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无论是从上映的动画电影数量还是从动画电影的票房来看,国内动画电影市场发展极为迅猛。2014年我国国内动画电影票房达到了30.28亿元,相比10年前,动画电影票房增长了将近93倍。2015年国内市场电影总票房已破400亿,其中动画电影票房约45亿,占比11%,“亲子电影”的概念也应运而生。
陪伴孩子看电影,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家庭亲子活动的必选方案,在中国电影市场的可持续性上,动画电影的生存空间不可不说是巨大的。
动画电影的份额在增加,质量却并不稳定,孩子走进影院,所观看的并不是好的电影,而是选无可选之下的退而求其次,这是孩子的悲哀,中国动画电影的悲哀。
前几天,我和女儿走进影院,观看《樱桃小丸子》,对于一个小女孩儿,小丸子的古灵精怪本应很符合她们的性格特点与审美需求,但是电影播放不到一半,我就在孩子的催促下离场。
昨天,我们选择了一个经典故事改编的动画电影《鲁滨逊漂流记》,孩子虽然对3D呈现的立体画面还有些害怕,但即使摘掉眼镜也兴致勃勃地看完了整场。
两部动画电影,两次截然不同的观影体验,让我不禁思考,究竟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需要冒险故事
《樱桃小丸子》讲述了来自世界各地6个不同地区的小朋友来到清水市,分别寄宿在小丸子和她的同学家,在一次结队去大阪、东京旅行的过程中,小丸子帮助来自意大利的少年安德烈寻找爷爷的朋友。
这样一个经典的小丸子形象被搬上大荧幕,故事却平淡的无话可说,电影在日常生活流中讲述着吃喝拉撒,沿途本可以值得期待的冒险之旅也消解在对饮食、景点的观光中,恍惚中以为是一部介绍日本京都和大阪的旅游推广片,让人大失所望。小丸子也一改往日的搞怪捣乱本性,而变得淑女懂事,处处替他人着想,且不说这是对小丸子核心性格的曲化,更加不符合低幼儿童的正常身心发展。
一个享有自由的正常的孩子,在他们的童年时段中,一定是充满了对宇宙万物的好奇与探索,如果孩子没有表现这方面的求知欲,那不是孩子本身没有兴趣,而是家长的束缚压抑了孩子的探索本能。试想,一个低幼的孩子,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处处为他人着想,这非但不可能,也不正常。他们一定是想拆,想破坏,想搞怪,想自我的,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探索身边的一切。
因此,动画电影必须满足孩子的探索需求,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这就需要动画电影有一个冒险故事作为绝对的基础。《海底总动员》《汽车总动员》《疯狂动物城》《狮子王》《功夫熊猫》《冰河世纪》这些口碑票房双赢的动画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讲述冒险故事。
而《鲁滨逊漂流记》可以说是冒险故事的经典之作。讲述了大洋中一个由动物主宰的小岛被一场暴风雨打破了宁静,"不速之客"鲁滨逊与动物岛主们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的遭遇战,开始了他的荒岛冒险之旅。
一个拿着枪的“人”跑到了一个各种萌态小动物聚集的荒岛上,他会害怕吗?他会被动物吃掉吗?动物会被他打死吗?一系列孩子的疑问足以构成他们对这一冒险之旅的期待与兴致。小动物们表情各异,鲜萌逗趣,阴差阳错,再加上悬崖激战、地道偷袭、空中爆破等动作设计,小朋友们就在这样的紧张,期待,笑声中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冒险。
这样的冒险故事,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求知本能,这样的动画电影才是孩子喜欢的,需要的,过瘾的。
动画电影需要奇观化表达
有了冒险故事,就需要用合适的方式呈现给孩子。电影以其独特的观影方式决定了它的呈现方式,奇观化表达是电影的唯一打开方式,动画电影亦然。
所谓“奇观化表达”就是需要一种视觉冲击力。如果只是看樱桃小丸子如何穿衣,吃饭,说话,只是看一个动画小人儿在那里走路,嬉笑,动作,我们就不需要把孩子专门带到电影院去,一个小小的电视就可以满足他们了。在电影中,孩子看到的一定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接触不到,而又充满好奇的事物。
《鲁滨逊漂流记》中,老山羊阿毛挂在树枝上,下面是万丈深渊,激流澎湃,加上音效等制作手段,这样的奇观化呈现带动孩子的感官反应,让他们身临其境,紧张期待,这样才可以点燃他们的热情,让他们在观影中体验到快乐。
“低幼化”绝不是把孩子当傻子,“去低幼化”也绝不是把孩子当大人
动画电影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低幼化”,一个是“去低幼化”。第一个是低估了孩子的智商,用一种简单的,单向的思维方式结构故事,导致一些动画电影荒唐可笑,低劣弱智。另一个是误解了“去低幼化”的含义,先入为主地将成人世界的价值观用于孩子身上,时时处处用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和要求孩子,让孩子满嘴大人话,满身仁义礼智信,失去了童真。
好的动画电影,一定是用“低幼化”的形式讲“去低幼化”的主题。
《鲁滨逊漂流记》通过讲述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相处,传递团结、勇敢、善良和包容的精神内核,最后落到了人类和动物共同携手保卫家园的宏大主题上来。这些精神内核与宏大主题是儿童所不能够表达出来的,但是他们一定能感受得到的。
好莱坞,迪斯尼的大多动画电影绝不仅仅是拍给孩子看,大人也喜欢,就是由大人喜欢,引导孩子从影片的冒险,奇观而深入到精神,主题。
结语
你不能高估孩子的表达能力,更不可低估他们的感受能力。
动画电影为孩子服务,就必须依托于孩子的发展阶段,了解他们的观影诉求,在故事和呈现上都要符合孩子的审美需求。同时,在受众定位,营销策略,以及上映档期等诸多方面都要有全新的认识与方式。
不要让孩子的选择捉襟见肘。动画电影任重而道远。
【文/刘洋】
版权声明
微信公众号【影艺独舌】的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影艺独舌】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评论,但如有其他媒体复制转载,须征得我们同意并注明出处及作者。(请回复“转载”,了解具体要求!)
微信ID:yingyidushe
对影像和艺人做最恰如其分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