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逝世
他不仅“拿起笔做刀枪”,而且坚持用作品说话,以反映大众的愿望和心声为使命,关注国家和人民命运。他犀利的目光好比时代的多棱镜,精妙的笔触好比社会的解剖刀,他的作品洗尽铅华,折射出一部充满个性而又引人共鸣的中国现当代历史。如今百岁老人逝世,留给我们的是幽默讽刺的漫画以及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报道。
方成的百岁生日照片
2018年8月22日上午9时54分,著名漫画家方成因病在北京友谊医院逝世,享年100岁。
在八十余年的艺术生涯里,方成一直以自己独有的敏锐的观察力、透彻的眼光以及幽默讽刺的绘画方式,表现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变化与百姓生活。他不仅“拿起笔做刀枪”,而且坚持用作品说话,以反映大众的愿望和心声为使命,关注国家和人民命运。他犀利的目光好比时代的多棱镜,精妙的笔触好比社会的解剖刀,他的作品洗尽铅华,折射出一部充满个性而又引人共鸣的中国现当代历史。
百岁老人方成的新年祝贺
方成生前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讽刺与幽默》编委,并曾经担任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会长。他的多幅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武大郎开店》获《人民日报》1980年优秀作品二等奖,在当时火遍全国。
《武大郎开店》,此漫画经华君武建议,门旁对联改为“人不在高有权则灵,店虽不大唯我独尊。”加横批:“王伦遗风”
方成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办漫画个展的艺术家,他的个展呈现了中国独有的水墨漫画,笔下下的钟馗、济公、鲁智深、布袋和尚等等侠义之士皆栩栩如生。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评价说,“方成在中国水墨漫画艺术探索方面属于‘领军人物’之一。他的漫画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水墨漫画’,中国漫画界很多后来者都以他的漫画作为蓝本进行临摹和效仿。”
方成的水墨漫画
方成与华君武、丁聪并称为“漫画三老”,丁聪于2009年5月26日病逝,华君武于2010年6月因病在北京逝世,如今方成的病逝,“漫画三老”也全都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属于中国讽刺漫画的时代也随之消逝。
从左至右:漫画家方成、华君武、丁聪
方成的漫画人生:尽人事,知天命
说起中国的漫画,最为让人印象深刻的要数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的漫画名作《三毛流浪记》,这部漫画还被拍成真人电影和动画连续剧,成为80、90后一代人童年的纯真回忆。
三毛是个穷孩子。他在农村长大,从小就没有了爸爸,也没有了妈妈。三毛长得又瘦又小,只有脑袋大大的,上边就有三根稀稀拉拉的头发,人们就管他叫三毛
又穷又苦的三毛,没有家,没有一个亲人。他来到一片绿草地上, 羊妈妈带着小羊羔。 羊妈妈吃青草,小羊羔吃羊妈妈的奶。羊妈妈亲亲小羊羔,伸出舌头舔小羊羔的绒毛。三毛看了,想起自个儿的妈妈,难过地低下了头。
树上有个老鸹窝, 窝里有一只大黑老鸹, 还有几只小黑老鸹。它们亲亲热热挤在树枝编的温暖的窝里玩。三毛看见了,又想起了妈妈。妈妈呀你在哪儿呐。三毛没人亲,没人疼,没人爱他,保护他。三毛止不住地痛哭起来,泪水哗哗地往下流……三毛好伤心啊
方成在其著作《漫画在中国》中则追溯了中国漫画发展的百年源流,诉说着中国漫画经历封建王朝、辛亥革命、国共抗日、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十年文革再到改革开放的坎坷之路:
漫画开始出现并流行于18世纪初年的英国,二百年之后才传到中国。在此之前是传不来的,那时中国还在封建王朝统治之下,公开评议是非常危险的。
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建立民国,漫画才传进来,中国的漫画家何剑士、张聿光、马星驰等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
后来,蒋介石实行专制,作时事评议的漫画又不见了……到了国共联合抗日期间,报刊上又见到表现抗日的讽刺画……漫画在中国流行百年之久,历程一直颇为坎坷。
新中国成立后,报刊一开始就发表漫画,抗美援朝期间,大批漫画问世……
1957年以后,特别是十年动乱时期,报刊上又见不到漫画了。改革开放以后,漫画才又出现在各地报刊上……(来源:《光明日报》)
方成《不要叫老爷》
方成《官商》
方成《家教》
方成《孔明同志,您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从1935年初次涉水到1946年小试牛刀,从1949年以画为业到1980年首办个展,从1982年著书立说至今,方成用六个字总结自己与漫画的情缘:“尽人事,知天命”。其漫画经历也成为了中国现当代漫画发展的缩影。
方成《一是精打细算,一是送礼吃饭》1980年
方成《六个和尚》1980年
方成《冤假错案》
方成自画像,1987年
方成《纪实:1994年1月31日中年方成访老年方成》
方成的自述
"
小时候,我从乡下来到北京(那时称北平)插班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才看到报上刊登的漫画。记得那时只有《小实报》和《实事白话报》有漫画。画的是连载四格的《毛三爷》谐趣漫画,多年后才知道是漫画家席与承的作品。
上中学时,又看到上海出版的杂志《上海漫画》里刊登的各种漫画,其中有时事讽刺画。其他地方的刊物和报纸上,平时是见不到这种漫画的。除了在抗日战争的几年里,到处都可以看到表现抗日的讽刺画之外,只有1946到1947这两年,在上海报刊上可以看到时事讽刺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报刊上才有各种漫画。
漫画家方成(右2)与同事在人民日报社干校劳动时留影
我1938年考入武汉大学化学系。当年的武汉大学有朱光潜、叶圣陶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学风自由。为支持抗战,我和同学们在学校办起了壁报,一办就是3年,我专门负责画漫画,每周一幅。当时,我比照上海一些漫画杂志的作品创作,《三毛流浪记》的孙叔平、丁聪都成为我的模仿对象。毕业后,我分到四川乐山黄海化工研究社,但却一直想着画漫画。
丁聪在1946年绘制的最出色的讽刺漫画《良民塑像》
1943年,主张抗日的将领冯玉祥到四川为抗战募捐,他刚好来到我们研究社参观…我趁机仔细观察了一下,然后画了一张冯玉祥的速写。同事们都说我画得很像,晚上我们一起送到了冯玉祥的住处。他当时正在灯下看书,看了我的画以后他挺开心,连说“画得很像”。然后他拿出纸笔,沉思了一会儿,挥笔给我回赠了一张彩色水墨。这幅画特别有趣,他画了3个鲜艳的大辣椒送给我。
画完辣椒后,冯玉祥又问了我的姓名,稍加思考题上一首打油诗:“红辣椒,绿辣椒/吃起来味最好/大家多吃些/定把倭寇打跑。”
我估摸着当时冯玉祥为了抗日四处募捐,也就要四处送些字画打点人情,没想到他也送我一张。我觉得挺意外,就向冯玉祥连连道谢,他却说:互有往来嘛。
1946年9月,储安平创办《观察》,那是一份知识分子刊物,有“全国第一流学者教授专家六十余人执笔”,成为当时最有名的杂志。给美国人打工期间,我一直没有放弃给《观察》、《大公报》投漫画稿。令我非常意外的是,储安平竟然主动找到我,请我专门给《观察》画漫画。
方成在《观察》上题跋之一
我记得储安平当时跟我说,能够在《观察》这样的杂志给我一页,专门编《观察漫画》是非常不易的。其实,我当时也是怯生生的。因为储安平是复旦大学的教授,有名的学者啊!又是从英国留学回来,非常绅士。我跟他见面,并没有专门讨论什么政治或时事,但他劝我要专心编好《观察漫画》,不再给别家投稿。
方成在《观察》上题跋之二
储安平是我的伯乐啊!因为《观察》,我有了稳定的收入,漫画上也渐渐施展开手脚。记得当时我画过一幅漫画《春暖花开》,开的花是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树根是德国法西斯符号,讽刺得淋漓尽致。
上世纪50年代末,侯宝林征集相声题材,我就大胆投稿,与他相识。一天侯宝林找到我,上来就问:“一些相声演员不大懂幽默,包袱不大会摔,幽默到底是什么?”结果把我问懵了,幽默到底是什么?我发现一直没有人能说个所以然。就因为侯宝林这句话,我开始对幽默理论着迷,一下子就研究了几十年,由此侯宝林还和我成了好朋友。
记得1991年,杨绛80大寿时,我送给她一幅画祝寿。她给我回了一个条幅,上面非常风趣地写道:“谢谢你的画,甚妙!我的字比猪儿还肥呢!”为什么这么写呢?是因为我曾经送过她一幅水墨《人比黄花瘦》。她也是幽默得很啊!
"
好友追忆:一位爱骑自行车的幽默老头儿
"
“我和方成同住南区宿舍大院,两楼相邻,直接距离不过二十米样子,我们的阳台相对,我在五楼,他在三楼。有时开玩笑说,如果有急事找他,根本不用下楼,牵一根绳,荡秋千似地就可以一下子荡到他家。
在丁聪、程十发故乡上海枫泾,李辉与程十发、方成合影
我没有写字间,封上阳台,放上电脑,这里就成了我的一个小天地。每当写作时,如果我往窗外张望,常常第一眼看到的便会是方成的阳台。他的阳台上放着书架,很少有人影闪动,这时我就会想,此时此刻这老头保不定又在家里画出一幅佳作来了。
方成自画像
九十年代,到了夏天,我们见面最频繁的地方是游泳池。当时他年逾古稀,可是他几乎每天都要游上七八百米,有时甚至上千米。我每次总是急匆匆地游几百米就走人,顶多不过半个多小时,而他则不同。他不是按照泳道方向来回游,而是围着泳池顺边转,不管周围年轻人游得多快,他总是慢悠悠地划动手臂。一圈又一圈,大概总得游一个多小时,方才算罢。
方成 《自画像——骑车》
尽管他的速度很慢,我还是为他的体力如此之好而惊叹。最令人佩服的还是骑自行车。别看他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出门却还是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几年前,他到二十多公里之遥的海淀中关村一带去,都还骑车前往,令人叹服。我问他需要多少时间,他说总得一个多小时,反正慢慢骑,可以多看看。”
——忘年好友李辉
“方成先生是7月2日住进友谊医院的。我和朋友常来看老爷子,方先生幽默了一辈子,现在更像个老小孩,所以我们还时常逗他,他也时常来段笑话,有时还唱一段他那个年代的流行歌曲,时常还在病床上画个漫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青年漫画家王立军
“他的去世,仿佛在中国漫画史上翻去了一页,这一页象征着一个时代,一个‘漫画大家林立’的时代。”
——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郑化改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漫画盛行,它所带来的乐趣远远超过文字,尤其是方成笔下的肖像画更是一绝,寥寥数笔、精练到家,没有人能超越。”
——漫画家耳东东
“方老是一个乐观、有趣、开得起玩笑的人。当时我画《米芾拜石》,方老立刻在石头上添一青蛙,题写:‘米芾拜石,青蛙还礼’。真是妙不可言!方老幽默、急智、达观,到哪里,哪里就笑声一片。今日人间少方成,天堂多笑声。”
——南方日报高级编辑赵晓苏
"
从艺术角度来说,方成的漫画作品以水墨、线描为主,笔下的中国民间传说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构思奇崛,意念鲜明。方成透过熟练的线条,独特的造型,把各类典型形象汇诸笔端,在中国漫画界乃至世界漫画界独树一帜,令人印象深刻。
在朋友的眼中,他是个有趣的老头儿,用现在时兴的词儿来说,就是”逗逼“。
1979年文代会期间,华君武(左)与方成在做掰手腕游戏,中间是画家亚明当裁判
方成爱听相声。他和相声大师侯宝林是相识几十年的好友。侯宝林曾将相声和漫画称为亲哥儿俩,形象地比喻:“相声是立体的漫画,漫画是平面的相声;相声是有声的漫画,漫画是无声的相声。”方成听后,拍手称妙。
方成自画像
方成爱骑自行车。骑着一辆单车走在街头巷尾的方成,把各色人等、生活万象,都搜罗进自己的百宝箱,酝酿出充满生活气息和“接地气”的幽默感。方成爱逛市场。方成爱看曲艺表演……他热爱人民大众,热爱生活里一切有趣的人和事。如今这位百岁老人逝世,我们依旧记得他留下来的漫画作品以及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方成自画像
(凤凰艺术 综合报道 撰文/Mimi 责编/Mimi)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这么好的新展览 点图去看看?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