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封面
有没有小伙伴们认识封面中的人物
就是著名的油画家
罗中立
大绘君深深的记得
第一次听说这个油画家的名字
是因为小学的语文课本的前几页
有他画的著名的油画《父亲》
相信看过的都被深深的震撼了
一幅农民父亲的画像
震撼了全世界
油画《父亲》
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人民日报金奖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入选国家教材
被认为是“当代美术史上的里程碑”
画这幅画的时候他也就是1980年、32岁、大三的时候
△《父亲 》画于1980 年,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罗 中 立
1948年出生、今年70岁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艺术家,教育家,四川美术学院原院长
1981年大学毕业,1984年晋升为副教授
同年赴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研修
1986年3月返校,1993年晋升为教授
现任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
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家政府津贴的专家
他因为画画收获了爱情
但也因为爱情收获了绘画更高的高度
“他经历过那个特殊的年代,做过工人,与农民同吃同住,一幅画让他从籍籍无名到家喻户晓。
高中毕业后,全国开展政治运动
他去了四川的达县、做一名钢铁工人
他每天很有荣耀感、每天拼命的干活
每个行业或者每个厂都开设的宣传栏
而他们厂作为县城有名的钢厂更是首当其冲
而他因为画画好因此成了厂里的宣传画员
用画技攒下了人气
也遇见了一生挚爱也就是妻子陈柏锦
△两人一起爬长城
他从小出生在重庆的知识分子家庭
爷爷是私塾的老师
父亲的书法很好
家里的笔墨纸砚、书籍等都很多
这位为他的绘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从小便喜欢画画、喜欢看书
那时候没什么书本的来源
他看的是小人书、连环画等等
△罗中立画的连环画
小的时候在学校读书
有一次儿童节
有国际儿童绘画展在香港展出
学校老师问,谁有兴趣可以报名
他便试了试画了一幅描绘《雨后春耕》
后来入选了
给他寄了证书和1块钱
那时候的一块钱大概就是现在的几百块
其实也不是钱,是画作的入选给了他荣誉和肯定
△罗中立《西藏女孩》
从此他坚定了绘画
也决定要把画画的这条道路走下去
那时候,要想当画家
在他的眼中,目标就是四川美院
首先是四川美院附中
但是考进去要有什么条件呢
他不知道
还是哥哥的同学在四川美院的附中
他就决定去咨询看看
于是,抱着激动的心情
打着赤脚走了两个小时去附中打听
但是等啊等,等到天黑,也没有等到
但站在梦想学校的门口
他的心情很热烈,觉得这所学校进进出出的人都很厉害
也是他立志想成为的人
后来
川美附中的一位老师带着他去到男生寝室去住
他通宵未睡,内心激情澎湃
心里想着,要是我真的能考到这里
真的才是开心和激动
去过四川美院附中之后
更加的坚定了要努力考进去的决心
4年的时间,他考进去了
还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去的
但是那时候的政治运动
他每天画画都是偷偷的画
学校里唯一的一套《世界美术全集》
锁在玻璃柜里,他每天围着它转
到了周末,他一手馒头一手画笔,一画就是一整天
高中毕业后他没有再进一步的深造
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
他去了200公里外的四川达县当钢铁工人
后来与现在的妻子陈柏锦走到了一起
相识相知相爱
两人第一次约会是在东风桥
他还画下来做纪念了
△东风桥
当时陈柏锦也就是女朋友的母亲
达县唯一一所高中的校长
而他看着前途不明、也不知道有没有出息
不愿意让女儿与他在一起
让他们先分手几年
但他给出承诺
一定会靠画画这项手艺养女朋友
后来
他出名了
也真的实现了这个承诺
1977年、国家恢复了高考
这个可以说是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也包括他
四川美院要录取学生的消息也传到了四川、重庆等人的耳朵里
大家奔走相告、都想珍惜这个转折点
但是他呢,忙着结婚、做家具等等
像是没听到要回学校参加高考一样
在最后还有半天要截止的时候
是女朋友给他打电话叫他去参加高考
接完电话他背着画架赶了十几里路去了县城的招生组
但是,报名截止了,他心急如焚
后来招生组中有一位是曾经四川美院附中的老师
让他报了名
1978年他考上川美、30岁了
进入大学,他是班上最大年龄的学生
考进川美后
他大一大二的时候
一直在画连环画
画《水浒故事》《曹操的故事》
陆续被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同学们都很羡慕他
但是老师却觉得他不务正业
他大学进的是油画专业
老师说,你这样每天画连环画你会画油画吗
他大三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油画功底
后来就有全国人民都知道的《父亲》
1980年,他为了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
他去了待了十年的四川大巴山寻找作品的灵感
他去一所大山深处的小学当老师
后来住在一位村民的家里
大伯叫邓开选
他白天上完课,就回去大伯家里住
山里没有电,两个人就聊天
大伯跟他说
每个人都要守好自己的本分
我是农民、本分就是种地
你是画画的、本分就是画画
这一番质朴的画让他顿时明白了
他要画的就是农民
△罗中立作品《屋檐下的小孩》
△罗中立作品《故乡组画》之一
他于是决定画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民
于是
他按照领袖人物肖像足寸刻画的普通农民头像
这幅画原本也不叫父亲
叫《收粪的农民》
后来他带着画像从大巴山回学校的时候
他决定改为《我的父亲》
后来评委吴冠中老师看到后
说不应该叫我的,应该直接叫《父亲》
画这幅画,他每天光着膀子
蜗居在小小的房间里画画
用的都是同学们的废弃颜料
为了体现人物的肌理效果
他还在里面加了馒头渣
画布的大小不够
就拿两块布缝制大一点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
他完成了画作
罗中立在画室
这幅画作以那位大伯邓开选为原型
高2米16,宽1米52的画布上
金色的背景
一个布满皱纹的大巴山农民形象
罗中立重返大巴山与邓家人在一起
古铜色的面孔上,布满了沟壑般的皱纹
额头上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下眼角
看过的人都能被深深的震撼吧
干裂的嘴唇,残缺的牙齿、稀疏的须发纤毫毕现
苍劲有力的双手捧着一只粗瓷茶碗
指缝中还残留着干农活留下的泥垢
△罗中立在大学时期创作
画完这幅画
老师说这幅画“有点危险”
你真的要拿去参展吗
最后这幅画走进了中国美术馆的展厅
并以800多票拿下金奖
比第二名高出700多票
听到播放他画画获奖的消息时
他还陪着怀孕的妻子呢
△罗中立作品《初雪》
罗中立的名字,一夜之间被大家知晓
大家也称他为中国的“米勒”
1984年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公派留学艺术家
留学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
这是他和女朋友去比利时的照片
△罗中立和陈柏锦在比利时
这幅《春蚕》也可以说是母亲
北京保利2014春季拍卖会 0518
罗中立 春蚕(又名《母亲》)
布面油画 1983年作
200×134cm
成交价:RMB 43,700,000
△罗中立大学时代(在作品《春蚕》前)
1983年,以含辛茹苦的母亲形象创作的《春蚕》
堪称足与油画《父亲》相媲美的经典之作
前往美国参加展览,展后作品便留在了大洋彼岸
《春蚕》
国外研修回来
他接任四川美院的院长职位
一当就是17年
△四川美术学院
川美虎溪校区
其实大家说到罗中立
大家都会想起《父亲》
其实除了父亲这一幅农民形象
他还画过很多的农民形象
△罗中立 欧洲行
大家说
优秀艺术家大致有两种:
一种主要靠灵气、靠天分
另一种主要靠修炼、靠韧性
显然罗中立更多地属于后者
△暮归
现在他70岁了
依然放不下他的画笔
虽然他也名气在中国都知道他
很多的画作进入中国美术的史册
依然不改初心
△巴山夜雨
△冬水田
就是当年儿童节的一幅参展的画
激发了他要成为画家的梦想
这一梦想坚持着大半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