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佳片纵览
之前的《电影诞生120周年》策划非常感谢大家的热烈支持,上一次的策划针对的是影史中的大事件,这一次的《120周年佳片回顾》针对的是120年来的电影经典。从无声影片到有声影片的进化、从黑白影像到彩色影像的丰富、从单一类型到多元视角的开拓,每一次改变都带来极大震撼,逐步搭建起电影进化的阶梯。
而创造这些经典作品的人,是最早一批纵横影坛的前辈,他们用超前的思维和实验精神为电影输入营养,助推电影摆脱杂耍状态,获得了“第七艺术”的荣誉。
-
1895年:《火车进站》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一直为发明活动摄影技术而努力,最终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前人的基础上制作了一种“活动电影机”,集摄影、放映和洗印为一体,超越了其他人的成果。1895年的冬天,他们在巴黎萧达车站的月台上,拍摄了一辆火车进站的情景,实现了历史的跨越。
在放映这部电影时,当观众看到火车开进车站,似乎要穿透银幕碾压过来,有人竟然吓得起身逃窜。同时,画面中等车的人多是西装革履的绅士和华服雍容的妇人,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活面貌。
-
1895年:《水浇园丁》
这是历史上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电影,也是后来广受欢迎的喜剧片的鼻祖。影片取材于当时的一个漫画作品,卢米埃尔在里昂自己家的花园中进行拍摄,他年仅10岁的小弟弟扮演那个做恶作剧的孩子,而园丁的扮演者史莱克本身也就是园丁。尽管如此,这部影片摆脱之前那种单纯摄录生活场面的影片,而具有了情节和表演元素。
从今天来看,影片的拍摄技术并不高明,光线很暗,构图也很平淡,自然背景被过多的树叶所遮盖,因而显得杂乱。但正是在这个规模短小、一气呵成的片段中,体现出了喜剧片的叙事原则,也就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冲突来推动情节,用肢体语言制造笑点,为默片时代的喜剧艺术奠定了基础。
-
1902年:《月球旅行记》
这部由乔治·梅里埃根据凡尔纳和威尔斯的小说改编成的影片,被称为“史上第一部科幻片”。在14分钟的时间里,讲述了一个从发明机器到登陆月球再到凯旋而归的完整故事,创造了充满幻想色彩的服装和布景,显得蔚为壮观。当满脸含笑的月亮,突然被一颗炮弹射中脸颊,神色顿时沮丧下来,很萌很可爱。
影片拍摄完毕后,梅里埃先是放给巡回放映商们看,大家反响很好,争着问价钱,但听到每部要价550法郎后,都觉得太贵,结果一部也没卖掉。梅里埃只好把它毫无代价地借给一个临时影棚去放映,还专门画了一张宣传画,没想到这次上映获得极大成功,放映商们听说后又纷纷回来购买,梅里埃从此走上事业巅峰。
-
1903年:《火车大劫案》
美国西部片的辉煌正是从这部《火车大劫案》开始起步。该片的导演埃德温•鲍特在爱迪生摄影场工作,他追随当时兴起的新闻排演片摄制风潮,根据1900年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抢劫事件改编成电影。但他不像梅里埃那样尽量在摄影棚里拍摄,而是走向室外,直接把大自然作为故事的背景,让空旷壮丽的风景成为影像奇观的一部分。
影片在镜头之间的时空切换上很讲究技巧,实现了电影叙事的流畅和连贯。片中最著名的一幕是,一名劫匪拿枪指着摄影镜头,仿佛是要对着观众射击,带来了强烈的刺激感觉。影片上映后获得观众的极大欢迎,曾有影院从早上连续放映到午夜,场场爆满,并占据美国银幕达10年之久。
-
1905年:《定军山》
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国产电影的诞生,可惜胶片已经遗失。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后,北京照相师任景丰的大观楼影戏园却因为买不到片源而门可罗雀,便萌生了自己拍片的想法。
1905年恰好是京剧老生谭鑫培的60岁大寿,任景丰在参加寿宴时突然有了将京剧拍成电影的灵感。在得到谭鑫培同意后,他到德国的洋行里购买了一架手摇摄影机和胶片,然后在自家的院中挂上白色布幔,利用露天阳光,由照相馆的技师刘仲伦担任摄影,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定军山》中富有动作性的“请缨”、“舞刀”、“交锋”几个片段。片子随后被拿到影戏院放映,造成万人空巷。
-
1911年:《小尼莫》
本片是世界上最早的彩色动画片,由美国动画之父温瑟•麦凯创作而成,为后来所有的动漫艺术树立了标准。影片有时长2分钟和10分钟两个版本,后一版本是在前一版的基础上,加入了温瑟团队创作该片的过程,一群人围在一起愉快地讨论构思。同时,影片的配乐也悠扬动听,类似于今天的久石让。
温瑟他提倡用动画讲故事和表达情感,并创造了每秒 24 帧的动画制作手法。有一次,他的儿子带回家几本小人书,他受到其中《睡梦乡的小尼莫》的启发,用了四年时间画了4000幅小尼莫的动作图,再把它们一一拍摄下来,用手工给底片染色,制作成《小尼莫》,1911年在纽约放映,引起了巨大轰动。
-
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
大卫·格里菲斯的这部作品让电影从技术玩物上升到了艺术层面,片长三小时,上映持续十五年,观众达到一亿人次,是史上首部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片。该片可谓是电影初兴时期艺术手法的集大成者,采用了丰富的拍摄手段和剪辑技巧,成功地发挥了蒙太奇的叙事作用,使得故事充满节奏感和史诗氛围。其中“最后一分钟营救”镜头,成为此后好莱坞商业片的惯常套路。
但是,该片在对历史的诠释角度上倍受争议,它把三K党塑造成英雄,把倡导废奴的林肯塑造成操纵选举、假公济私的恶棍,蔑视有色人种,遭到历史学家的批判。影片上映时还引起激烈的武斗,而本来已经销声匿迹的三K党也在同一年东山再起。
-
1915年:《流浪汉》
卓别林在银幕上最经典的形象正是在这部《流浪汉》中成型。当时的电影演员多是帅气优雅的偶像派,而卓别林用他那标志性的黑色礼帽、翘头大皮鞋和一撮小胡子,构建出一个极具亲和力的草民人物,迅速赢得了观众。在他的众多电影中,尽管流浪汉其貌不扬、生活困顿,却总是艳遇不断,和美丽的“卓女郎”上演着爱情故事。
本片的隐喻层次和思想高度与卓别林之后的作品相比还相差尚远,但是其夸张而精湛的表演、恶作剧式的幽默风格已初露锋芒,并形成固定模式。影片常运用重复和误会原则,反复渲染一个人的窘境,造成连绵不断的笑果。例如,长工一次次地被米袋砸倒、老板被大锤爆头等,让人忍俊不禁。
-
1916年:《党同伐异》
尽管《党同伐异》在商业上遭遇滑铁卢,但却是格里菲斯的电影艺术达到高峰的标志。由于前一年《一个国家的诞生》取得了惊人成功,格里菲斯想再接再励拍摄一部场面更大、更有深度的影片。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投入了二百万美元的制作费,光拍摄波斯军队的一个镜头就动员了1.6万名演员,最后制作成220分钟长的巨片。
不可否认这是一部杰作,它采用新颖的分段结构,各段的故事和背景不同,却彼此衔接流畅,由河流逐渐汇成激流,表达出对历史进程的思索,营造出了恢弘的气度。
-
1918年:《从军记》
在像《从军记》这样短小精悍、犹如钻石般完美纯洁的作品里,卓别林的喜剧艺术已经登峰造极。该片可谓是后来《大独裁者》的前哨之作,借一个大兵在一系列荒谬事件中成为英雄的故事,对战争进行了无情嘲讽。而我们所熟悉的《三毛从军记》的故事,也从这部片中得到了很多灵感。
本片拍摄时正值一战进行之际,痛恨战争的卓别林适时地用电影反映了人们内心渴望和平的呼声,因此取得了十分惊艳的票房成绩。但让人诟病的是,片中大兵戏耍德军的经历到头来只是一个梦境,这个结局也是对现实的某种妥协。此外,在被电影检察机关剪掉的片段里,还有夏洛尔撕下法国总理和英皇礼服上的纽扣作为纪念的镜头。
-
1919年:《凋谢的花朵》
格里菲斯在这部片中摒弃了他之前追求大制作大场面的风格,洗尽铅华呈素姿,以一个简单而又伤感的故事,营造出纯情唯美的味道,并对后来德国“室内剧”的兴起产生了重要作用。远渡西洋的中国人成为故事的主角,与好莱坞当红玉女丽莲·吉许谈起了异族之恋。但中国青年眯着眼睛、佝偻着身子的病态形象,也是外国人对中国的一种偏见。
尽管没有大场面,该片仍然彰显出格里菲斯极高的艺术造诣,画面构图严谨,以柔和的光线拍摄凋零的贫民窟、雾气弥漫的街道和破旧的商店,渲染出浓厚的气氛,让环境成为故事的一部分。而丽莲·吉许细腻地表现出被摧残的少女那恐惧、哀愁的神态,也让人永难忘怀。
-
1920年:《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
这部电影是191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表现主义运动的代表作,以其怪诞诡异的风格,为以后西方的恐怖片和悬疑片奠定了基调。该片最初曾邀请当时尚年轻的弗里茨·朗担任导演,但被拒绝,于是改由多产的商业片导演罗伯特·维内来执导,但影片艺术成就的最大功劳应该是三个“狂飙社”表现派的画家,他们担任美术和布景设计,创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在片中,一切远近距离、物体形态和建筑物都被改变形状,人物穿着奇形怪状的衣服,做着夸张造作的姿态,如囚犯蹲在一根尖三角形的木桩顶端,强盗站在烟囱林立的屋顶上彷徨等,跟当时电影追求真实的趋势迥然不同,被纳粹视为“堕落的艺术”。
-
1921年:《寻子遇仙记》
这是卓别林导演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其创作过程也像片中故事一样充满戏剧化。正当影片进入后期剪辑时,卓别林遭遇了离婚,妻子向他索要这部片的预售收入作为离婚赔偿金,卓别林没有答应。一天凌晨,他和助手把胶卷装进咖啡盒中,然后再装进12个大箱子里,逃到了盐湖城的一个旅馆,完成了最后制作。
该片虽然延续的是恶作剧套路,但是把父子情渲染得细腻真挚,催人泪下,也体现了卓别林电影的人文关怀和对电影情绪的调度功力。拍片时,小演员库根的父亲一直跟随旁边,当孩子演哭戏哭不出来时,就厉声责骂,起到了不错的效果。该片在1978年巴西《标题》杂志评选的100部最佳影片中名列第67位。
-
1922年:《北方的纳努克》
本片是“纪录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的代表作,他最早是一个采矿工程师,在阿拉斯加地区进行采矿勘探,并用随身携带的摄像机把沿途所见和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拍下来,剪辑成一部小影片,拿到纽约放映,反响很好。但后来有一次,他抽烟时不小心让火星溅到了胶片,引起一场火灾,所有素材付之一炬。
弗拉哈迪没有就此放弃,从1920年到1922年,他又花了22月的时间重返北极,选择了爱斯基摩人中最出色的猎手“纳努克”为主角,展现了他们捉鱼、捕猎海象、建筑冰屋等场景,上映后引起极大轰动。但是纳努克因为参与拍摄,忽略了正常的捕猎活动,没有攒够食物,在弗拉哈迪走后的那个冬天全家饿死了。
-
1923年:《孤儿救祖记》
这是中国第一代导演的代表作,开创了“社会问题片”这一类型,曾轰动一时。1922年,张石川和郑正秋等人一起成立了明星公司,第二年,两人合作的《孤儿救祖记》上映。在片中,郑正秋将传统封建伦理道德和教育改良思想结合起来,再加上剧情的跌沓起伏,很受观众欢迎。
影片上映两天就在上海家喻户晓,大家争相观看,此后又在南京、天津、汉口等地连映六七个月。扮演女主角的王汉伦本来在一家外资企业做打字员,凭借此片成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女演员。同时,这部影片的成功,还刺激了电影市场的发展,一大批投机家看到了电影行业的商机,纷纷投资成立影视公司,使中国电影出现了第一次大繁荣。
-
1924年:《电影眼睛》
苏联纪录片的奠基人吉加·维尔托夫凭借此片实践了自己的“电影眼睛”理论——摄影机是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的眼睛。他起初是一个未来派的作曲家,十月革命后在莫斯科电影委员会任职,领导前线电影摄影组。后来,他创办了名叫《电影真理报》的杂志片,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了“电影眼睛派”。
维尔托夫把场面调度、剧本、演员称之为资产阶级的东西,统统加以排斥,主张采用实况拍摄,认为电影艺术只存在于解说词与蒙太奇之中,否定新闻电影以外的其他电影类型。该片采用多角度拍摄、快摄、抓拍、倒放等方式,赋予了生活素材以特定的含义。
-
1924年:《最卑贱的人》
这部由大师茂瑙执导的影片是德国“室内剧”电影的最高峰,也是终点。影片改编自果戈里的小说《外套》,全片没有人物对话,并舍弃了所有说明性的字幕,只保留了尾声前的一段话,完全靠卓越的镜头语言来完成叙事。演员爱米尔·强宁斯将一个年迈体衰的守门人演得惟妙惟肖,他独创性地通过肩背部的抽搐动作来刻画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为影片增色不少。
影片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仅使茂瑙在德国跻身名导之列,而且给他赢来了世界声誉。在美国,该片以《最后的笑》为名上映,获得广泛好评,评论界曾把影片列为世界史上的十大最佳影片之一,美国《电影经典》一书称赞茂瑙是“德国的电影天才”。
-
1925年:《战舰波将金号》
1924年到1929年是苏联电影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一批经典之作,其中爱森斯坦执导的《战舰波将金号》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部。该片是在乌克兰南部城市敖德萨拍摄,仅有几名职业演员,其大场面是由一万多名市民和红海军参与完成。影片用丰富的蒙太奇手法,赋予画面以复杂的象征意义。其中,“敖德萨阶梯”一段的摄影和剪辑技巧,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该片除了在苏联以外,其他国家都禁止上映,但在一些秘密放映会上,得到观众热烈的赞许,并被各国电影资料馆争先恐后地收藏。当时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够赶得上该片的声誉,甚至连反苏联的纳粹头子戈培尔,都对作品表示钦佩。
-
1926年:《母亲》
这部普多夫金的代表作堪称平行蒙太奇手法的教科书范例,渲染出卓越的视觉表现力。在当时的苏联,普多夫金的声望与爱森斯坦并驾齐驱,两人都曾是库里肖夫的学生,不过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强调冲突,像是呐喊,而普多夫金的“联想蒙太奇”比较重视现实和抒情,更像歌曲。
该片根据高尔基原著小说改编,讲述一个母亲从普通的自私妇女到投身革命的转变过程,人物塑造很有深度,摄影构图极具匠心,采用了大量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其中“涅瓦河解冻”段落成为联想蒙太奇的重要案例,影片结尾处双线并进的处理方法也堪称经典。普多夫金也是一名演员,在片中扮演一位窄肩驼背、冷酷无情的宪兵军官。
-
1926年:《将军号》
正是凭借这部自导自演的《将军号》,巴斯特·基顿取得了与卓别林相媲美的地位,甚至在某些影迷心中,他比卓别林还伟大。影片前十几分钟的故事铺垫并没有多少惊奇之处,但随着列车的被劫,便迅速开启搞笑模式,幽默桥段一个接一个地涌现,紧张刺激的情节让人如身临其境,尤其后来火车翻下山的镜头极为震撼。
基顿出身于一个杂耍演员家庭,并长期做杂技演出,因此他的表演以丰富的肢体语言著称,往往通过巧妙的情节设计和杂耍动作来营造幽默,这与他一本正经的神态截然相反,被称为“冷面笑匠”。该片中,他就像一个上足了发条的马达,不断在火车上下翻腾跳跃,对后来成龙的动作喜剧也有很大影响。
-
下期预告(1927~1938)
有声电影的发明,让电影进入新的时代。《爵士歌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金刚》、《一夜风流》在那个时代都是熠熠生辉,还有多少佳片值得我们重新回顾?亚洲电影和欧洲电影在当时又有什么样的建树?
请关注下期《电影120周年佳片巡礼》,预计会在8月30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