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大鱼海棠》。
不吹不黑,只能说这是一部在较差与还行之间徘徊的作品。
今天的口碑跳水也算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从刚开始的8.3分到现在的6.8分,这是豆瓣这几年短时间内跳水最严重的片子之一。仅仅好于28%的动画片,好友评分5.6不及格,《大鱼》的口碑似乎已经无力回天。
当然,如果放在今年中国动画电影界的话,我依然觉得,《大鱼海棠》可能已经算是最好的作品或之一了,毕竟一年到头,就没有几部华语动画片是做给青年人看的。
所以如果想去看的话,还是推荐观看的,即使它没有吹的那么好听,什么“中国动画的未来”,但至少,它是“中国动画的当下”。
椿与楸泛舟
《大鱼》首先定位在全年龄段偏青年人群的受众面,本身就是与《喜羊羊》、《熊出没》之流无可比性。所以所谓的“支持国漫!”“美哭了!”也许并不是一个对待它的负责任的态度,因为这样意味着大家还是在拿国产中的这些作品在互相作对比。
如果要认清楚《大鱼海棠》,那么至少,先把号称整整做了十二年的它,当做是一个创作者有所追求、有所诉求的作品,是最起码的尊重。
那么在这样尊重的前提下,问题就来了,在这层次上的大众动画存在的意义,永远不可能只是为了展示美术奇观。
椿坠入水底
虽然有着《逍遥游》、《山海经》典故和光怪陆离的神话志怪背景,《大鱼》却并没有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经典的运用,在这部大众动画里更多属于传统的符号拼贴,很多本土元素并没有进行很好的融合,一些关键元素也可以被轻易取代。比如为什么一定要是海棠花而不是茉莉花?类似的问题还可以提出好多。
另一方面,这个故事本身也显得过分简单了,很多观众在看了终极预告后都能猜到它大概讲了些什么。然后进电影院一看,发现“对,讲的就真是那么点什么。”那么庞大的世界观的引入和设定,最后就讲了那么一个小故事,还没讲好,这个责任应该谁来担待呢?
一个人物关系简单到放空的琼瑶三角恋故事,只不过这次,女一是绿茶婊,而男一则是备胎,观众被喂的狗粮来自于这玛丽苏的一对——在男二号和女一号跨物种生死契阔的时候,男一号负责收拾烂摊子、奉献自我,和被女一号叫“我觉得你就像我的大哥哥一样好”。
↓后半段的三观的确崩到,像在蹦极
↓我们还可以在各种营销的推送里
看见这样类似的动图:“每条大鱼,都会相遇”
与其像宣传和发行说的,是“创作了整整十二年”,不如说,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搁浅、跳票了十二年。尤其是后半段的故事,紊乱零碎,并不像是一个一口气就写下来的,更多是东拼西凑。
如此失衡的创作模式下的不协调比比皆是,这种不协调所带来的空洞不仅直接导致剧作主题上严重的问题:东方元素包裹的一个非常粗糙且无法共情的琼瑶三角故事,不少台词甚至让人想笑场。
的确,画面没什么辣眼睛的地方,但剧情辣眼睛啊;让它不辣人的方式可能只有一个——做成画册。
↑比如这样(灵婆,鼠婆等配角形象)
↑还有这样
觉得这也是一种通病吧,每年毕业展可以看到许多好厉害的动画短片,国美央美中传的,但中国主流市场上的惊艳长片,却总是那么少,好不容易上线个《大鱼海棠》,缺点还那么多。
这也许是因为——有许多想法想表达,有精湛画技能展示的人,并不一定具备能统筹、规划、掌控、调度、整理出整整105分钟长片的能力。毕竟,几张画,和一个电影,需要协调的差距,实在不是一点点。或者换句话说,全世界画得好的、有想法的不要太多,能拍好东西的不要太少,商业动画更是不可能只靠才华。
记得之前《大鱼海棠》为了众筹和拉投资,有个十分钟左右的短片,我看了十多遍了,还是觉得好看,但这个长片却非常不行,也是因为此。
实际上,不协调还会蔓延到本该亮眼的美术方面,不少元素的运用,都不搭调到没道理;而差强人意的故事则进一步透支着美术——令一切漂亮都失去其意义,毕竟精致皮囊永远只是皮囊,会烦。
美术并不是可以彻底独立出来讨论的部门,尤其是在这种风格的美术创作之中,故事主题格调的高低也作用在画面上。换句话说,那便是“哪怕《千与千寻》的画风再丑一些,《大鱼海棠》的画风再精致一些,它们之间的差距还是云泥。”到最后,终究比拼的是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中,内容与所传递出的主题才是中心,画面是次要的东西。虽然不知道两位导演的意图如何,但总不可能是为了完成那些美不胜收的画面,编个人物剧情往里面塞吧?相信应该不是这种创作观,不然真是不可理喻。
说到内容和主题,如果只是老套、玩剩下的,或者如很多人说的,感觉像是“宫崎骏的皮毛”,那么像我这样对国产片有忍耐力的,其实对套路应该会感觉无可厚非;而《大鱼海棠》真正糟糕的点,是其体现的价值取向如同泡沫。
在女一号“作”到天神共愤的地步引发天灾后,还继续少女心绿茶婊。最终故事结尾落位在“人的一生,要爬一座山,爱一个人,尝试各种各样的生活都很精彩”的观念上。那么,牺牲了备胎男一号,绿茶女一号终于和男二号在一起了的结局,和这句话究竟是什么关系?
这实在是显得过分虚幻且易碎。
用一位朋友 豆瓣@有意识的贱民 的话说,便是:
(下文五段内容已获得作者授权)
1.爱一个人,就是愿意为了他,与天下人为敌,哪怕是全村的人都因爱人而死,也要触犯天条(女主在得知了会引发天谴与灾害,且要减寿一半生命的前提下还是选择救爱人);
2.爱一个人,就是哪怕有一个十全十美青梅竹马的备胎对我再好,我也不会有一丝背叛他的念头,哪怕备胎不得好死,那就让备胎去死吧,反正最后会无忧无虑和爱人在一起;
3.爱一个人,就是愿意为了他而改变自己,兴趣?习惯?性别?法力?这些都是小事。我甚至可以为爱人改变物种;
出卖生命去寻找鲲的灵魂
4.爱一个人,就是可以为了他而不顾亲情。可以为了他瞎眼,也可以为了他减自己一半的寿命,让父母都住养老院,要离家出走,在爱情面前,亲情可以不顾;(话说,父亲后来去哪儿了?我怎么都没见着他!)
5.爱一个人,就是可以让他填满了自己生命里的所有角落。我整天围绕着他转,哪怕他还只是一只鱼,时时刻刻和他在一起。我不跟父母说话、我不跟朋友聊天(偶尔会跟备胎聊几句,毕竟偶尔需要他)对,我的生命里只有他,只有爱情。
天谴时的缠斗
这样的爱情,听起来简直恐怖得不像话
虚假没逻辑没人性到令人发麻的地步
结果,通过美妙的动画画面包装后
就伪装成了“哇,看上去好有意境的样子呢!”
↓比如这样
椿与小鲲嬉戏
所以其实这才是令我不喜欢这部电影的地方,因为作为一部大众化的,商业的动画作品,没有野心的低幼故事,全是套路的剧本,我其实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没人会想要随随便便找茬。但谜一样的三观,还真令人接受不了。
最后再说说与“十二年”一起出现的几个关键词吧
“赴XXX之约” “业界分水岭”
“幕后制作之不易” “毅力”
“撤资与众筹” “自来水”
“感天动地的剧情” “中国动画的未来”
怎么感觉好像和去年的《大圣》有些类似的样子...
总之,额,供明年暑期档的动画参考一下
虽然不知道知乎上对《大鱼海棠》的各种黑水与扒皮的可信度有多少,但只要亲身进影院去看一下这部作品,那么大概也能知道这背后所谓十二年的诚意与良心,是什么样子:比如,只是捋顺如此一个简单的故事的逻辑,并赋予一点说得通的价值观,为什么十二年了,还是没做好。而在这个时代,2D强行转3D,并不间断营销这些“十二年”“未来”等关键词,仿若变身一剂国漫市场的劣质春药,治标不治本。
个人猜想是,也许是这样的情况:就像我们有一个月来做作业,却总是在最后两天结课的时候熬夜做完,面对老师的时候,却会说着,这是我一个月的成果(而非两天)。
美院这样的例子吧,还真不少,比如我。
想要鼓励国漫,但也许我们需要更清醒的认知。即便《大鱼海棠》很有可能已经是今年最佳的作品之一,但我们也依然需要知道,它存在一些什么不足。
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尊重国漫的态度。
你们说呢?
过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