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02年,由乔治·梅里埃拍摄的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诞生以来,科幻电影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也自这以后,有关于“异世界”的奇妙想象开始在银幕上展现开来。随着科幻电影的不断发展,其中技术方面至今已经有了飞跃的提升,如今的绿幕、动画效果等技术手段不仅完成了“想象界”的再现,
也已经创造出来奇观的视觉效果,甚至在这基础上使“影像成为一种对现实的超越”。尽管科幻电影在技术方面已经达到触不可及的科学技术效果以及由导演建构的奇幻世界,但其故事的内核多是以表现当下社会问题或是对“未来世界”、“异世界”的想象为主。在这过程中,人类与外来物种、机器、数字技术、宇宙等诸多幻想元素都一同为“异世界”的架构增添了巨大能量。“异世界”作为科幻电影中重要的叙事载体,它通过不同形式的呈现,既是影片中人类衍生新型技术或物种的重要场域,也成为了具有深刻意义与价值的文化表征。
由“悬疑大师”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迷雾》中,小镇上弥漫而来的浓雾充斥着死亡与绝望,而原本一片祥和的小镇也瞬间因浓雾的到来分裂出来一个被迷雾包裹下的“异世界”。至此躲避在超市中的人形成的“正常界”与超市外的“异世界”构成了两个世界,超市内“正常界”的人充满对外面的恐惧与未知,在“异世界”中,凡是涉足的人类都将被浓雾中的怪物所吞噬、杀戮。
对于这个“异世界”的解释,影片给观众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定论——上帝的惩罚,正如影片中的神婆逐渐让超市内越来越多的人群相信了她,直到神婆的死亡,关于她“上帝的惩罚”的看法也被破除,于是冲向迷雾中寻找生机的决定也在剩下的人当中产生,有趣的是,影片最后带来了让众人惊讶的结局,这也是影片最大的亮点所在。危急时刻下,人类缺少了相信自己和信仰他人的判断能力和标准,也正是这个突然弥漫着迷雾的“异世界”的建构下,生存与求生的欲望衍生出了人性的无知与丑恶。
科幻电影中反应人性问题的还有表现更为直观的韩国电影《汉江怪物》,尽管科幻类型在韩国电影市场上出现的并不出众,尤其以怪物、外来生物作为科幻电影表现的更少,不管是从故事的叙事角度还是视觉效果来看,这一类型也是以美国好莱坞电影占据了主导地位。值得肯定的是,影片在学习过程中还加入了自己独到的特色表达,打造了汉江水下的巨型怪物肆意对岸边的人类展开攻击,因此影片在完成人怪打斗的过程也完成“异世界”的建构。
在正常的现代社会中,人类社会从未出现过异形生物攻击人类的现象,而电影《汉江怪物》正是在导演及编剧的想象下给观众营造了奇异的视觉冲击。在“异世界”带来的视觉冲击背后,导演意在表达对韩国政府乃至整个韩国社会的批判,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导致了悲剧的上演,怪物伤害的是普通的汉江岸边的人类,而这也是他们肆意破坏环境的后果。从政府部门展开消灭怪物的举措来看,处处充斥着荒谬,实则也是一个领导阶级人性泯灭的表现。同样反应人性问题的还有电影《水形物语》,影片创造了人与异性物种的爱恋关系,这段不同种族之间的情感关系也是由于实验基地监禁异性生物,而被仅有善良哑巴女解救其出来后逐步建立的一段爱情故事,在《水形物语》的“异世界”中,观众看到了人性的善,其中更多的是与善对立的恶的一面。
而在1994年由艾默里奇导演的电影《星际之门》,星际之门之内的“异世界”吸引了人类文明的探索,这里存在着控制人类的神明,人类借助外星的力量,在“异世界”展开多重文化之间交互与对抗。影片自上映后被誉为是影坛中的科幻奇迹,也因此片的上映延伸了无数的类似剧集。作为一部科幻电影,其着重表现的并非强大的科技感,影片意在打造现代文明与原始文化两个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
在科幻电影一百多年的发展中,科技表现效果不断提升,其中的叙事表达元素呈现多种形式,但科幻类型始终离不开对“异世界”的建构,不管是反应人性问题亦或是对社会、文化价值的表露,一切都归根于富有创意和想象的电影制作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