妇女连驻磨盘寨,侦察到到一股敌人晚上将来偷袭。妇女连配合交通队设伏,于偷袭之敌突然袭击,全歼了这股敌人。5月,妇女独立营昼夜兼程抢运粮食,在经过通江县北鹰龙山时,天色已晚,便停下来准备休整一下。这时,警戒的战士发现一股敌人正往山上爬。营长陶万荣马上命令战士们做好战斗准备。敌人爬到半山腰时,倒在地上烧起了大烟。陶万荣果断命令出击,战士们一跃冲向敌人。敌以为遭到红军主力伏击,只好乖乖投降。这一仗,妇女独立营俘敌人枪数百。反三路围攻后期,妇女独立营驻扎毛浴镇,一天晚上遭敌突袭,女兵们勇敢击退了敌人两次冲锋,邻近红军部队赶来,两面夹击,全歼敌人一个营。一次,妇女独立团奉命限期剿灭巴中南地垭股匪,维护社会治安。妇女武装抽出一个连,经过事先严密侦察,掌握了股匪活动规律。一天夜里,当作案匪徒进入伏击圈,女兵们一齐开火,歼敌20多名,缴枪10余支。1935年初,妇女独立团在南江以西长赤、木门一带清剿股匪,智取加强攻,全歼负隅顽抗的一支地主武装,缴获步枪几十支和大批粮食、猪肉。
1935年6月中旬,妇女独立团随方面军总部和川陕省委机关驻川西杂谷脑(今四川理县)。杂谷脑后山有一座大喇嘛庙,深居庙内的国民党特务暗中策划喇嘛暴乱,妄图阻截红军。方面军总部和川陕省委派王维舟和刘瑞龙带领工作队进庙做宣传争取工作,被埋伏在大殿四周的喇嘛包围,殿内顿时铜号声骤起,数十名喇嘛冲出来砍杀红军,藏在庙内的喇嘛和屯兵居高临下,向红军开枪射击,工作队只好一边自卫一边撤离。随即,王维舟、张琴秋奉命带领妇女独立团拔除这颗“钉子”,为民除害。喇嘛庙雄踞山腰,不宜仰攻,指挥员决定采取正面佯攻和绕后面包抄相结合的战术。入夜,正面佯攻的女兵进入阵地挖掘好堑壕。拂晓,发起佯攻。敌自恃地势高、粮弹充足,频频以土枪土炮射击。不一会儿,女兵放缓了攻势。敌误以为红军兵力单薄,转守为攻,匪徒嚎叫着冲出寺庙。女兵们一声不吭,据壕阻击。敌第一次败下阵后,随即组织第二次猛攻。女兵们沉着应战,将一颗颗手榴弹投向敌群。这时,山顶传来冲锋号声,迂回部队从山顶压下来。敌遭夹击,顿时硬大乱,慌忙躲进庙内,紧闭大门。傍晚,川陕省保卫局妇女看守队赶来增援,大家配合协同攻坚,全歼顽敌,缴获一批粮食和食盐。杂谷脑战斗,是川陕妇女独立团独立进行的一次攻坚战,女兵们机智勇敢,英勇顽强,沉着应战,挫败了一起国民党反动派企图用宗教势力阻截红军的阴谋,受到方面军总部的嘉奖。
1935年夏,红军进抵大小金川流域。从马尔康到大藏寺的道路被梭磨河截成几段,水流急喘,辎重部队徙涉困难,一个妇女独立连奉命架桥。女兵们经过几个昼夜奋战,战胜激流,于深山峡谷架起了几座木桥,沟通了道路。但一批部队正要从桥上通过时,发现桥桩被敌人破坏,此时敌机又凌空轰炸。刻不容缓之时,连长王学荣带领一个女兵排,每人扛着一块木板,毅然跳入汹涌的河水中,象中流砥柱,迅速搭起一座人桥,使部队顺利通过,受到上级的表扬。
川陕苏区扩大红军运动周纪念大会
宣传扩红也是妇女武装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扩红运动中,女战士们善于用歌咏、跳舞、演讲等生动形式,宣传党和红军的任务,吸引和感动大批男女青年参加红军。独立营营长陶万荣在巴中、通江、恩阳河的几次群众大会上,动情演唱了《劝郎回头歌》,群众听后,对照自己的丈夫或儿子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受苦的情形,感动得失声痛哭。战士们的宣传还使不少青年人自觉砸了烟枪和烟灯,拿起大刀长矛当红军。妇女同志剪掉辫子、脱掉大襟衣参军参战。1933年夏天,女战士张茶清等到巴中恩阳河、得胜山宣传扩红。她以自己从童养媳到女红军的切身经历,激发了妇女的革命热情,几天时间就集合了近100人参加红军。
在川陕苏区两年多时间里,动员了上万名妇女脱产参加部队、机关、学校的工作,创造了妇运史上的奇迹,妇女武装功不可没。妇女武装的火线宣传,起到了瓦解敌军的特殊作用。1934年4月,红军在巴中曾口场与敌作战,敌我双方只隔一条河。女兵们利用战斗的间隙,向敌人喊话,感化了很多敌军投奔红军。5月中旬,红军退到通江鸡子顶时,敌人疯狂进攻。鸡子顶山上的女红军宣传队员高喊:“弟兄们,不要打自己人!快回家与妻子儿女团聚!”很多白军士兵被一句“弟兄们”感动了,士气陡降,无心进攻。晚上,又夜摸敌阵散发传单,彻底瓦解了敌人,不战而胜。
川陕苏区红军女战士在群众大会上宣传演讲
四、川陕苏区妇女武装的历史地位
川陕妇女独立武装自1933年3月正式成立,到1936年7月与红四方面军最后长征出川北上,在成建制的3年之中,她们在红四方面军总部的直接领导指挥下,先后工作和战斗在大巴山区、嘉陵江畔、涪江流域、雪山草地,无论是独立营、独立团,或是短暂的独立师,无论是担负战勤、运输、扩红,还是转运伤员、作战剿匪、架桥铺路,广大女红军指战员总是满怀着对革命的壮志豪情,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艰苦卓绝、出生入死地坚持斗争。这支妇女武装,编制正规,规模庞大,组织严密,战斗经历丰富,堪称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妇女武装斗争的一面旗帜。她们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远辉耀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史册。
经过长征的艰苦岁月,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时,幸存下来的女红军还有2000多人,奉命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渡黄河的女战士约1800人。11月8日,中央电令河西部队改称西路军,妇女独立团直属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团长王泉暖,政治委员吴富莲,政治处主任华全双。在河西走廊和祁连山区浴血奋战中,女战士屡建殊功,表现出非凡的英勇气概和顾全大局不畏牺牲的崇高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由河西走廊转战祁连山的女战士仅有300余人,陶万荣临危受命妇女独立团团长,牵制敌人,掩护总部突围,把好的枪支交给上级,以血肉之躯引开敌人,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
西路军女红军最后只有10余人历尽艰险回到延安。整个回到延安的红四方面军女红军约700人,建国后在工作岗位的400余人。这支从川陕苏区走出的英雄女红军队伍,谱写了中国妇女武装斗争史上最悲壮的一页,用鲜血和生命竖立起了中国妇女革命的历史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