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共计提名10部动画短片。其中,有一部短片此前在其他多个奖项上从未跌出前三,收获影评人的一致好评,并且还获得了代表动画界最高荣誉的安妮奖。
它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weekends》(中文译名《周末》),一部时长仅15分钟,全程无人物对白,却收获了豆瓣8.1的高分,让人看完潸然泪下直呼真实,忍不住二刷三刷的家庭动画短片。
繁华大都会,曾经相爱的人渐行渐远,撕裂的不止是昔日恋人的相濡以沫,家庭其乐融融的平淡生活,还有周旋于父母之间的孩子的内心。
《周末》的故事背景设定:
《周末》以一帧桢日式手绘风格的画面,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小男孩在父母离异后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
故事背景设定在80年代的多伦多,主人公布鲁斯因父母离婚,不得不在两家之间来回奔波,原本完整统一的生活,被周内和周末的时间线强行割裂开来。
周一至周五,他和妈妈住在乡下一幢旧房子里,过着简单而质朴的生活。到了周六,父亲会开着私家小车来,接他去那个位于繁华都市的家。
看似仍旧平静的日常,其实早已支离破碎,看似热闹充实的周末,换来的却是内心更大的孤独与恐惧。表面上看,主人公仍然享受着来自双亲的关爱,可是一连串的恐怖梦魇却无情地暴露出,他宛若离群的孤雁,内心空虚,无可依靠。
1. 周末与周内,生活被撕裂,小男孩像皮球一样被有序地踢来踢去
画面一开始,小男孩走进了一间地上四散着废纸的房间,用蘸过颜料的手掌在一面墙壁上按下一个小小的巴掌印。
镜头转向客厅,小男孩的妈妈正坐在旧钢琴前,弹奏着贝多芬的《月光》,在她的周围,堆满了未拆封或者拆封后尚未整理的纸箱,悲伤的音乐飘荡在屋子,也暗示着女主人离婚后痛苦低沉的情绪。
男孩像往常一样,自己穿戴好衣服,提着行李箱跟妈妈打招呼,因为周末到了,爸爸要来接他去城里了。
门外正是寒冬凛冽,地上的积雪已经厚厚一层,离家门口10来米远的地方,停着一辆豪华轿车,一个中年男人坐在车里抽着烟。
小男孩和妈妈拥抱后,自己提着两个笨重的箱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雪地上,笨拙地往车跟前走。两个大人,都只是视线随着他移动,却都不来帮着提下行李,这短短的10米路程,仿佛是两人之间无形的对抗。
小男孩坐上了车,乡村的雪景渐渐地被远远甩在了身后。车内,男孩的爸爸播放着很躁动的爵士乐。穿过一片灯红酒绿的日式街道后,小男孩终于来到了父亲家里。
豪华的装修,精致的收藏品,一应俱全的家具,充满和风味道的红色色调……和妈妈所在的房子相比,这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让人突然无法适应,却又要学着习以为常的环境。
在温暖的屋子里,爸爸和小男孩穿着舒适的睡衣,一起看恐怖片,一起把玩那些收藏,一起窝在沙发上,享用美味大餐。
周末结束后,男人依旧开着车送小男孩回到那个冰天雪地的乡下的家。妈妈早已站在门外等候,男人只是把小男孩放在行李箱上,使劲儿一推,让他自动滑行到门口。
父亲和母亲零交流,依旧保持着冷漠与疏离,仿佛那短短的10米,是他们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就这样,小男孩每个周末都会往返于父亲和母亲的家,过着两种完全撕裂的生活,但他一直假装自己很快乐,总是报以微笑。只有在梦里,他脆弱,不安,焦虑,恐惧的一面,才彻底暴露。正如五月天歌词所唱: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是你的保护色。
2. 破碎的现实与恐怖的梦境交织,男孩内心的快乐大厦早已坍塌
第一个梦境
在第一个梦境里,他梦见妈妈家里所有的东西都飘在空中,连他自己也变成一件衣服,从卧室飘向了客厅。
他看见爸爸阿妈还在一起,妈妈在准备早餐,爸爸看着报纸,两人时不时交流着。只不过,他也只能是从衣服上分辨出爸妈的特征,甚至看不清他们的脸。
整个场景中,始终散发着一种明亮柔暖的光芒,暗示着过去三口之家的美好生活。小男孩潜意识里仍然向往那样的温暖,可是眼前的一切又模糊不清,这说明,这样的记忆已经停留在了遥远的过去,时间久得,让他已经记不清细节。
第二个梦境
后来,妈妈慢慢从悲伤中走了出来,谈了新的男友。一个陌生男子常常带着红色玫瑰前来拜访,并且留下来和妈妈共进烛光晚餐。小男孩和妈妈二人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
妈妈继续谈着恋爱,小男孩周末照旧去爸爸家,至少在那里,他还能和父亲一起看电视吃大餐,没有局促不安的感觉。
父亲的屋子里,有一匹红色的小马雕塑,男孩总是喜欢骑在上面玩耍,睡觉。
睡梦中,他梦见有人来敲门。开门的刹那,他看到一个手拿玫瑰花,头顶蜡烛,面部可怖的人出现了,那不是妈妈的男朋友吗?这个蜡烛,正是他们之前烛光晚餐时用过的。
第三个梦境
由于新男友的介入,妈妈对小男孩的关心少了很多,小男孩像是一台安静的照相机一样,默默地观察着一切。
他们相拥在沙发上看电视,坐在屋外露台喝咖啡聊天,开心地说着甜言蜜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只是,热闹是他们的,小男孩什么也没有。他永远只是一个人独自待在一旁,自己玩耍,自己画画,自己上床睡觉,他的孤独和冷清,仿佛和别人的幸福格格不入。
后来,他又做了一个梦,梦中妈妈的男友变成了一个可怕的怪物,正张开大口追着他跑,然后那人身体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起来,火焰随即席卷了整个房间。
小男孩曾经撞见他和妈妈吵架,因此潜意识中将男人当作带着怒火的怪兽。梦中昏暗的环境和冷色点营造了一种压抑恐惧的氛围,也代表着小男孩脆弱和害怕的内心。
3. 爸爸也有了新欢,小男再也没有了“周末”,父亲在他的生活中渐行渐远
后来,就连爸爸也有了新欢,大多时候,爸爸更多的是在和新女友甜甜蜜蜜,小男孩和爸爸此前独处的生活,也被无情地打破了。
最后爸爸打包好所有的行李。决定要搬离现在的住所。于是,小男孩再也没有“周末”了,也再不用往返于两个家之间,来回度过每一周。在他的生活里,爸爸已经渐行渐远。
另一边,刚开始新生活不久的妈妈却和新男友分手了,她把送来的玫瑰全都扔进了垃圾桶,此后,那个男人再未出现过。小男孩和妈妈又回到了二人世界,他们一起弹钢琴,把房子翻新,吃简单的食物,在桌前画画……
看起来,往日平静的时光似乎又回来了,只是,他的梦再一次出卖了他。
第四个梦境
梦中,他又骑上了那匹红色的马,很轻松地就穿越到了爸爸的公寓。只是,墙上彩色的手印,以及地上铺满的纸张暗示着,这是妈妈的家。
可见他内心依旧渴望团圆。他不喜欢离异家庭,不喜欢分开的周末,不喜欢孤独。
纵观整个短片,小男孩在承受着破碎的生活现实之时,前后共做了四次梦,由最开始的梦见爸妈依旧和睦相处的温馨画面,到梦中妈妈新男友头顶着蜡烛的恐怖样貌,再到蜡烛怪物在昏暗的房间燃起熊熊大火的惊悚场景,再到最后男孩失去有爸爸的“周末”后,在梦中骑着小红马自如地穿梭于爸妈的房间,仿佛一切还是团团圆圆的样子。
而随着梦境的变换,小男孩对父母之爱的渴望,对破碎生活的不安,对生活一系列变故的焦虑和恐惧,也在不断加深。
4.《周末》的意义,在于提醒父母,无论何时,别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
相信很多单亲家庭或者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能体会到短片中小男孩的孤独与安全感极度缺失的状态。
大人的世界如此复杂,孩子始终提心吊胆,怕自己不懂事,怕自己被抛弃。默不作声,任由大人安排生活,内心早已伤痕累累。
这部片子,以离异家庭中儿童的视角,来描述支离破碎的生活中,被夹在中间的孩子的心酸。但是,本片的目的不在于控诉单亲家庭或者离异家庭,因为家庭状态只是一种生活形式。
它真正的意义,在于告诉家长们,无论处于何种婚姻状态,都不要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需要的,不是一个看似父母都在的完整的家,而是需要的是,无论何时,父母始终对他关心,关注,爱护。
在《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一书中,作者提到了满足儿童情感需求在起成长中的重要性。
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连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作为燃料。而缺失这种必要的情感连接,孩子也许还会成功,但会感觉自己内心空虚,像缺失了什么必要的东西,他们苦恼而挣扎,却没人看得到。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因此,孩子长大成人后,或许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来治愈童年的创伤。
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能注意到他们的情感需求未被满足,进而采取积极的办法去应对,那就能将不幸的种子早早地扼杀掉。
5.父母应该如何自查,判断自己是否对子女有情感忽视的情况?
在短片《周末》中,男孩布鲁斯还只有6-7岁,从种种迹象我们已经能够看出,他的生活存在严重的情感忽视问题。他越是乖巧懂事,越是沉默冷静,这种缺失就越是深刻。
而在他这样小的年纪,很难通过自我来疗愈,只有父母主动行动起来,才能解决情感忽视带给孩子的恶劣影响。
那么,在和子女相处的过程中,父母要如何自查,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对子女有情感忽视呢?
在《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一书中,作者给出了两种简单的判断方式:急性共情和慢性共情。
情感忽视的父母可以这样分辨他们自身是否对子女有情感忽视:在重大危机时刻,或者某些非常重要的地方,忽视了自己的孩子,给孩子造成了无法愈合的创伤(急性共情失败),或者在孩子成长期间,他们长久地对孩子某方面的需求不听不闻(慢性共情失败)。
在《周末》中,根据主人公的生活轨迹以及四次梦境,我们可以看出,他的父母在离婚,再觅新欢,搬家等重要的时间,对男孩的关注不够,他们要么是用更多的时间处理离婚带来的情感创伤,要么就是忙着与新欢开启新的生活,小男孩内心的情绪变化,始终没有人注意到。
至少从短期来看,男孩的父母在对孩子的情感教育上,存在急性共情失败的现象。
6. 三个关键点,帮助父母快速处理对孩子的情感忽视问题
一、看到孩子的存在,确认他们的需求
对于孩子说的话或者做出的动作,父母要给予及时的反馈,不管反馈是正向还是负向的,至少内容要与孩子目前的状况相关。
例如:孩子抓到一只蚂蚱,兴奋地拿给妈妈看。如果妈妈说“好可爱的蚂蚱啊”或者“小心蚂蚱咬人”,这都是相关的反馈。
但如果妈妈说“你的手好脏,快去洗手”,那么她的反应与孩子所关注的内容完全不相关,孩子就会觉得“你根本没有听我说话,你根本不考虑我的感受”。
若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甚至是漠然的无反应,就会产生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父母“人在心不在”的状态会让孩子体验到可怕的被抛弃感。
二、. 视孩子为一个独特而独立的个体,而非自己的延伸、所有物甚至负担
结婚,是父母的选择;生养孩子,是父母的选择。没有孩子,父母一样会吵架,一样会变老。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孩子无须为父母的选择承担一切后果。
因此,父母如果在面对婚姻失败,或者家事不顺的情况时,不要盲目地把负面情绪展示给孩子,不能经常说一些让孩子产生负罪感和愧疚感的话。
例如“要不是为了你,我们早就离婚了”“我一个人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为什么这么不听话?”“要是我和你爸爸离婚,你选择跟谁过?”……
如果父母因为自己的不如意,总是找一些借口向孩子发泄,即便是无意的,也会伤害到他们的心。试想,孩子听了诸如此类糟心的话,总觉的是因为自己,才让父母不好过,他们会觉得自己没用,觉得自己是负担,不配得到爱。
聪明的父母,应该理智地处理好自己的感情问题,并且足够尊重孩子的情绪,小心保护好他们敏感的心。父母要通过经常性地与孩子交流,以及用无差别的具体的关爱行为,来告诉孩子,无论父母还在不在一起,都会一如既往的爱他。
三、努力生活,爱自己,陪伴孩子,一起迎接更好的未来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童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父母长期的生活状态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人生观的养成具有重大意义。父母的行为,就像是一面镜子,孩子会在耳濡目染中跟着模仿学习。因此,只要父母乐观,积极,快乐,孩子的情绪也会受到同样的影响。
离异可能在抚养上、心理上都会有一些压力,但离婚是个人选择,是父母自己的追求,不要让孩子背负上你的情绪。
更重要的是,即便回归单身,也要尽可能地努力开始新的生活,将往日地阴霾尽快驱散,让孩子不止于处在大起大落的糟糕环境中。
就像在短片《周末》中,一开始,男孩的爸爸妈妈离婚分居后,妈妈居住的屋子总是一片狼藉,许久未打扫整理,就连音乐,永远也弥漫着悲伤的气息。试想,这样一个充满失望、腐旧,阴郁的环境,孩子怎么能开心起来呢。
相反,到了短片的末尾,妈妈和新男友分手后,开始意识到只有孩子才会对她不离不弃,意识到哪怕是单身,也要努力的生活,照顾好自己和儿子。
于是,他们一起把屋子粉刷一新,还为家里添置了新的装饰,凌乱的杂物也被归纳得整整齐齐,孩子和妈妈可以在嘻嘻打闹后窝在沙发上小憩,昔日那个温暖明亮,舒适温馨的家又回来了。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应该是积极正向,充满希望和能量的。而要想让孩子被爱包围,始终 感到幸福,前提就是父母得树立好榜样。
因此父母要首先学会了爱自己,学会了认真生活,也同样会感染到孩子。最高级的共情,就是你什么也不用说,但我从点点滴滴中,感觉到了你的幸福,你的快乐,然后我因此也变得更加快乐,幸福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