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电影《十月围城》,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在那个物价相对不高的年代,它凭借紧凑的剧情和感人的故事线,一举便斩获了2.9亿票房。
它主要讲述的是1906年10月15日,孙中山孤身来港会见兴中会的骨干成员,以便与他们商议日后的革命事业。
他来港的消息,惊动了远在京城的慈溪太后,为了打压国内的革命势力,她派遣武将阎孝国到港诛杀孙中山。
与此同时,一股民间势力自动请缨保护他。
两股敌对势力势成水火,最后在群众的保护下,孙中山在香港得以全身而退。
在电影构思上,《十月围城》只是借用了孙中山来香港的历史事件,采用倒叙的手法,将暴风雨来临前几天的腥风血雨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故事的情节安排上,采取文戏与武戏的混搭,让整部电影充满了呼吸;它并没有讲述太多的民族道义,更多的是将镜头聚焦到了平头百姓的身上。
文戏动人,武戏亦是让人震撼。
在商业电影中,我相信《十月围城》算得上是新电影时代中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本文也将从三个方面集中描述,《十月围城》它凭什么能斩获2.9亿票房?它究竟精彩在哪里?
人物角色有真有假,这也使得其情节表现更有张力
李玉堂的原型是香港的富商李煜堂。
他祖籍广东台山市,是当地有名的实业家以及香港富商。
在革命党的唯一机关报《中国日报》面临经营困境之时,他受陈少白之托,毅然出钱出力,帮《中国日报》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而电影中向我们所展示的,也正是那段最困难的时期。
李煜堂图片
他生性豪放,好施舍钱财给贫苦之人。
知道阿四渴望读书识字,便令管家为其找了一个教师先生;他知道方将军等人受清廷陷害,被其追杀还暴尸街头,便自掏腰包给了方红300银元,以做埋葬她的父亲兄弟之用;他大开粮仓,设施米饭给城中的贫穷人家……
前期人物性格的铺垫,为后期保护孙中山的计划,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孙中山到港的前两天,由于陈少白被逮捕了,革命队伍瞬间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窘境。
李玉堂便抛开了商人的身份,四处寻找可以保护孙中山的人民群众。
一时间,所有受他恩惠的百姓,全都自告奋勇参与到了革命的队伍。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要保护的是何许人也,甚至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
影片中的李玉堂,其原型是香港富商李纪堂
真实的人物,构建整部电影的框架;实力派演员的加盟,也构成了它的血肉。
这使得电影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就越发深入。
在以往的史料中,很少有资料会提及历史风暴下,那些不为人知的小人物。史官手中的笔也会将更多的笔墨,用在那些具有纪念意义的大人物身上。
《十月围城》的动人之处,便在于将更多的镜头给了平常人家。
比如甄子丹饰演的沈重阳,为了让女儿有一个英雄父亲,毅然与清廷倒戈相向,不计报酬的保护李玉堂安危。
在跟杀手打了几十回合之后,明明已经身负重伤,却还在人群中半眯着眼寻找李玉堂的身影。
临死前,委托他将带血的娃娃交给女儿念慈。
沈重阳是真是假,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确认,那便是这虚实结合的手法,着实让内容看起来更加饱满。
文戏、武戏的穿插,迎合了大众的口味
虽然这是一部商业性质的电影,但却做到了迎合大众的口味。
男性阳刚,女子亦是感性。
它所达到的效果,便是文戏动人,武戏更是令人震撼。
片中,文戏中的佼佼者,除了李玉堂以外,便是他的独子李重光。
为了混淆清廷的视线,报社的成员决定采取抽签的方式,决定谁来当孙中山回乡探亲的替身。
谁知,重光混入了报社,抽中了生死签。
纵使众人都反对自己出征,可他还是调慢了父亲的怀表,提前坐在了孙母的门前。
就算阿四哭着求他回去避难,他还是狠心的带上了帽子,坐上了前往码头的黄包车。
重光是李玉堂的独子,还获得了耶鲁大学的入学通知学。
按照李玉堂为他规划的人生,他大可以不理时政,远赴他国留学,几年甚至几十年后,享受由别人带来的革命的成果。
然后他却不甘心走父亲规划好的路线,偏偏要做革命的先驱者。
他的愿望,就仅仅是为了子孙后代,有更好的明天。
加上阿四哭着堵住他的去路,他狠狠的推着阿四,一步一步走向了不知生死的征途。
这一点就足够感动大多数的女性同胞。
在武戏上面,《十月围城》更是丝毫不减。
武戏最令人震撼的角色,当数黎明饰演的武状元刘郁白。
男人爱女人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他却爱上了自己父亲的女人。父亲得知真相之后,更是被当场气死,他最爱的女人也在他的面前自尽了。
经历家庭变故之后,他唯有依靠吸食鸦片来麻痹自己。
本来该是抗击敌军,战死沙场的铮铮男儿,最后却沦为了街头的乞丐。
此前为了宣传孙中山到港的消息,先是学生发传单,再是传到街知巷闻。文武双全的刘郁白又怎会不知未来将有大事发生?
答应了李玉堂的请求之后,他反倒轻松地向李玉堂道谢。
一方面,是他终于可以像武将一样死得其所;另一方面,他终于可以借此了结余生,与最爱的女人黄泉相见。
次日,他更是拼尽了全力拖延清廷的杀手。
为了更好的拖延时间,也为了成全自己,他用斩断阎孝国辫子来激怒他,最后被其乱刀砍死。
导演和编剧为了使刘郁白的戏剧效果达到最大化,于是还为他加了一个特写。
人在死前,常常会浮现出此生自己最幸福的时刻,包括最爱的人,以及最想要过的生活等等。
在刘郁白的眼前,浮现的却是那个曾经毁了自己的挚爱。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刘郁白的死,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使得男性同胞观影的时候,也会感动落泪。
镜头中的光影,或为剧情画龙点睛
镜头中的光影也是运用的恰到好处。
在此之前,已经发生了洋务运动,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廷为了延续自己的统治,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割地赔款,让华夏大地千疮百孔;整个清朝政府也是从里到外,腐败到了骨子里面。
电影开头,是北京的深宫,慈禧太后正在梳洗打扮。
光线昏暗,甚至很难看清楚慈禧太后的容颜;背景也大多采用了暗色系,就色彩而言,其实象征了此时清朝政府的懦弱与黑暗。
他们没有勇气抗争入侵中华的敌军,没有心思花在科技创新上面,反倒费尽心思地追杀国家的希望——孙中山先生。
包括阎孝国的誓师仪式都是在晚上举行。此时也仅仅只有一两个微弱的火把,勉强可以看清楚对方的容貌。
从布景到灯光,以及最后阎孝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特写来看,也变相的表现了清臣对国家的愚忠。
上至君王,下至臣子。每一个掌权者都对孙中山恨的咬牙切齿。
与之对应的,也在片尾有了更好的解释。
阎孝国追上了陈少白拉的黄包车,黝黑的脸变得狰狞;陈少白摸出怀表,唯唯诺诺地奉劝阎孝国收手,真正的孙中山早已经离开了香港;黄包车里面的李重光,坚定地看着前方来人。
阎孝国的步步紧逼,陈少白无力的央求,重光的坚定,不断后退的黄包车。四组镜头来回切换,也将剧情的紧张程度提到了最高。
最后陈少白摔倒,李重光因为突然的震动遗失了保命的枪。黄包车从陈少白手中脱离,迅速的向坡下滚去。
此时是给重光特写最多的时候。
光影闪烁,但是明亮。重光是笑着的,无视生死,还有了一丝自豪、无奈和遗憾。
自豪的是牺牲了自己,却保护了孙中山,中国的明天有了新的希望;无奈的是自己即将赴死,六旬高龄的李玉堂的生养之恩,还来不及报答;遗憾的是,他死的那天,是他生母的忌日……
片中牺牲之人甚多,方红、王复明、刘郁白、沈重阳都是睁着眼睛离开的,唯独重光是死得瞑目。
这一幕不仅感人,也是全片的精华所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在数年之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片尾处,孙中山坐上了船,离开了腥风血雨的香港。眼中却含着掉不下的眼泪。
正是因为无数不曾被青史留下名字的英雄,前赴后继的牺牲在了革命的路上,才有了后来的辛亥革命,才有了现在摒除君主制度,人人生而平等的中国。
写在结尾
《十月围城》囊括数项大奖,并不是毫无理由的。
他既有传统港剧的武打元素,更是集结了当时大陆与香港一众优质的演员。
在史料的稀缺性上,也为那些平凡的人物补上了历史性的一页。
虽然部分情节属于虚构,但是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对于革命先烈的崇敬。
在影视资源足够丰富的今天,期待未来《十月围城》的导演陈德森,可以拍出更多丰富多彩的电影。