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前照灯”、“技术之眼”、“600米照射距离”真的很神奇吗?“我们在照明技术上不能分出高下。
”——奥迪A8L广告套路多,艾迪跟你说!
我是带你看破汽车广告的艾迪哥。
奥迪作为一家灯厂哦不是,是作为一家汽车企业,在照明系统上的更新换代在较长时间都处在行业前列。从氙气大灯、LED灯到OLED灯,奥迪的前大灯就像青春期的孩子,疯长起来连亲妈都跟不上节奏。
目前奥迪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在多个车型宣传中都提到的旗舰科技——激光大灯。
激光大灯究竟值不值得配置?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建议土豪玩家可以直接拉到文章底部跟我们互动。
激光被称为“车灯未来的方向”,如今是“灯界”最火最前沿的概念。不得不说,这个新生势力的综合素质还是挺高的。
它照得亮:LED大灯每瓦的发光亮度是100流明,激光大灯能达到每瓦170流明。建议大家严格遵循车上那句“不要直视射出的光线”,否则……
它照得远:LED大灯能照射到前方三百米左右的范围,激光大灯能够照射到汽车前方六百米左右,射程直接翻倍。
它穿透力强:由于激光大灯狭窄的光斑,其光束具有定向发光性,发散性非常小,照射力和穿透性极强,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也能看得清。
它“活”得久:激光光源使用寿命长,响应速度快,体积小,耗能低,亮度衰减低。
激光大灯虽好,但普及率一直起不来,原因无他——太!贵!了!
2014年奥迪推出了全球限量99辆的Audi R8 LMX,这款车是世界上首个配备激光照明的量产车,起售价达到21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79.8万。靠这辆车,奥迪灯厂位置得到巩固,也奠定了激光大灯走豪华车型的路线基调。
目前奥迪的激光大灯配置一套下来得4-5万块,在售的只有奥迪R8(4S)、新A8L(D5)、新A7和新A6车型中可以选装激光大灯,基本只给高档豪华车型的玩家选择激光的权利。
对消费者来说,买车还是要注重个性价比,说实话以目前的氙气灯、LED灯的照明能力,能满足大部分的驾驶路况需求了,激光大灯的更远、更省、更强,对实用主义的人来说只是锦上添花。
不过艾迪哥倒不觉得“贵”是个多严重的bug,毕竟所有新技术刚出来时,都会因为稀缺性而定价较高,随着生产力进步、车企对成本的控制,价格回归理性只是时间问题。
真正的大bug,在于激光大灯的安全性。
远光灯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高驾驶员在夜间驾驶的安全系数,但远光灯普及于世后,变成了一把“双刃剑”。统计显示,夜间发生交通事故的机率比白天大1.5倍,60%重大交通死亡事故发生在夜间,而夜间车祸中又有30-40%缘于滥用远光灯。
即便是最普通的卤素灯也能让对向车内的人瞬间“失明”,既然激光大灯的照明亮度、光线射程都远超其他车灯,相应的,它的灯光更刺眼、影响到的路面更远。
虽然我国交通规则中,对驾驶汽车使用远光灯进行了较为严格的条件限制,但激光大灯的照明程度与目前主流的大灯不可同日而语,交通规则却对其没有制定专门的使用规定和限制。配了激光灯的汽车,短期内只能靠车企的技术来保障安全性了。
奥迪使用的措施,是将激光灯搭配LED灯使用,并为激光大灯设置了较为严苛的“现身法则”:激光大灯的开启和关闭并不受人为控制,只有同时满足多项条件时,才会自动开启。
奥迪A8L设置的激光灯开启条件是:
- 一是要在绝对黑暗的环境,有路灯照明也不行;
- 二是时速要求在70km/h;
- 三是汽车照亮区域内无其他车辆。
这么一限定,安全性的问题算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但使用场景的问题又尴尬了。
以现在汽车在国内的普及程度,恐怕是偏僻的十八线小乡镇都满足不了“绝对黑暗的环境”和“照亮区域内无其他车辆”的条件了,再加上“超过70km/h”的速度限定,让人能想到的驾驶场景只有:荒漠、草原、深山老林。
网上确实有不少奥迪车友吐槽,当年怀揣着激动的心,颤抖着手配了激光大灯,原本以为能开起激光让人抖三抖,结果开了一年半载都见不到激光大灯现身。
这么一看,激光大灯似乎对部分有特殊出行需求的人来讲更加有实际效用,而大部分普通人能用到它的范围非常局限。由于安全性限制,长期不受控制地“隐身”,连基本的“炫酷”功能都无法满足,鸡肋感明显。
不管是技术成熟度、成本普世度,还是相关的规则制度,方方面面都需要改进。所以从行业发展方向来看,激光大灯早晚会出圈,但还不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